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动讨论 ] 实修者应当如何正视面对身处的娑婆世界呢?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2:4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8 12:56 编辑

感恩佛菩萨善知识慈悲护念
感恩师兄们分享心得体会

末学这里继续就自己所理解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世要超过在其他净土修行百千劫”外因
—— 十种善法来逐一进行思维

以布施摄贫穷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为:“以布施(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来摄住贫穷

关于布施,这里面的学问真是大着呢
平常大家所理解的布施,简单来说就是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

【佛光大辞典】中对布施的主要解释为:
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
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

由此可以了解到,布施不仅仅是一种日常行善的方法,更是可以帮助我们能够最终获得解脱的修行方法

认真阅读光明净土中关于布施的相关帖子,可以帮助我们对布施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会
比如:

[布施]学问大,您真懂布施吗?行菩萨道有1.[施]2.[不施] ~ 菩萨善戒经中讲说了

布施的种类——“有九种。一者[性施]。二者[一切施]。三者[难施]。四者[一切自施]。五者[善人施]。六者[一切行施]。七者[为除施]。八者[自利利他施]。九者[寂静施]。”

善知识详细教导了其中几种布施的内涵、意义

学习之后,自己了解到:
什么是智慧布施:
“菩萨
若施于怨憎者。[慈]因缘故。
(能布施给怨恨讨厌自己的人,这代表有慈心)
若施苦者。[悲]因缘故。
(能布施给苦难的人,这代表有悲心)
若施有德者。[喜]因缘故。
(能布施给有德行的人,这代表有欢喜心)
若施眷属兄弟童仆。[舍]因缘故。
(能布施给眷属亲人下属,这代表有舍离心)
是名菩萨因智慧施。
(这就叫做菩萨发心智慧布施)

做什么会损害布施心:

“害施心者有四种。
一者[无量世来不习施]故。
二者[财物少]故。
三者[贪着好物]故。
四者[不求后世善果报]故。

1.菩萨摩诃萨见来求者。富有财物不即发施心。是则[菩萨无量世来不习施心]。
菩萨尔时应以智力而自思惟。以我从昔无量世来不习施故不即发心。
我于今者多有财物兼有求者。若不惠施于未来世。复当增长悭悋之心。终不随顺不修施心。

2.复次菩萨见来求者。财物少故不即发施心。菩萨复应以智慧力而自思惟。我以无量恶业因缘。无量世中身属于他。受大苦恼饥渴寒热。不能利益无量众生。以是业缘令身少财。今若不施复增来世贫穷困苦。我今以是少物施人。虽当贫苦终不至于三恶道苦。作是思惟。能坏少物悭悋之心。

3.复次菩萨见有求者。于好物中心生贪着不即发施心。菩萨尔时应以智慧而自思惟。我于无常而作常想。无我所中作我所想。我若不施则长贪着。是我颠倒。是故菩萨能坏贪着好物之心。

4.复次菩萨不求果报故不行布施。菩萨尔时应思惟言。一切诸法无常无定。若常定者则不须施。何以故。无因果故。以无常故则有因果。今若不施云何当得菩提道果。是故菩萨则能破坏不求果心而行惠施。

菩萨摩诃萨知四颠倒。法无决定无有常相。是故能坏四怨恶心。”

在什么情况下[不应施]:

“1.受施之后不得利乐则[不行施]
(布施给众生后,如果众生不会因此而受到利益和安乐,就不布施)

2.受施之后必得利乐则便[行施]。
(众生能因此而得到利益和安乐,这样才布施)

3.菩萨若知缘以[身]施[令众生受苦][妨行善法]。及[非法求]亦[不应施]。
(不合法或会令众生受苦或妨害众生修行善法,这样就不应该布施)

4.菩萨摩诃萨若见百千万亿众生[非法因缘][求不得故]。[丧失身命][终不为此而行惠施]。
(求取者是为了违犯世俗法律和佛法戒律的事情,就不应该因此而布施)

5.[非法求]者。所谓若[杀]若[诳]若[偷]若[害]。是名[不施]。
(违反五戒的事情就不应该布施,例如有人来要酒肉)

复有[不施]者。
6.菩萨摩诃萨若知[身]自能多利益。无量众生有来求者则[不应施]。是亦名[施]。
(菩萨行者知道留下自己的身体能利益更多众生,所以不布施自己的身体给求取者
例如,菩萨行者能教导广泛的众生学佛解脱轮回,所以不布施自己的心脏给心脏病患)

何以故。有净心故。

7.若知是[魔]及[魔眷属]则[不应施]
(不布施给魔和魔眷属)

8.若有[为魔所迷乱者]。[来求索时]亦[不应施]
(被魔控制迷乱的人来求取东西的时候,也不应该给他)

9.若有[狂痴]及[欲恼乱]。[如是乞者]亦[不应施]
(如果疯子或疯狂的人或想要来搞破坏的人来求取东西,也不应该给他)
是名[内不施]

[外不施]者。
10.[火][毒][刀][酒]能为众生[作恶因缘]。菩萨终不以此施人。

11.若[作利益]则以布施。
([火][毒][刀][酒],如果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做好事,才可以布施)

12.菩萨摩诃萨终不为他作恶业使。
(菩萨行者永远不帮助众生造恶业)

13.若知受者受施之后必行恶业。亦[不施]之是亦名[施]。
何以故。以净心故。[手虽不施][其心已舍]。

(知道求索者得到东西后,必定造恶业,所以菩萨行者必定不给这些东西,虽然手没有布施东西,但是这样为众生的心就是布施)
所以者何。菩萨定知受施之人受已必作无量恶业堕三恶道。是故[不施]

14.菩萨虽知受者得物其心欢喜。然知不免三恶道苦。是故[不施]。
(虽然求索者得到东西后会很高兴,但是会因此而堕入三恶道,所以不给这样的东西,例如,淫书或毒品,或杀生的工具,或酒)

15.菩萨摩诃萨终[不教]人张弶捕猎
(绝不教人捕猎)

16.亦[不教]人事婆薮天。自[不]杀羊祀祠天神。亦[不教]他杀羊祠天。
(不教人信奉外道,自己不杀生祭祀天人,也不教人杀生祭祀天人)

17.不以罗网施来求者。
(不给人渔网或鸟网等任何捕兽的网子)

18.一切怨恶打骂系缚悉[不施]人。
(一切会造成或帮助[怨恶打骂系缚]的东西都不应该布施)

19.若有困厄贫穷愁恼欲自刑戮。或求刀槊亦[不施]之。
(有人因为穷困愁苦而想自杀,菩萨行者不应该给他刀子)

20.亦[不教]人自坠高岩投渊赴火以丧身命。
(不教导人自杀)

21.若有病人所须之物。是医禁者悉[不施]之。
(病患想要某些东西,但是这些是医禁品,所以也不施,例如,病患要抽烟或喝酒)

22.贪食之人食饱已[不施]。
(贪吃的人已经吃饱了,所以虽然有所求,也不给他东西吃)
是名[不施]。”

以及什么是非法布施、布施要三轮体空等等
这些都是末学从前没有学习过的内容

以“[不施]”为例,末学原先认为布施,就是应当给予啊
从没有想过,布施还会有[不施]的时候,[不施]的情况竟然有22种之多

然而这[不施]原来也是一种布施
就像这段写的情况:

“菩萨摩诃萨若知[身]自能多利益。无量众生有来求者则[不应施]。是亦名[施]。
(菩萨行者知道留下自己的身体能利益更多众生,所以不布施自己的身体给求取者
例如,菩萨行者能教导广泛的众生学佛解脱轮回,所以不布施自己的心脏给心脏病患)
何以故。有净心故。”

所以说,布施的学问真是大得很呢
对这些种种布施,应当深入的学习,弄清楚搞明白
才可以避免以错误的知见、行为造业啊

还有,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在行布施时、行布施中、行布施后的心念都是非常重要的
也应当要知道,应树立的正确心念是什么

比如:
行布施时:
“菩萨施时其心平等。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布施的时候不因为福田大小而起分别心

“终不念言。因是施故我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施亦能庄严菩提。不为求果故而行于施。一切所施悉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行布施,但是能放下没有挂碍,不因布施而执着自己能成佛,不为求取佛果而布施,而又能一切布施功德都回向成就佛菩提

“不为他教故行于布施——不是因为别人叫自己布施自己才布施,布施一定是发自真心希望众生能得利等等

行布施中:
不观怨亲种姓尊卑——布施的时候能怨亲平等,而且不因为种性贵贱而有所差别

菩萨施时无不喜心瞋心乱心——布施的时候没有不高兴或生气或疑悔混乱心

菩萨施时终不呵毁乞求之人。不为憍慢故而行布施——布施的时候绝不呵骂损毁对方,不以傲慢心而行布施”等等

行布施后:
已许之物终不生悔——已经布施了就不后悔

施已终不于受者所计于恩报——布施后绝对不期望受施者能报恩”等等

布施应当有的心念:
所谓未施施时施已。菩萨施时常发是心。——不论[布施之前][布施当下][布施之后],菩萨行者都能发起和保持正确的观念和发心

不以闻有施果报故而行于施。如经中说。施食得力。施衣得色。施乘者得乐。施灯得好眼。施房舍者得随意物。终不悕得如是等果而行布施。——不是因为听说布施会有福报才布施,不因为求取世俗福报而布施

