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焰光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焰光明,学习〈楞严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21#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5 23:58:58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1小时以上)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虽然我这能见之性没有归还处,但是又如何能知道,这就是我的真心自性呢?】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我现在来问你,现今你虽然没有真正断除烦恼获得清净,但是承蒙佛陀的威神之力,能够见到初禅的境界而没有障碍;而阿那律(佛陀天眼第一的大弟子)看整个阎浮提,就像把庵摩罗果放在手掌里观察同样的清楚;诸菩萨能平等看到百千世界没有差别;十方如来能全然看尽微尘多数量的清净国土没有任何看不到的。而众生所能看到了解的不过是分寸之间(形容很短浅)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学习解说:阿难,我和你观察四天王所住的宫殿,在其间看遍了水上陆地空中种种现象,虽然有昏暗和明亮种种不同的形象,但实际都只是妄心分别现前的六尘境产生的障碍而已,你应该在此中,分别清楚自他。什么是我的本体?而物象是谁?】


留碍,读音为liú ài,汉语词语,意思是阻碍,障碍。——摘自百度

【前尘】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学习解说:阿难,穷尽你见到的一切来源,从日月宫,是物不是你,到仔细看遍七金山,虽然见到了种种光,那也是物不是你;渐渐更多的看到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路边干枯的小草)人畜,也都是物不是你。】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学习解说:阿难!这些或远或近的景物都有其各自的物性,虽然各有差别或特殊性,但都是你清净的见精所看到的;这些物类自身存在着差别,而你的见性是没有特殊性的(就像镜子只是映照而已),这见精微妙清明就是你的能见之性。
如果见到这些事物,那你就是见到我所见的了?如果同样看到这些事物就叫见我所见,那我不见事物的时候,为什么你不能见到我不见之处呢?如果能见到不见之处,当然就不是不见的状态了;如果不见我不见之地,这不见之地自然就不是物类,那又怎么会不是你呢?你现今看事物的时候,你看到事物,事物又看到你,这样体性就纷繁复杂,这样的话,你和我以及世间一切就(因为体性不同而有抵触)无法安立。】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22#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23:57:39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5小时)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你看见物象的时候,是你不是我,而能见之性周边法界,如果不是你那又是谁呢?为什么要怀疑自己的真心自性,你的心性不真所以取一个我以求真实】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如果这能见之性,必定是我不是其余,那我和如来观见到四天王住在日月宫的胜藏宝殿中,这能见之性圆满周边娑婆国土;但是回到祇陀精舍就只看到伽蓝(寺院),清心户堂只看到屋檐和走廊。世尊,既然这能见之性,其本体是周遍一切法界的,现今在室内却只看到一室的范围,是因为这见性又由大缩小了吗?还是墙壁将见性夹住使之断绝了呢?我现今不知道正确的道理究竟何在,只愿世尊以大慈悲,为我敷演其中的义理】

【伽蓝】
1,僧伽蓝摩的简称,华译为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的通称。
2,指佛教的护法神。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窦迹?是义不然。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一切世间大小内外所有事业,都是属于前尘影事,不应该说见性有舒展或缩紧。譬如方形的器皿,中间是方形的空间,这方形器皿里看到的方形空间,必定是方的吗?还是一定不是方的?如果一定是方的,那么放置到别的圆形器皿中就不应该是圆的;如果一定不是方的,那么在方形器皿中也应该没有方的空间。