菩萨摩诃萨观己财物。如十方佛菩萨所寄。知佛菩萨于是物所心无悭悋。是故菩萨自在随意以施众生——自己的钱财就像是佛菩萨寄放在自己这里的,因为佛菩萨对财物没有贪心,所以菩萨行者也能随意自在布施这些财物给众生

为调众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行于施——最终是为了调伏众生,让众生能学佛成佛,所以才布施”等等

这里,末学只是摘录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建议大家还是要认真学习思维全篇帖子

回说“以布施(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来摄住贫穷

为什么布施可以摄住对治贫穷呢?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自利利他][自他俱利]。[内发善心][身口意业]。善于财物中心无贪着。是名为[施]。”

既然能够做到对财物没有任何贪着之心,那么对于贫穷或者富裕,心中也不会有任何的分别了
既然没有贫穷与富裕的分别,那么贫穷或富裕还存在吗?如果存在,就应当有分别。如果没有分别,二者应当就不存在了
既然都已经不存在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摄住对治了贫穷呢?
由此,末学体会,布施能够摄住对治贫穷,关键是因为布施可以帮助断除贪着之心
这也是我们要修行的目标和方向之一 —— 断贪

【《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一念贪心,若无法及时觉察、觉照,贪念转增伴随而来的就是无量的苦难。观察光音天子堕落为人,就是因为心无法作主,尝到好味即心生贪着,面对境界时便生分别心,乃至缘于色相起淫欲心,因而引发一连串恶行,起惑、造业、受苦轮回不息。故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若能够断除憎爱,息灭贪瞋痴,在诸法因缘中不起分别想,必能成就解脱之道。】——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而在娑婆世界中,人类的贪婪是非常可怕的:
【人类为了钱,因为贪婪没有满足,破坏天然资源换取大量金钱的同时
却严重的伤害了地球和自己的健康,而且还一直恶性循环
人类为了钱,破坏天然资源,用以制造大量不健康的食品(以换取便宜的成本)或大量过度开发
一般人被迫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吃这些化学食品,人类同时失去了地球和自己的健康,这是何苦!】

我们应按照善知识的教导如是去做:
【人类想得到真正的幸福,不能只盲目的追求财富和物质
而是应该学会满足和知足,要懂节制和克制,要学习给予和分享,切勿独占和强取
要转换个方向,多从精神生活去满足,从分享中得到快乐,从知足中得到满足,这样才不会物极必反
所以,应该多学习古典的智慧,多从精神上去满足,才能避免在物质上强取豪夺的恶果】
——「胃病与贪婪」&「知足、节制而活」


相关学习:

[布施清净相]:如何清净布施? ~ 瑜伽师地论

净施与不净施《大智度论》‏

世上有两种人可以接受信徒布施 ~ 大宝积经

[在家菩萨][出家菩萨][无生法忍菩萨]如何布施? ~ 大宝积经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施,戒,忍,精进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菩萨行者,如何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 ~ 思益梵天所问经

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波罗蜜的功德~大萨遮尼干子所说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12#
发表于 2021-3-4 21:55:06 | 只看该作者
感恩佛菩萨善知识慈悲护念
感恩师兄们光明互动分享心得


生活在娑婆世界的众生苦,为什么会苦?
因为自己累世造下的恶业今世因缘成熟就会受到果报
因果报应的法则真实不虚
也正因为如此,要在娑婆世界修行也苦,为什么?
就是要把自己累世的业报转化
哪能轻易的转化

也许有人会说: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发的其中一愿就是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
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所以平时不用那么辛苦的修行
等临命终时只要十念也能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可是想想,等到临命终时,四大崩解,亡者时刻面临着对死亡的恐惧
又因为平时没有修行,恶业缠绕,业报苦相现前,承受着种种的痛苦
试想这时候如果没有正念,真的能念出这一声佛号吗?
而这正念是从哪里来的?
就是靠平时不断的学习佛法正见,通过不断的修学练习
这样正念才会刻入在第八识,在关键时刻才会由心而念出来

还有从《无量寿经》中也可以得知:
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往生品位
即使亡者在临命终能遇到善知识为其演说妙法
令其在关键时刻能具足正念称念阿弥陀佛,那也只是下品下生者,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
『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 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
『是名下品下生者。 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

如果众生平时有修行,能持守各种戒律,又能学习佛法正见,精进做各种佛法功课,孝顺父母,这样就有可能中品往生,请看: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齐,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齐;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

而如果能够发起大乘心真实实修,就会莲增[上品]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 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 』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

所以如果能在娑婆世界修行种种法门,学习各种佛法正见,受持各种佛法戒律,并发起成佛的大愿心
往生的品位就会越高,为什么呢?

因为实修者在修行中逐渐明白了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对法界真相也有了充分的认识
又因为身处娑婆世界的众生,直接面对苦难
实修者懂得想要真正的了苦离苦,就必须要有勇猛超越和吃苦的能力
这样等业障现前,身体遭遇病痛或者各种苦难来临时,就不会哀怨或悲叹
而是会把他当做一种实修的机会,来消除自己累世的业障
所以就会安忍在这些外境中运用佛法正见和各种法门来转化和超越
透过[布施],放生,施食来培养慈悲心,同理心,舍离心,欢喜心,感恩心
透过[戒律]和学习[忍辱],来断除上述讲的批斗挑拨种种负面的心念和行为
透过[精进]实修~念佛,持咒,拜佛,和[三昧(禅定)]观修,
来熟悉心识作用的运作和控制,增长专心和[定力],破除负面心念
透过读诵佛经,学习法义,明白法界真相,增长[智慧],破除执着,
次第增上清净慈悲平等光明心,而逐渐恢复佛性成佛
             ——真实修,请随时正视心念

正因为平时有了实修的功夫(定力),有了佛法正见(智慧),对法界实相清楚明白
那么在临命终,就会正念具足,不惧怕四大崩溃,会平静的面对死亡
因为他们了知众生
虽然表相上有生死,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绝对的死亡或出生

如果众生对世俗能放下执着, 就能超越表相, 而投生清净的天道, 甚至脱离六道轮回的引力控制而成佛
                        ——法界真相

相反,如果平时没有修行没有善行,那么临命终就会因为四大崩解而引发恐惧
也会因为临命终种种业报苦相现前,直接被自己业力的牵引而堕入恶道中受苦

所以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功夫如何,直接影响着往生的品位

所以,善知识也说:
【娑婆世界其实是实修者最好的地方
所以许多经上都说在娑婆世界比其他世界修行还快速
因为在这里直接面对苦难,直接正视自己心念的贪瞋痴
这要有莫大的勇气和吃苦的能力,但是实修增上也更快速】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不足,智慧不够,还有太多不圆满,愿努力增上修行!阿弥陀佛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872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047

[持戒勋章]

13#
发表于 2021-3-5 02:1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3-5 02:32 编辑

感恩佛菩萨善知识慈悲护念
感恩师兄们分享心得体会


再继续学习及分享一些初浅心得

>>>>>


维摩诘言:
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所以者何?
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
以布施摄贫穷;
以净戒摄毁禁;
以忍辱摄嗔恚;
以精进摄懈怠;
以禅定摄乱意;
以智慧摄愚痴;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
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
以诸善根济无德者;
常以四摄成就众生;

是为十。」

。。。


在学习上面这段经文之前,末学查了一下资料,得知这段经文是节录自《维摩诘所说经》中的香积佛品第十

其实在这一品经文里,刚开始是介绍维摩诘居士入定后,看到有一个佛国净土名为「众香国」,那里有一尊佛名为「香积如来」
若和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来相比的话,众香国的香气是属于第一名的
众香国,国如其名,所有的一切都是以香来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所以此佛国的特色就是以香著名的

接着,维摩诘居士派遣化身使者去众香国向香积如来顶礼问安,也从众香国请了一些香饭回来

在众香国的菩萨们看到这个化身使者,叹未曾有,从来不知道有娑婆世界,然后就开始对娑婆世界产生好奇

众香国的菩萨们在请示香积如来后,决定和化身使者一起回到娑婆世界来拜访维摩诘居士和诸菩萨们

就这样,众香国的菩萨们来到了维摩诘居士这里,这两方的菩萨们就开始进行文化交流了。。。

菩萨们都很好奇,就互问对方的国土是以什么方式来说法的

众香国的菩萨们说他们那边是以香来传法的

维摩诘居士说娑婆世界这里的众生刚强难化,因为这里众生的个性就是这样,所以这里的佛就只好说刚强之语来调伏这里的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让众生害怕而改恶习

众香国的菩萨听了后,对这里的佛和菩萨们十分赞叹,觉得真是了不起!  就说释迦牟尼佛早已圆满无所贫乏,然而却隐藏无量自在之力,屈下示现贫乏之相,只为来适应众生令众生获得度脱;而这里的菩萨也是不畏劳苦,以无量大悲来到娑婆世界,协助释迦牟尼佛来教化众生,真的是很不容易呀!

维摩诘居士回答说,是的,在娑婆世界的菩萨,对于救度众生的大悲心愿是非常坚固的,也如同您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在娑婆世界度脱众生真的很不容易,也因此,在这个娑婆世界用一生来行菩萨道,光是这样,就胜过在其他的佛国净土在百千劫这么长的时间里行菩萨道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个娑婆世界有十种善法可以来行菩萨道,这是在其他的佛国净土所没有的


。。----。。-----。。-----。。-----。。


读了这段经文,末学惭愧,在此先向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善知识及实修者深深顶礼感恩

有些累世久修的菩萨行者,为了入娑婆恶世普渡众生,
所以,一生弘法过程都在吃苦或以病苦教导众生解脱,一生的弘法过程都在安忍与安定中,令人敬佩!】(详怕死更该趁年轻)


虽然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但跟其他的佛国净土相较之下,就衬托了娑婆世界也是有它的独特之处,让这十种善法有了发挥的空间

这十种善法有:  布施、净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除难法、大乘法、诸善根、四摄法

十种善法可以摄治的部份:  贫穷、毁禁、嗔恚、懈怠、乱意、愚痴、八难者、乐小乘者、无德者、成就众生

所以在娑婆世界的众生,就可以用这十种善法用来自度和度他,可以用来自己练功,也可以行菩萨道,自利利他

至于在其他的佛国净土,就像处在太平盛世里,不太可能遇到有什么问题,就算有,数量也应该很少,即使待在这样的环境里花在很长的时间行菩萨道,可能久久才碰到一个要处理的

这样根本就比不上在娑婆世界短期间内行菩萨道所遇到要处理的数量,所以对于实修者来说就比较没有发挥的余地了


所以说,娑婆世界对于实修者就是最好的地方,正面的心念,感恩[娑婆世界]和[一切众生]给您的考验
提升清净心光明心,体验不二法,光明不思议,当下即净土(详[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人身难得,因为【在累世六道轮回中,多数的时间(劫就是时间单位)往往都是堕入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中受苦
只有很短暂的时间和机会,才有可能回到人道中投胎,成为人身
也因此应该把握成为人的时候,这时候才有机会好好学习佛陀所留下的经典,才能因此而修行解脱轮回之苦】(详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忏悔实修还很浅,各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愿好好努力持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9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201

[布施勋章]

14#
发表于 2021-3-5 08:29:21 | 只看该作者
感恩佛菩萨善知识慈悲护念
感恩师兄们光明互动分享心得


维摩诘言:

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所以者何?
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
以布施摄贫穷;
以净戒摄毁禁;
以忍辱摄嗔恚;
以精进摄懈怠;
以禅定摄乱意;
以智慧摄愚痴;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
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
以诸善根济无德者;
常以四摄成就众生;

是为十。」

(节录经文自: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生,胜过在其他佛国世界百千劫修行? ~ 维摩诘所说经)


============


说到【以精进摄懈怠】,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教导:


  云何[精进]
(学习解说:什么是[精进])


  若有比丘欲令[身][口][意]业清净。远离一切诸不善业。修习一切诸善业者。是名[精进]
(学习解说:如果有比丘,想要令[身][口][意]三业清净,而远离一切不善的业行,修习一切善法善行,这样名为[精进])


  是勤进者系念六处。所谓[佛][法][僧][戒][施][天]。是名[正念]
(学习解说:像这样发心勤行精进的行者,应当一心系念六处,所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这样系念,则名为[正念]

【[为什么要念佛?]
就像从小立志做大事,就会朝目标前进
因为佛有大智慧大慈悲,是真正觉悟者,
每个佛菩萨都曾经发过大愿,俱足大慈悲,
所以都是我们忆念学习成佛的目标,
因此我们一心念佛,仿效佛菩萨的大慈悲精神,
就像从小阅读伟人故事,受到精神的感染,
奋起向上,相由心生,业由心转,转凡成圣
透过时时忆想佛菩萨和念佛菩萨名号,仿效佛菩萨的精神,
我们由心性上逐渐改变,心常忆念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光明
借此逐渐由心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真正逐渐把自己由凡夫转变佛
所以佛弟子应该随时念佛
而且透过实际念佛转凡心为佛心的过程,
得到和法界一切佛菩萨以及一切众生相应共鸣(认可与帮忙,就是所谓加持)
因此能逐渐成就佛法大事业,这种威力就是功德
所以念佛能成就大功德】
(详见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相关学习:如何修学[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六念】
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除众生之苦,我欲与佛一样;
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一切法,有大功德,乃无上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众生;
三、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为世间之福田,我也想修僧之行;
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防一切之恶,我欲精进持戒;
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既能拔人之苦,且能去除自己之悭贪,我欲以布施普利众生;
六、念天,念诸天有自然之快乐,皆由往昔勤修十善之因,我亦欲勤修善业,以便善因得善果。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具正念者所得三昧。是名[正定]
(学习解说:具正念的行者能获得的三昧,名为[正定]。

【(词解:三昧(梵文:समाधि Samādhi),又译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正心行处、「心一境性」,佛教术语,意指专注于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
详见:瑜伽师地论: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


  具正定者观见诸法犹如虚空。是名[正慧]
(学习解说:具正定的行者,观照见到诸法犹如虚空没有挂碍的真实之相,名为[正慧]。)


  具正慧者远离一切烦恼诸结。是名[解脱]
(学习解说:具正慧的行者,远离一切生死烦恼,名为[解脱]。)

(经文节录自:云何精进?正念?正定?正慧?解脱? ~ 大般涅槃经)


由以上经文可知,[精进]要以[正念]为导向,这样的精进才能确保是正精进。


经文里讲到的“勤进者系念六处。所谓[佛][法][僧][戒][施][天]。是名[正念]
这里的六念,会随着修行者次第的不同修法上也会不太相同


这边以[念佛]为例,
【对佛法深入的情况不同,修行次第就会不同,
修行的[方法][观念][思维][观照][知见]都会有所差异
到了比较深入的境界,把自己的[身口意]都融入佛菩萨的知见正观中,这样就是在念佛
所以念佛当下的发心很重要,就是您念佛当下是什么心,
如果能调整好发心,调整好当下的心,然后身口也由心而发,这样身口心就会一致
例如,您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心想着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
把这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心融入自己的心中,让自己也有这份大愿心
让自己的[身口心]都融入大慈大悲的氛围中,
这种让[身口心]达成[正思维定境]的观照的情况就是[正观],就是[念佛]
这是佛陀在佛经上都有讲过的】(详见 [简单说明]佛友的念佛实修案例&念佛心要)


可见,「正思维」实际可以是一种较深入的[念佛],
随时正思维,能让自己持续保持在正念、正观、正定当中,
这样自然能[远离一切诸不善业。修习一切诸善业],远离一切懈怠放逸,增上解脱智慧


如善知识教导的:
【如果有在思维微细道理上努力,思维本身这个过程,就能断除恶念和恶习,因为思考一个主题就能断除原本所想的恶念
尤其以修行佛法而进行的思维,那就是「正思维」,就能进而引起「正念」,甚至进入「正观」
所以,基本上,常「正思维」就能引起「正念」和「正观」,心念就能保持在「正念」上,就是随时「正观」,就是「正定」】


(详见 看似退步是向前)


以上初浅思维,和同修们分享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14:0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8 12:55 编辑

感恩佛菩萨善知识慈悲护念
感恩师兄们分享心得体会


末学继续就十种善法中:“以净戒摄毁禁”来进行学习思维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为:“以净戒(清净的戒行)来摄住毁犯禁戒

一、“戒”是什么?

【[戒]的内涵就是规范,用以设限,避免众生犯下错误,而又因习气和欲望而一再犯错】——[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戒:戒律+[老实做功课]都算,戒就是规范,老实做功课就会因戒得定】——[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二、持守戒律的目的是什么?

【戒的修持就是规范自己,避免让自己接触或堕入容易引发错误情绪和观念的环境】——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以[戒]力来约束自己不要犯贪瞋痴,以[四正勤]断除恶念,增广善念——[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初学者应该遵守[戒律],来减少世俗杂染,以降低习气的干扰和障碍】——[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三、持守戒律的作用是什么?