阿难,如果想让虚空没有方或圆的形状,只要移除器皿,虚空就没有了方形之体,而不应该说更要除去虚空方形相状的所在。如果像你问的,进入室内的时候使见性缩小了,抬头看太阳的时候,难道你所见的是和太阳的整个表面等齐吗?如果建筑物的墙壁能将见性夹断,穿过小洞的时候难道没有小洞的痕迹吗?不是这样的。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被外物所迷惑,遗失了本心,被外物所转,是故随着看到的外物觉得有大小的区别;如果心能不被外物所迷惑,能转外物,那么就能和如来一样,身心圆满光明安住真心佛性而不动转,这样就能在一毛端中普遍包含容受十方国土】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令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如果这见精必定是我的微妙本性,现今微妙本性现于我前,见性必定是真我,那我现今的身心又是何物呢?而现在的身心分别都是实实在在在的啊,见性没有分别分辨我身,如果真是我心现今令我得见,见性才是真实的我,而不是这肉身是我,那为什么如来先前对我说“物能见我呢?”只愿佛陀大慈大悲开解我未悟之处】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若必有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阿难尊者:现今你所说的:“见性在你面前”这不是事实。如果真的在你之前,你真实的见到,那么这见精既然有方所(处所)那就不是没有指示了。你现今坐在祇陀林中,看遍树林水渠和殿堂,向上能看到日月,向前能面对恒河,你现今在我师子座前,举手指出陈列种种相貌:阴的是树林,明的是太阳,有阻碍的是墙壁,通达的是虚空,这样甚至纤毫大的草树,都虽然大小不一样,但却都有形状可以指着。如果必定有一个见性能出现在你之前,你应该能以手确确实实指示陈列出所见到的是什么

阿难,如果空是见,既然已经成了见,那么又什么是空呢?如果物是见,既然已经成了见,那么又什么是物呢?你可以细微的来披露剖析世间万象,解析出精明净妙的见精之本元,将他指示陈列给我,就像指出各种事物那样清楚分明没有疑惑】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佛言:“如是,如是!”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我现今在这大重阁讲堂,远远看到恒河,向上观察到日月,举手所指放眼看到,所指示出的都是物象,而不是见精。世尊,就像佛陀所说,何况我这样尚有烦恼的初学声闻行者,就算是菩萨也不能在万千物象之前单独将见精剖析出来,无法离开一切物象而有自性单独存在。

佛陀说:如是,如是!】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学习解说:佛陀又告诉阿难尊者:你所说的,没有见精是离开一切物象而有自性的,那么你所指的是物象之中没有是见精的。我现今再次告诉你,你和如来坐在祇陀林中观看林苑,甚至日月都有各自特殊的形象,必定没有你所指的见精,那你如何阐述这些物象中,什么不是见精所见呢?】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为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
佛言:“如是,如是!”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我确实看遍这祇陀林,不知道这其中什么不是见精所见?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如果树不是见,那怎么见树呢?如果树就是见,那什么是树呢?这样类推,如果空不是见,那什么是空呢?如果空就是见,那又什么是空呢?我又思惟这些世间万象中,从微细处来说明无不是见性所见啊

佛陀说:如是,如是!】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梨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学习解说:这时,与会大众里不是无学行者的众生,听了佛陀的话,都茫然不知道的义理的起始和终结处,一时之间都惊慌失措魂不守舍。如来知道大众内心忧虑害怕,对大众心生怜悯,安慰阿难尊者和大众说:善男子们,无上法王所说的是真实语,不是末伽梨四种外道等所讲的外道论义,你们仔细用心的思维不要堕入哀伤思慕的情绪。】

【末伽梨】(人名)末伽梨拘赊梨之略。外道名。楞严经二曰:“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参见:末伽梨拘赊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23#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23:07:34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唯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学习解说:这时,文殊师利菩萨怜愍四众弟子,在与会大众中站起来,顶礼佛陀的双足,恭恭敬敬的对佛陀说:世尊,这些大众,不能了悟如来阐述说明的色空两种精见,是不对的还是对的。