【「戒」的用处在于约束那些无法控制自己心念和行为的人,以及在思想观念上无法有所超越的众生
这样的人或众生,就必须用戒来规范和约束,避免出现负面的心念或做出负面的事情而愈陷愈深,直到逐渐除去负面因子】——「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只要遵守[戒律],就像套用公式,就能得到一定次第的结果
然后才逐渐深入探讨和明白因果以及佛法的种种原理与内涵】——[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戒律]要遵守,这样才不会让一些世俗习气影响我们的清净——[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持戒可以让自己有持戒的力量,佛菩萨的加持,护法鬼神的护持,帮助自己修行成就】——不受戒,或还未受戒,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不代表没有因果

四、持守戒律有什么样的功德?

在佛经故事——持戒的功德后的省思中,这样写: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佛陀亲制的戒法,近能保护佛弟子,消灾解厄、遇难呈祥;远能作为清净三业、得道证果的基石。受持戒律,顶戴奉持,真心敬信三宝,功德果报如是殊胜、不可思议。除了自身持戒清净,更能转劝亲友、同事一起学佛、持戒,不但自己获益,也能福佑他人。戒法思能真实利益人生,值得每个人学习、受持、推广。

五、应当如何持戒?

看到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会想,持戒就是严格遵守啊,还有什么方法吗?
是的!有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持戒,请看善知识的教导:

【在没有智慧(理解)和禅定(不动心)的情况下,
要一个人光用戒律把持,这确实是比较不容易的
所以佛经上除了讲种种戒律规范,要我们以这些为基础
佛还讲种种三昧净观修法,这就是帮助我们更有定力能摆脱习气的烦恼
佛更要我们深入经藏,这就是要我们透过般若智慧而能真正解脱】——[问题解析]喝酒的问题 ~ 以戒定慧来看

【每个人都有过去世累劫的业障
所以今生初学佛都会有许许多多的障碍,可能吃素,或持戒,或出家,都会出现障碍
我们当然没办法一下子全部改善,就像修行成佛也会经过菩萨的十种次第
怎样才能显示出自己修行成佛的决心呢?就是不断进步
要有勇猛心,逐渐不断进步,不要让种种杂音成为停顿的借口
这样相信就会越来越好的——吃素,持戒,出家, 很困难吗?

六、应以什么样的心念来持守戒律呢?


首先,不应当惧怕持戒

有人怕持戒,是因为怕犯戒后受到惩罚
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也是懦弱的心态和表现,是一种黑暗负面思维

【有师长父母和善知识(戒律)的教导可以避免走错路,
有父母师长(戒律)照顾的小孩是个宝,没有师长父母(戒律)教导才可怜呢
虽然我们犯错的时候,会受到师长父母善知识(戒律)的责备或惩罚
但是只要我们诚心向师长父母善知识(佛菩萨)悔过,真心诚意的忏悔
师长父母善知识(佛菩萨)还是会可怜我们原谅我们的,(佛法有很多忏罪法门)
因此,修行不要惧怕戒律,不要怕持戒,
怕持戒这正是愚痴的观念,修行正是要转变错误的观念】——不要怕持戒~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其次,不是不持戒就可以任意妄为

【戒律是让有心修行解脱的佛弟子逐渐增上修行的方法
不是让一般人或佛弟子以为没有受持戒律就可以胡作非为的借口】——不受戒,或还未受戒,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不代表没有因果

【不论你是否受戒和持戒,恶因都会有恶果,
不论是心念或行为,不论或大或小,都像蝴蝶效应,可能卷起更大的后果
当然,如果能当下心念转邪为正,那么后续的发展也可能转向或改变(这要看原本引起的外界反扑力量的大小)

所以说:「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心向恶,就可能逐渐导致恶果,心向正,就能逐渐转为善果
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任何心念或小事,都可能像蝴蝶效应那样而逐渐扩大】——【不净说法的案例】没受戒,所以就能干坏事?!

最后,要知道心才是戒的根本

【「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而戒律的订定和功用也是依照上述原则来制定的,透过戒律,让修行者逐渐契入「定」、「慧」的心法次第
明白了这样的法性道理和原则,才不会执持戒律而忽视本心,才不会本末倒置,才不会如经上所说:堕入执持文字和戒律的魔境
因为,心才是根本!『定慧(能正确超越六道的知见和观念)等观』才能超越轮回!(可详阅「大般涅槃经」)
所以,经上才说:「法亦当舍,何况非法」。「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楞严经」说:「摄心为戒」。也就是说,心才是戒的根本,如果戒相不戒心,那是本末倒置了,或没有落实到根本上。】——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由此,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持戒也是修行的一种方法,最终的目标是修心进而获得究竟解脱
如果有智慧能明白,通过持戒帮助心恢复清净光明
如果心清净光明了,受戒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根本无需强制,无需规定

以末学持素为例,就有鲜明的对比
进入清净光明净土之前,末学有过一次持素的经历
回想那个时候持素的原因,是自己的胃总是疼又查不出什么,就想着吃素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帮助
出发点只是为了自己的胃可以不再疼,但半年左右就坚持不下去了
因为周边的亲朋好友都反对,自己对肉食也有贪欲,所以坚持下去很困难

进入清净光明净土之后,末学在学习了解种种真相之后,自然而然就开始持素了
最开始的出发点不是贪图素食的好处,不是为了自己要获得利益
一是作为佛弟子,自己先要守戒;二是对众生产生了不忍之心

自己为什么要守戒,因为深信佛法、深信佛菩萨、深信善知识
既然深信,那么对佛陀制定的戒律,善知识的教导就应当遵守执行照做啊

随着持素时间久了,业障逐渐清净,对荤食已经不再有任何的欲望,周边的反对之声也逐渐消失了
末学也更加清楚明白了自己为何要持素——[辨析]佛弟子或想修行解脱轮回的人可不可以杀生吃肉

现在持素对末学来讲,已经不是一项需要被强制遵守的戒律,而是自己本心就想要这样去做的事情了
所以末学理解“以净戒(清净的戒行)来摄住毁犯禁戒”,其实是以清净的戒行来摄住对治要毁犯禁戒的心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9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201

[布施勋章]

16#
发表于 2021-3-6 14:52:08 | 只看该作者
感恩佛菩萨善知识慈悲护念
感恩师兄们光明互动分享体会


维摩诘言:
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所以者何?
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
以布施摄贫穷;
以净戒摄毁禁;
以忍辱摄嗔恚;
以精进摄懈怠;
以禅定摄乱意;
以智慧摄愚痴;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
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
以诸善根济无德者;
常以四摄成就众生;

是为十。」

(经文节录自: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生,胜过在其他佛国世界百千劫修行? ~ 维摩诘所说经)



===============


说到【以禅定摄乱意】,末学透过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的相关帖子,分享一些初浅体会


我们所在的这个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相较其他佛国净土,是恶心恶业众生物以类聚共业感召的不清净世界(相关学习:[心净,则国土净]的原理)
所以,无论外在环境(天气的冷热、世俗的种种),或是所接触的众生,无不会引发我们的妄想烦恼(也就是扰乱我们的心念心意,当然这也是因为自身有业障与之相应,如果业障轻微就能快速超越)

而实际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有因果,都在制造我们生命未来的走向。(也就是说,每个人每个当下都在制造您自己的未来)
如果不能随时断除妄想杂念,那么【念头一执着,这就是轮回业,轮回不是只有指死后不断轮回
死后的轮回是由现在观念念头的轮回所造成的】(详见 [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所以,练习禅定,断除妄念,清净自心,对于解脱轮回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的禅定,基本上是指一心不乱,指清净心没有妄念的状态,
深入探讨,则有深浅不同的禅定状态和实义观照】(详见:[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虽然禅是禅,定是定,但是,因为一般人不明白,不同种类的修行人观念也不同
所以,经常把「禅」当作「禅定」,把「禅定」当作「定」】

其实【禅是指观念,定是指安定
禅定就是指透过观念来达到身心安定】
(详见:禅定的超科学佛法原理)

【禅是一种超越人类思想的观念
因为这种观念超越人类思想,所以能摆脱人类的执着,因此而安定,所以叫作禅定】

由此可见,学习正确的观念(佛法的观念),并随时保持正观实在太重要了,决定我们是否能最终解脱。

由此也可以联想到,极乐世界的树、风、水、鸟、以及宝网等一切都在演绎着法音,佛菩萨也在不断说法,
其实都是在加强熏修行者的正念正受和正定,进而达到智慧解脱的状态

所以,在佛国净土里修行和保持禅定是很容易的
而在娑婆世界想要修行禅定则会因为外境(众生共业所感)和自身(心)的业障而多有障碍


不过事情也往往是一体两面的,恶劣的外在环境和行者自身存在的诸多习气,却也正是练习禅定觉观,快速增上修行功德的好机会。
在娑婆世界中【透过禅定,就能调整身心状态,也能破除种种苦受,甚至决定投生或往生的去处
如果我们能改变观念,消除恶习,以佛法的观念取代世俗人类的观念,这样就能逐渐提升生命型态】
(详见  禅定的超科学佛法原理)


(对于在不同净土修行和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对比,善知识是这样比喻来形象说明的:
〔节录自: [略说]只要念佛就好?一门深入?一经通经经通?(初学佛弟子的种种分别执着

【这边顺便说明,极乐世界,和,不动佛国,和娑婆世界的不同
用现在网路游戏来说明,,现在的线上游戏online,game的练功环境中,
除了一般野外,大概有下列几种

第一种就是没有必须要达到高等级才能进入的门槛限制,,,适合新手的安全练功场,那边没有等级很高的怪物
让新手玩家可以很安全的把等级练上去,,但是相对的经验值比较低,,如果一直待在里面,必须花比较久的时间才能练高

第二种就是,必须要达到一定等级,,属于高等级玩家才能进入的练功场

第三种就是,没有等级限制,,但是怪物很可怕,,低等级的玩家很容易死亡而损失经验,,不容易把等级练上去
但是相对的打怪的经验高很多,,如果玩家没有死亡,,可以很快的把等级练高】


其实这段教导,也在说明[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生,胜过在其他佛国世界百千劫修行]的原因)


回说,讲到禅定的练习,一般人多会想到静坐观修,实际上,
【禅定不是一定要透过所谓的打坐禅坐来练习
其实任何时刻随时随地都能练习禅定
哪怕是等公车的一小段时间或坐公车上闭眼的一刹那
甚至想打瞌睡,或睡觉,或洗澡,或吃饭的时候,
或骑车,或者开车,或上课,或上班,
甚至蹲厕所,或坐在马桶上,或者正在电脑前上网
全都能练习禅定觉观】(详见:[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因为练习禅定的根本是在于去除妄念,所以有妄想的当下都是练习禅定的好机会
而一般凡夫众生无知无觉所以意识不到这点,或是即便有所了解,也因为习惯放纵自己的习气,而没有落实

善知识在[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中,
为我们例举了很多日常可以用来练习禅定的情况,拓展了我们对禅定修持的认知(这是善知识的慈悲,也是善知识的智慧)

【所有[妄心][贪瞋痴][无明][欲望]生起的时候都可以练习禅定,
例如,生气的时候可以察觉怒气,这时候可以练习禅定
感觉冷的时候,感觉热的时候,蚊子叮咬(痒)的时候,肚子饿的时候,男女欲望来的时候
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意见冲突的时候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昏沉的时候,浮躁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拥有神通的时候
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具体的修持方法,请详细学习这篇[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由此可见,修习禅定不一定只是静坐的方式,更可以是这样动态的方式随时随地来练习


不过任何修持还是要按部就班的来落实,循序渐进次第增上
尤其娑婆【末法罪重众生不应该马上修禅定智慧,而应该先修忏悔】

因为【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具体修忏悔的方法详见[占察忏]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占察善恶业报经)

再者,
以佛法来说,不论[大乘][小乘]或[在家][出家],
是一定要先[持戒]才能修[禅定]的,因为这样才不会出问题,
(这在末学的帖子中讲过很多次了,您可以多搜索就会明白)
所以[菩萨道][六度]的顺序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初地菩萨]到[六地菩萨]的主修也分别是这六项,这参考[华严经十地品]就会知道
如果是[小乘解脱道]来说,更是注重[戒律],因为只是自度,不需要普渡众生的方便
[解脱道]注重自己解脱,所以更是要断除一切行为和心念的杂染
[菩萨道]则注重[发起大乘心普渡众生]和[不退转],所以有种种方便
[解脱道]观察[不净][无常][苦],以[出离]和[厌世]为发心
[菩萨道]则是[广大包容][光明圆满法界],特别注重[大乘发心]
相较下,[解脱道]是比较刻苦的,但是[菩萨道]发心更大更超越一切苦
所以想要修行禅定,不论大小乘必定都要先降低或断除[凡夫恶心]和[世俗心]
不然,[打坐]或[观想]的过程,就容易因为[恶劣心]或[世俗心],而引发种种幻境,甚至引来外在非人鬼神的干扰或魔扰
所以,佛经上教导的[解脱道比丘],都是持戒,舍弃一切,自己在野外安静处修禅定的
[解脱道]的重点就是要舍弃一切,[菩萨道]的重点则是发起普渡众生的心
菩萨道行者,不论[在家]或[出家],也都是要由基础修行做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出家人]因为舍弃家庭和世俗,所以才有条件比较快速学习[禅定]
(详见  [略说实修事前须知]戒律与禅定的基础知识和观念)

并且,想修禅定要有善知识教导,也要先做到基础修行,更要有完整健全的知识
所以要先由佛经学习正确的方法,按部就班增上,才不会出问题




相关学习:

[由浅入深][实修佛法总辑]~诸经辑要&问题解析&实修次第&心法观修(23楼)

[略说实修事前须知]戒律与禅定的基础知识和观念

[问答]修行佛法中或修行禅定中着魔是怎么一回事?

[略说]如何静坐(打坐)?如何静坐才不会出问题?

[问答]打坐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色受想阴(色受想蕴)三十魔~ [楞严经]原文与白话

[白话解说]什么是禅坐? ~ 维摩诘所说经

[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打坐,施食,放生,超度,回向]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什么是禅? 您坐禅吗? 禅是坐出来的吗?‏‏

[诸经辑要]什么是禅?什么是禅定波罗蜜?

[介绍]楞伽经 ~ 四种禅

如何修学禅观 ~ 瑜伽师地论

修行三摩地(禅定)常犯的二十种过失~ 瑜伽师地论

行菩萨道如何修学禅定? ~ 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禅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禅观实修]:[不净观],[慈愍观],[缘起观],[界差别观],[数息观] ~ 瑜伽师地论

[止观次第实修]: 九种[奢摩他],四种[毗钵舍那] ~ 瑜伽师地论

为证心一境性及断喜乐。当勤修习[四种作意] ~ 瑜伽师地论

什么是[阿兰若比丘]? [阿兰若法]? (如何修寂静禅定?) ~ 大宝积经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 圆觉经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案例说明]禅观实修的案例解说

[略说]民间自修者自以为的禅定状况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360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815

[精进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17:5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3-8 12:54 编辑

感恩佛菩萨善知识慈悲护念
感恩师兄们分享心得体会

末学继续就十种善法中:“以忍辱摄嗔恚”来进行学习思维末

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为:“以忍辱(忍受各种侮辱而不起嗔恚恼恨)来摄住嗔恚(嗔恚者,谓于违情之境,不顺己意,心生忿怒也


为什么忍辱可以摄住对治瞋恚呢?

如果要治“病”,就要对症下药,那么就先要了解这个“病”的病因是什么

瞋恚,简单说就是生气,为什么会生气呢?也就是“病因”是什么呢?

[生气]就是佛法中讲的[嗔]
会生气大都是因为欲望和执着无法满足,就容易产生冲突而生气,或因为不满足而不高兴而生气
[欲望]就是佛法中讲的[贪]
又或者因为[无明],所以就会生气
什么是[无明]? [无明]是佛法的名词,就是[痴]
[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什么呢?
不明白[法界真相]和[世俗一切现象的因果和原理],这就叫[无明]
简单说就是没有智慧,就是没有智慧能看通透世俗,就是[愚痴]
所以,愚痴就容易执着和冲突,就容易坚持自己的世俗知见和立场,而对立,而生气和吵架
久了或经过累世轮回一直都没有智慧和方法能超越
这就会养成[习气],遇到事情就只会生气而没有能力解决
这就是[愚痴],就是[无明],就是[没有智慧]
就是以错误的知见来看世俗,而堕入六道轮回中,无法从中解脱】——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由此来看,瞋恚产生的根源是贪、痴,那么断除贪与痴,就可以从根源上摄住对治瞋恚

善知识教导:
【佛法是心法,什么是心法?
心法就是涉及观念和知见的方法或法门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是有智慧,就不无明和愚痴了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不会生气了,就不会有贪欲了】
——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佛经中讲以忍辱摄嗔恚,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修行忍辱就是在修行心法,为什么呢?

一、什么是忍辱?

在【佛光大辞典】对忍辱主要的解释为:意译安忍、忍。忍耐之意。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令心安稳,堪忍外在之侮辱、恼害等,亦即凡加诸身心之苦恼、苦痛,皆堪忍之。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载,忍辱含不忿怒、不结怨、心不怀恶意等三种行相。佛教特重忍辱,尤以大乘佛教为最,以忍辱为六波罗蜜之一,乃菩萨所必须修行之德目。

这里有个关键词:令心安稳。能够通过修行令心安稳,说明就是在修心啊。

云何为[忍]。
1.[若见骂者][默受不报]。 [善知音声][如响相故]。
2.[见有呵责][默而受之]。 [善知身相][如影像相故]。
3.[见有瞋者][心不怀恨]。 [善知心法][如幻相故]。
4.[忿不报忿][心清净故]。
5.[闻有称名][心不生爱][不自高故]。
6.[闻不称名][心不生碍][功德具足故]。
7.[若遇荣利][不生喜悦][善自调故]。
8.[若遇衰耗][不生挂碍][心寂灭故]。
9.[见有称者][心不惊动][善知分别故]。
10.[见有毁者][心不缩没][其心广大故]。
11.[见有讥者][其心不下][善安住故]。
12.[见有誉者][其心不高][不倾动故]。
13.[若遇乐事][心不欢逸][观有为法][无常相故]。
14.[若遇苦事][心不疲恼][为众生故]。
15.[世法不染][不依止故]。
16.[忍受诸苦][见危逼者][以身伐故]。
17.[忍节节支解][具足觉支故]。
18.[众苦加身][悉能堪受][具佛身相故]。
19.[忍他过患][善作业力故]。
20.[示现烧热][修诸苦行][伏外道故]。
21.[现入诸道][出过释梵][护世诸天故]。
是名菩萨之忍辱也。】

二、忍有多少种呢?