世尊,眼前现象的色(物质)空等现象,如果是见,那么应该能有所指示之处,如果不是见,那么应该就无法看到。现在大众不知道其中义理的所归之处,所以内心惊惧恐怖,不是因为往昔善根轻微鲜少,只愿如来以大慈悲,阐述说明这些物象和见精的本元究竟是何物,在这中间没有是与不是的问题】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学习解说: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和与会大众:十方如来和大菩萨们,各自安住在三摩地(禅定)中,能见(见性)、所见(见到的物象)以及由此生发种种表相,就像虚空里的花一样,本来就是没有的。这见精和因缘和合之物,元本就是菩提妙净明体,在此中间又有什么是或者不是的分别呢?文殊!我现今问你,如你文殊,还更有一个文殊是文殊吗?还是没有文殊了?】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学习解说:如是(表示原本如此),世尊!我真实文殊,没有是与不是相对的那个文殊。为什么呢?如果有是文殊的这个文殊,那么就有两个文殊。然而我现今又不是没有文殊,而是实相超越两边没有是或者非(不是)】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学习解说:佛陀说:这微妙清明的见性和虚空里的微尘是一样的,原本都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因妄想的缘故而变现为色尘虚空及对此有看见有听闻,就像第二月,谁是月呢?谁不是月呢?只有唯一真月,真月之中没有月或者非月,所以你现今观察见性与六尘,并有种种的阐述说明,都叫做妄想,不能在此中说是说不是(因为本来就是虚幻不实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先梵志裟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学习解说:世尊,就像法王(就是佛陀)所说的那样,觉性遍满十方法界,体性湛然常住不变没有生灭,那和先古的梵志裟毗迦罗所谈的冥谛,以及投灰等诸多外道所说的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什么差别呢?世尊曾经在楞伽山,为大慧(菩萨)等演说此义理,那些外道等常常说自然(即自然无因论),我说的因缘不同于外道所说。而我现今观察这觉性自然无为不生不灭,远离一切虚幻妄想颠倒,类似(外道)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要怎样正确的开示才能不遭受种种邪魔,并获得真实本心的妙觉明性呢?】

【娑毗迦罗】
(人名)又作劫毗罗Kapila,外道名。即数论师也。楞严经一曰:“娑毗罗迦,先梵天咒。”同十曰:“娑毗罗迦所归冥谛。”同长水疏曰:“娑毗罗迦,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涂灰,计自在天生万物】
涂灰,即外道名。谓此外道,计欲界第六自在天能生万物。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楞伽山】
楞伽,梵名 Lan%ka^,巴利名同。又作结伽山、撵迦山、楞迦山。意译难往山、可畏山、险绝山。相传此山乃佛陀宣讲楞伽经之处。据入楞伽经卷一请佛品所载,此山系由种种宝性所成,诸宝间错,光明赫炎,犹如百千日共照耀金山。山中有无量花园香树,微风吹拂,枝叶摇曳,百千妙香一时流布,百千妙音一时俱发。重岩屈曲,处处仙境,无数众宝共成灵堂、龛窟,内外明彻,不能复现日月之光晖,此山乃古昔诸仙贤圣得道入化之处。另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所载,此山位于南海之滨。慧苑音义卷下亦谓其位于南天竺南界之海岸。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与续高僧传卷四均谓楞伽山系位于锡兰之山名;巴利文大史(Maha^-vam!sa, i.)则以楞伽为锡兰之别名,然现代学者大多反对此一说法。(新华严经卷六十二、华严经疏卷五十六、玄应音义卷七、东南印度诸国の研究)p5490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慧】
(菩萨)Maha%mati,梵名摩诃摩底。菩萨名。于楞伽经会座为一会之上首,是对扬主也。佛地论一曰:“问答决择无穷尽,故名为大慧。”【又】(人名)禅师名。宋杭州径山之佛日禅师,名宗杲,法嗣佛于果圜悟禅师,高宗绍兴十七年诏使住径山,以二十一年事窜梅州,二十八年诏使再住径山,孝宗隆兴元年八月十日,寂于径山明月堂,寿七十五。赐谥普觉,塔曰宝光。孝宗居藩邸师事之,及即位赐号大慧禅师。有语录三十卷,敕入大藏。见五灯会元十九。圜悟尝著碧岩集,大慧烧之。碧岩种电钞一曰:“此书已成,学者走知解者多矣。大慧为救此弊一炬炳之,所谓云门一棒打杀之高怀也。”【又】唐之一行禅师谥大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然】
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p253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24#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03:44:51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学习解说:阿难,我现今这样以方便法做开示,告诉你真实的义理,但是你还是没有领悟,迷惑的认为见性是自然而成的。
阿难,如果见性必定是自然,那么就要能明辨自然的体性。你暂且观察这妙明的见性中,是以什么为自体的?这见性是以明为自体?还是以暗为自体?还是以空为自体?又或者以塞为自体?