【谓[九种相忍]。名为[菩萨忍波罗蜜多]。
一自性忍。二一切忍。三难行忍。四一切门忍。五善士忍。六一切种忍。七遂求忍。八此世他世乐忍。九清净忍。】

【[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
能忍饥渴寒热苦乐。是名[世忍]。
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瞋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施难作。名[出世忍]

【如是观已能忍[三押]。谓[身][口][意]】
【云何[押身]若菩萨身被支解时。尔时依法将顺恶人。具足六波罗蜜。
【云何[押口]忍于一切恶言骂辱。若实不实但责己身烦恼诸结。终不怨他为诸众生修集慈悲。】
【云何[押心]不畏魔众退菩提心。不畏一切众邪异见退菩提心。不畏地狱饿鬼畜生种种诸苦退菩提心。】

【性忍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在家][出家]俱有三种。一者[能忍众生打骂等事]。二者[能自堪忍一切诸苦]。三者[忍乐善法]。】


三、为什么要修行忍辱呢?

【若我不能忍受如是世中苦者。何能堪忍地狱诸苦。
行善法时。多有恶法来作障碍。我若不忍。云何能作种种善法。
一切众生施我恶事。我要当以善法施之。众生施我刀杖骂辱。我以无上大忍施之。
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思惟观者。当知不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
善男子。
若有智人乐修忍辱。是人常得颜色和悦。好乐喜戏人见欢喜睹之无厌。于受化者心不贪着。

菩萨摩诃萨修忍辱时。 1.常乐观察生死罪过。 2.乐修法行勤于精进。 3.读诵书写如来正典。 4.供养师长有德之人能瞻病苦。 5.修于慈悲怜愍一切。 6.见苦恼者能令远离。 7.常乐出家乃至尽寿。 8.持戒精进摄持六根。 9.不令得起烦恼因缘。 10.宁舍身命终不毁戒。 11.若他有事乐为营理。 12.常有惭愧乐赞忍德。 13.为调众生堪忍众苦。 14.于怨尚能忍于恶事。况复亲所。 15.能忍二瞋。一众生瞋。二非众生瞋。 16.舍己乐具令众得乐。 17.不念多恶不忘少善。 18.远离两舌前后默然。 19.不说彼短说烦恼过。 20.令众得离他所不喜不为说之。 21.净身口意了诸罪业。 22.若客烦恼因缘作罪。作已惭愧心生悔恨。

四、如何修行忍辱呢?

善男子若欲修忍。是人应当先破[憍慢][瞋心][痴心]。不观我及我所相种性常相。若人能作如是等观。当知是人能修忍辱。如是修已心得欢喜。

比如,遇到恶骂时,应当以什么心念应对呢?

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直是风声。我云何瞋。我今此身五阴和合。 四阴不现则不可骂。色阴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谁当受骂。然彼骂者即是风气。风亦二种有内有外。我于外风都不生瞋。云何于内而生瞋也。
[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
若说实者实何所瞋。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瞋。
若我瞋者我自作恶。何以故。因瞋恚故生三恶道。
若我于彼三恶道中受苦恼者。则为自作自受苦报。
是故说言一切善恶皆因我身。


比如,遇到不同苦时,应当以什么心念应对呢?

菩萨尔时复作是观。我于过去为五欲故备受众苦。在家作务耕田种殖受种种苦。亲近国主市买贩易多受众苦。我于尔时虽受如是种种大苦不得利益。若我今为度众生故。受诸苦恼当得利益。我若当得大利益者。应受无量不可计苦。作是愿时。菩萨则能堪忍众苦。受苦者名一切苦。

菩萨如是正思择已勤修[五想]。于怨亲中劣等胜品有乐有苦具德具失诸有情所。能忍一切怨害之苦。
云何五想。一[宿生亲善想]。二[随顺唯法想]。三[无常想]。四[苦想]。五[摄受想]。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宿生亲善之想]。
谓诸菩萨应如是学。非易可得少分有情经历长世。昔余生中未曾为我若父若母兄弟姊妹亲教轨范尊似尊等。如是如理正思惟故。于有怨害诸有情所。舍怨憎想住亲善想。依亲善想于诸怨害悉能堪忍。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随顺唯法之想]。

谓诸菩萨应如是学。依托众缘唯行唯法。此中都无我及有情命者生者。是其能骂能瞋能打能弄能诃。或是所骂所瞋所打所弄所诃。如是如理正思惟故。于有怨害诸有情所。舍有情想住唯法想。依唯法想于诸怨害悉能堪忍。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无常想]。
谓诸菩萨应如是学。诸有有情若生若长。一切无常皆是死法。极报怨者谓断彼命。是诸有情命念念断。智者何缘复欲更断如是生死性无常法。诸有情上其有智者。尚不应起有染浊心。况当以手块杖加害。何况一切永断其命。如是如理正思惟故。舍常坚想安住无常不坚固想。依无常想于诸怨害悉能堪忍。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苦想]。
谓诸菩萨应如是观。若诸有情大兴盛者。尚为三苦常所随逐。所谓行苦坏苦苦苦。况诸有情住衰损者。如是观已应如是学。我今于此苦常随逐诸有情所。应勤方便令离众苦。不应于彼重加其苦。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断灭乐想生起苦想。依此苦想于诸怨害悉能堪忍。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摄受想]。
谓诸菩萨应如是学。我为一切有情之类发菩提心。摄受一切有情之类皆为亲眷。我应为彼作诸义利。我今不应本于有情欲作义利而当于彼不忍怨害作非】

五、什么的人能够修行忍辱呢?

善男子。 [生忍]因缘有五事。
一者[恶来不报]。
二者[观无常想]。
三者[修于慈悲]。
四者[心不放逸]。
五者[断除瞋恚]。

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若人[软言净身口业]。 [和颜悦色先意问讯]。 [能观一切苦乐因缘]。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若能修空三昧。观诸众生悉是无常。受苦等想彼骂辱时。能观骂者如狂如痴稚小无智。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诸经辑要]如何修行忍辱?中还有关于忍辱很多详细的解说,建议认真学习思维

学习之后发现,忍辱有很多种,有不同阶段,有不同次第,同时有不同对应的心念方法

比如,佛经中讲到:
【菩萨摩诃萨作是观时修五种忍
一者[于怨][于亲][非怨亲]中修行于忍。
二者于[上][中][下]人修集于忍。
三者于[受苦][受乐][不苦不乐]人中修集于忍。
四者于[有福德][无福德][非有福德非无福德]人中修集于忍。
五者于[一切恶人]中修集于忍。


菩萨成就如是五忍修集五想。
一者[众生想]。二者[法想]。三者[无常想]。四者[苦想]。五者[无我我所想]。


由上面这个例子,修行五种忍,要修集五种想
可以说明,修行忍辱,是要修心的
进而说明,忍辱的修行,即是心法的修行

因为修行心法,可以对治贪欲、愚痴,而摄住了贪欲、愚痴就可以对治瞋恚
所以修行忍辱,可以摄住对治瞋恚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主题

875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2737

[忍辱勋章]

18#
发表于 2021-3-6 20:1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1-3-6 20:16 编辑

感恩佛菩萨善知识慈悲护念
感恩师兄们光明互动分享心得

维摩诘言:
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所以者何?
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
以布施摄贫穷;
以净戒摄毁禁;
以忍辱摄嗔恚;
以精进摄懈怠;
以禅定摄乱意;
以智慧摄愚痴;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
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
以诸善根济无德者;
常以四摄成就众生;

是为十。」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生,胜过在其他佛国世界百千劫修行? ~ 维摩诘所说经)

末学今天就[以忍辱摄嗔恚],进行学习思惟:

何谓【忍辱】:就是忍受各种侮辱而不起嗔恚恼恨,为六波罗蜜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那么为什么要修忍辱呢?
因为娑婆世界众生凡夫习气深重,时常沉溺在世俗的贪恋和追求享受之中,我执又重
如果世间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往往会很失望或者生气
[生气]就是佛法中讲的[嗔]
会生气大都是因为欲望和执着无法满足,就容易产生冲突而生气,或因为不满足而不高兴而生气

                     ——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如果随顺这种凡夫心性,令嗔恚习性不断在心中蔓延
那么[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嗔心一起,人就会陷入混沌当中,平时修行的智慧就会消失,令自心不清净,也会引发累世的业障
所以嗔恚心是堕入三恶道的因
那么作为实修者这时候就需要用忍辱来対治,因为只有
能忍才能避免一再造恶,才能避免恶念恶行滚雪球般的变大
                   — 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所以能忍辱就能避免堕入恶道
那么作为菩萨行者应如何来修行忍辱呢?大般若经中这样说:
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学安忍
是菩萨摩诃萨乃至为护自命因缘。亦不发起一念忿恚恶言加报怨恨之心。
是菩萨摩诃萨1.假使有来欲害其命。 2.劫夺资财侵陵妻室。 3.虚诳罔冒离间亲友。 4.粗言骂辱杂秽嘲诮。 5.或捶或打或割或截。 6.或为种种不饶益事。
于彼有情都无忿恨。唯欲作彼利益安乐。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1.观一切法自相皆空无起无成无转无灭入诸法相。 2.知一切法无作无能入诸行相。
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方便善巧。恒时增长殊胜善根。由胜善根常增长故。能行安忍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
虽行安忍而不忻求忍所得果。谓1.不贪着由忍所得诸可爱境。 2.亦不耽求由忍所得生死胜报。
但为救护无救护者。及欲解脱未解脱者。修行安忍波罗蜜多

                           ——[诸经辑要]如何修行忍辱?

也就是菩萨行者一旦发心修行忍辱波罗蜜
就要学习佛的智慧,随时警醒自己要时时学习安忍,身处安忍中不让自心随外境起舞
即使危及到自身的性命或者家庭财产被侵占甚至家人被侮辱等种种对自己十分不利的事
也不会生起一丝一毫的怨恨之心或者用恶语相向,心中只会想着利益安乐众生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真正的菩萨行者需要有一颗多么宽大仁厚的心啊!

菩萨行者虽然时刻身处安忍中
但是内心根本就不会想着以自己的忍辱来获得忍辱所能带来的果报,目的非常的纯粹
就是一心想着要救护那些需要救护的众生,想着要帮助那些想解脱却没有解脱的众生
所以无论众生如何对待自己
菩萨行者就是以这样如如不动的心念来修习安忍波罗蜜多
使自己时时安住在忍辱地中,而这也正是真正的菩萨摩诃萨行处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
宣说「法华经」的要求和条件

菩萨行者难忍能忍,修习安住在忍辱地,那么修行忍辱有怎样的功德呢?请看经文:

一者忍行。堪忍诸恼能证一切诸法空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二者忍行。不见有我为他害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三者忍行。不见众生有怨亲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四者忍行。不见自他身可损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五者忍行。闻毁赞叹心常不动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六者忍行。能断烦恼诸结使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七者忍行。能断瞋恨诸结使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八者忍行。能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九者忍行。能离恶道生梵天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者忍行。能过一切损害境界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一者忍行。能得尽智无生智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二者忍行。能降一切恶魔诸境界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十三者忍行。能见如来无量功德庄严身故。菩萨应行忍波罗蜜。
                     

      ——[诸经辑要]如何修行忍辱?

可见修行忍辱能使众生
证得一切诸法空故、能使众生破除我执、对众生没有亲疏分别、内心如如不动,不被赞叹毁誉所动
能断除烦恼不起嗔恚,能成就上好相貌,能远离恶道魔道,并成就智慧,见佛庄严之身

在各种公案中,有许多记载修行忍辱的种种功德相貌

其中在《六度集经》卷五中有一个公案,说的是咱们的佛陀释迦牟尼佛有一世行菩萨道时的前身——化身忍辱仙人修行忍辱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在深山苦行的行者,每天靠着野果泉水充饥裹腹。由于不断地精进用功,所以身心清净,烦恼消除,一切诸天鬼神都对他非常赞叹和恭敬,整个国家也都因此富饶安乐,风调雨顺。

    有一天,国王到山里打猎,循着足迹来到了修行人的地方。国王询问着鹿群的去向,但修行人默默思惟着:“众生无不贪生怕死,如果我告诉大王答案,不就和他一样残暴不仁;但如果不说,就是欺骗大王。”

    心中正在犹豫之际,国王认为行者是在藐视他,竟敢不回答,心中不禁一股怒气上升!国王问:“你是谁?”修行者回答:“我是忍辱仙人。”

    国王说:“既然你是忍辱仙人,我就看你忍不忍得了!”丧失理智的大王,说着便拔出刀,砍下行者的右手!鲜血汩汩地自忍辱仙人被砍断的手臂流出。然而,忍辱仙人此时却思惟着:“我上求佛道、与世无争,大王对我尚且忍心下手,更何况是对老百姓呢?”于是心中暗暗发愿:“有朝一日,我成道后,一定要先来度大王,不让人民牵连受害。”

    国王见他如如不动,觉得奇怪、又感愤怒。再一次问他的名字,他仍然坚毅地回答:“我是忍辱仙人。”

    就这样,在一问一答之际,忍辱仙人不但手全被砍断,连脚、耳、鼻都被砍下,血流如注,痛苦非常。

    这时,忽然天地震动,众神愤慨,可以说是天怒人怨,鬼神们都想要来毁掉这个国家,以谴责国王的罪行。但,忍辱仙人却劝阻着,说道:“这是由于往昔无数劫中,我因不奉行佛教,残害过他,所以今日才会有这样的果报,如果今日报复,冤结就没有结束的一天啊!”

    百姓们知道了这件事情,都非常痛恨大王的暴行。

    忍辱仙人却说:“虽然大王这样待我,但其实我内心却是十分哀愍他,就如同慈母怜念自己的孩子一般,我的心中对他不曾怀有怨怼。若我所说真实不虚,我的身体将即时平复!”

    当下,忍辱仙人的身体真的回复如往昔一样,毫无损伤。众人对于其德行,莫不称叹钦仰。

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的前身。

这一公案就是佛陀在行菩萨道过程中为众生修行忍辱做出的殊胜示范

众生学佛最终的目标就是解脱成佛,而想要成就佛道,就必须通过学习各种方法,比如:
透过[布施],放生,施食来培养慈悲心,同理心,舍离心,欢喜心,感恩心
透过[戒律]和学习[忍辱],来断除上述讲的批斗挑拨种种负面的心念和行为
透过[精进]实修~念佛,持咒,拜佛,和[三昧(禅定)]观修,
来熟悉心识作用的运作和控制,增长专心和[定力],破除负面心念
透过读诵佛经,学习法义,明白法界真相,增长[智慧],破除执着,
次第增上清净慈悲平等光明心,而逐渐恢复佛性成佛



这就是[大乘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过程


                  ——[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不足,智慧不够,还有太多不圆满,愿努力增上修行!阿弥陀佛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1399

[禅定勋章]

19#
发表于 2021-3-7 06:4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3-7 17:47 编辑

感恩佛菩萨善知识慈悲护念
感恩师兄们分享心得体会

维摩诘言:
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所以者何?
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
以布施摄贫穷;
以净戒摄毁禁;
以忍辱摄嗔恚;
以精进摄懈怠;
以禅定摄乱意;
以智慧摄愚痴;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
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
以诸善根济无德者;
常以四摄成就众生;

是为十。」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生,胜过在其他佛国世界百千劫修行? ~ 维摩诘所说经

这段经文说,能来娑婆世界修行的菩萨行者都具有坚固的大悲心
也就是说他们都有着人难我难,为救拔众生远离无明烦恼等广大发心的菩萨行者

虽然经上说娑婆世界是一个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也说过很多心量小的菩萨听说这里的众生业障深重刚强难化都不愿意来此修行和渡众生

可是小心量的菩萨并不知道,在这里修行一生比在其他佛国净土修百千劫的功德还要大
所以如果真想快速成就佛道,圆满修行,娑婆世界才是最好的修行场所

释迦牟尼佛的示现,就是最好的典范
所以我们都应当不为自己求福报,如实发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慈悲心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修(生起)悲心呢
感恩佛陀慈悲,在优婆塞戒经中讲了很多生出悲心的例子:

【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
(佛陀解答如下)
1.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
2.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我当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
3.又见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是故生悲。
4.又见众生迷于正路无有示导。是故生悲。
5.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6.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悲。
7.又见众生以色命故而生憍慢。是故生悲。
8.又见众生为恶知识之所诳惑。故生亲想。如六师等。是故生悲。
9.又见众生堕生有界受诸苦恼犹故乐着。是故生悲。
10.又见众生造身口意不善恶业多受苦果犹故乐着。是故生悲。
11.又见众生渴求五欲如渴饮醎水。是故生悲。
12.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喜造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
13.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
14.又见众生无定有性流转五有。是故生悲。
15.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生悲。

16.又见众生受身心苦而更造业。是故生悲。
17.又见众生爱别离苦而不断爱。是故生悲。
18.又见众生处无明暗。不知炽然智慧灯明。是故生悲。
19.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
20.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
21.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于毒饭。是故生悲。
22.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23.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
24.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25.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饿鬼畜生。是故生悲。
26.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27.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
28.又见众生生于边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
29.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
30.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受无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
31.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
32.又见众生信邪恶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是故生悲。
33.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
34.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悲。
35.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
(注: 可能有人看到佛陀讲这么多生出悲心的例子就会跳过去,其实这是佛陀的慈悲,也是佛陀的智慧
因为慈悲所以讲出这么多,让佛弟子能入观想而产生悲心,因为智慧才能讲出这么多
所以这段千万要好好观想,入心观照,就能生出悲心,这是修悲心最好的观法)


36.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
(注: 我们还没得道,所以就是要像上面这样边观)


想要更深入修大悲心者,请阅读:
[介绍]四无量心... 节录自 法华部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经中(和善知识)还教导:【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
(注: 这是因为悲心是生因,能生一切善)


可见悲心的重要性,名词解释里也有这样一句经文
【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


【大悲】
(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末学在想,为什么“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
这是因为【如果不发心不做,就不可能明白一切问题的原理和相貌,又如何能成佛呢?】
只有【发心了,去思维人生和修行上的种种问题,以佛法的教导去解决,然后演说,这才是整个完整的实修过程】
这样就能由【众生的问题而思维种种普渡众生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度了自己成就自己】

(详见~ 为什么写不出好文章来利益众生?或无法为众生演说佛法?)


经中还说【六波罗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
这里再次说明悲心的重要,因为有坚固的悲心为因
才能【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才能道心坚固,不畏苦难,超越习气,令修行快速增上
(注: 这边一样是鼓励在家众,说明在家修行能俱足布施,并说明修悲心就是要"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


最后,我们还要清楚明白,真正具足智慧才叫做大悲
【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
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动转。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共行。故名大悲。
(注: 这边很清楚讲到,真正具足智慧才叫做大悲)


想要真正具足智慧,接下来我们还要按照经中教导
继续修行娑婆世界独有的十善法,逐渐累积经验增上修行,让自己充满智慧



以上,

忏悔实修还很浅,各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愿好好努力持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8721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1047

[持戒勋章]

20#
发表于 2021-3-7 12:27: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1-3-7 12:47 编辑

感恩佛菩萨善知识慈悲护念
感恩师兄们分享心得体会


在娑婆世界有十种善法,这是其他佛国净土所没有的
为什么呢?  因为这十种善法就是依照娑婆世界这里众生的种种心性习气和问题所制订出来的
就像法律是为了犯罪者而订定的,如果没有这些心性习气和问题,自然就不需要这十种善法来规范
而其他的佛国净土中的菩萨们,大都是要进修上求佛道的,而娑婆世界的菩萨们不仅要上求佛道,而且还多了要度化众生的大悲愿行,所以会特别的不容易
也因此,用一生在这个娑婆世界行菩萨道,就胜过其他的佛国净土在百千劫这么长的时间里行菩萨道了


在此,末学先从十种善法中的【以忍辱摄嗔恚】来进行学习及思维


瞋恚,以白话简单来说就是生气
为什么会生气呢?
善知识的帖子中有教导,之所以【会生气大都是因为欲望和执着无法满足,就容易产生冲突而生气,或因为不满足而不高兴而生气】(详见 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所以就是由于[欲望][执着][不满足]的缘故

在《华严经》里有提到:「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可以得知对于障道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在六度波罗蜜中,我们就要以[忍辱]来对治[瞋恚]

相关学习: [诸经辑要]如何修行忍辱?


。。----。。-----。。-----。。-----。。


另外,若要对治瞋恚,我们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向来着手。。。


一. 将心扩展到法界深处,就能从执着中获得解脱

首先要知道,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的认知和情绪反应是不一样的
就像有人对同一件事会生气,有的人则不会、无所谓或甚至会以其它正向光明心念来看待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众生对世俗的执着不同,深浅也不同
所以,形成六道中形形色色不同种类不同智慧不同次第的众生】

【因为执着不同,所以,众生就有不同的习气和生活型态】

【同样地,同样是人类,不同的民族或个人或甚至家人,也都有不同的执着,深浅也各不相同
如果您因此而常因周遭的人(同事或家人)而生气,那也只能说是自己太笨了
那代表自己轮回太久太久,没有佛法的智慧】

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想想在佛经中的十方法界又是如何的,其他世界的众生又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呢?
让思维扩展,还需要为生活中的那些事那么的执着吗?

其实,【宇宙很广很深远,十方世界都有不同众生存在,这在佛经中早已经说明
或许就像我们看狗的例子一样,其他世界更有智慧的众生也正观察着我们这些愚痴的人类】
如果能够从这样的角度去思维,【放眼宽广的十方法界,您就不会执着在自己的小范围中
也能够逐渐调整自己的视野,迈向光明的其他净土世界】
(详见 放下执着,放眼十方法界,开拓您光明的未来)



二. 信佛信因果,因果道理的原理要明白要清楚

如何面对人生中各种不平等的对待?  又如何面对各种逆境及境界呢?

善知识有教导,【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如果真信因果,对人生一切自然都能用因果来解,没有怀疑和疑惑,对人生就不会有抱怨和疑惑】(详见 为什么说[真修才能真信])

其实,遭受恶报者多是过去世因果报应问题
如是因,如是果
这点,没有深入和深信因果的人是无法明白的
如果用争执的心,或用凡夫心,那就更难明白深远的因果道理
而且,在遭受恶报的同时,如果又发起恶心,那就无法脱离因果轮回】(详见 [问答]恶人来袭,如何应对?)

任何遇到不平等的对待、或者灾难
要知道,【灾难是一种过去恶因,现在果报的显示方式

众生在此中若不能化解仇恨和对立
就会形成以后的下一波灾难


《楞严经》里有提到: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皆无始来业计颠倒,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所以历代实修者都愿意受苦还债,而不愿再造新的恶因】(详见 什么叫做因果报应?那里来的怨家债主?)

而且,【真正的实修者面对人生的各种情境,都会用佛法不断的提醒自己
用佛经上讲的种种正观去转化自己凡夫的知见和妄念
这都是要一点一滴实修出来的
一般人一开始当然会觉得困难,觉得不容易
不过,世界上或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哪一件事情不是慢慢上手的呢?
所以,还是要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的做】(详见 [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所以,【该如何做?有智慧的人应该知道了】(详见 什么叫做因果报应?那里来的怨家债主?)



三. 反观自照,思维探讨问题的根源

如善知识教导,【天大的灾难都是修行最好的机会, 都是破除贪瞋痴和法相执着的机会
为什么生气不止, 为什么不能停止怨恨, 为什么觉得委屈难过
而错失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或许您可以写下生气怨恨委屈难过的原因和认知, 尝试思维它并找到解答】(详见 这样您能不生气吗? 看看我们有多么容易生气和苦恼)

【生气的人没有转变观念和认知, 没有重新去思考了解事情,
没有重新去探知真相, 没有获得不同角度的想法,
所以没办法消气, 就像一个赌气的小孩或者发狂的疯子】
(详见 [佛法科学观] 由情绪化 与 精神能量磁场干扰, 来看解脱六道轮回)
所以,从这段的教导,我们就要
(1) 转变观念和认知
(2) 重新去思考了解事情
(3) 重新去探知真相
(4) 尝试去获得不同角度的想法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详见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所以,有了正确的观念,对治瞋恚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

另外,还有下面的相关帖子可以供学习及参考:

错误观念的负面影响与正观的重要性
众生平等,&实相与差别相
[佛法科学观] 由情绪化 与 精神能量磁场干扰, 来看解脱六道轮回
「深信因果」的法性原理


。。----。。-----。。-----。。-----。。


最后作个总结:

虽然我们目前所处的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但【其实在宇宙中或法界中,有个甚深的原理,那就是佛法讲的[唯心所现]
这是一种超科学,也是超心理学,目前的人类科学正在研究中(而且远远落后和不足),但是佛陀已经早在佛经中告诉了大家
[唯心所现]的意思就是由众生自己的心念就能决定自己所存在的生命型态,以及变现整个宇宙的外观和相貌
娑婆世界就是一种物以类聚的五浊恶世,是由同类恶心恶业众生所共同吸引和干扰而成就的痛苦世界】

【不过现在大家明白了佛法中的心法和甚深法,明白了[唯心所现]的道理
那就可以由自己学习转念,发起正向心来改变自己和周遭环境,随着正向心的增上,正报和依报就会随之改善
这样大家就能慢慢体会佛经上讲的[心净,则国土净]的道理
只要您慢慢契入甚深观照,就能明白娑婆世界也是净土,无处不是净土】(详见 [心净,则国土净]的原理)



忏悔实修还很浅,各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愿好好努力持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11 09:19 , Processed in 0.1007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