阿难,如果以明为自体,那么就不应该见到暗;如果又以空为自体的,就不应该见到阻塞之相。这样类推,以暗等相为自体的,那么对明的时候,见性是断灭的,所以怎么能见明呢?】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性,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这微妙的见性不是自然而成,那么我现今就陈述为是因缘性,但是心中还是不真正明了,所以向佛咨询,因缘和合之性具体是怎样的?】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同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
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
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学习解说:佛陀说:你讲因缘,那么我再来问你。你见到物象的时候,见性现前,这见是因为明而有见?还是因为暗而有见?还是因为空而有见?还是因为塞而有见呢?
阿难,如果因为明而有见,那么就应见不到暗;如果因为暗而有见,就应见不到明。这样类推,因空或者塞而有见的情形,和明与暗之间的情况相同。

再有,阿难,这见又是因为攀缘(借助)明而有见?还是攀缘(借助)暗而有见?或是攀缘(借助)空而有见?或是攀缘(借助)塞而有见?
阿难,如果因为攀缘空而有见,那么应该见不到塞;如果是因为攀缘塞而有见,就应见不到空。这样类推,攀缘明或攀缘暗的情况,是和空与塞的情况相同的。

由此可知,这精觉妙明之性,不是因因缘而有,也不是自然而有或不是自然而有,没有不是或是是或不是的概念,离一切相是一切法。而你为何在这中间白白用心,用世间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来做种种分别呢?就像用手撮摩虚空,只是自己徒增辛劳,而虚空又岂是能被你随意执持抓取的呢?】

【戏论】
梵语 prapan~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p6439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世尊!这精妙觉性必定是非因缘性的,那为何世尊时常对比丘们宣说,见性有四种因缘,所谓的因空、因明、因心、因眼。这又是什么义理呢?】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

【学习解说:佛陀说:阿难,我所说的世间因缘之相,不是从第一义(究竟的实相义理、中道义、佛性)来讲的。
阿难!我再来问你。世间之人说我能见,那么什么是见?什么又是不见呢?


注:[第一义]在很多佛经上都有谈到,例如[维摩诘经]讲[不二法]
[大般涅槃经]上说[中道]就是[第一义],就是[佛性],就是[究竟实义]
[佛性]就是[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呢,请参考下面帖子

[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摘自:[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


相关阅读: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楞严经
第一实义中无业无报、无生无灭、无净无垢。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说:世间人因为有日、月、灯的光而见到种种物象,这样就叫作见;如果没有这三种光明,就不能见。】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学习解说:(佛陀说:)阿难!如果没有上述三种照明的时候,叫作不见,那么也不应见暗;如果必定见暗,那这只是没有照明,怎么是没有见性呢?
阿难,如果在见暗的时候,不见明的缘故名叫不见;现今在明的时候不能见到暗相,还是一样叫作不见。这两种相状都叫作不见。

所以阿难,见明的时候,见不是明;见暗的时候,见不是暗;见空的时候,见不是空;见塞的时候,见不是塞,这四个义理是成就的。

你还应当知道,见见的时候,见不是见;见尚且离见,见不能及。又怎么能再说见性是因缘、自然以及和合等相呢?你们这些声闻众智慧狭劣没有见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我现今教诲你,你应当善加思惟,不应对成佛的菩提之路生起疲倦或是懈怠。】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如佛世尊为我们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内心还是未能明悟;而现今更听说见见非见,重新又增加了心里的迷闷。伏愿世尊布施大智慧的眼目,开示我等清净光明觉心(佛性)的所在。”阿难尊者说完之后,流着悲心的眼泪顶礼佛陀,等候承受佛陀的教诲。】


伏愿,为表示愿望的敬辞。——摘自百度


【慧目】
(术语)智慧之眼目也。圆觉经曰:“幻翳朗照,慧目清净。”又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寄归传一曰:“既无慧目,谁鉴是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心】
(术语)本觉之妙心。一心之灵性,本来离迷妄,故云觉。全之即称佛圆觉经曰:“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化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25#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0 04:12:47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5小时)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 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今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怜悯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将要敷演大陀罗尼,开示得[三摩提](即禅定)的微妙修行道路,对阿难尊者说:
你虽然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但是益处只是多闻,对于奢摩他的修行中,做微妙细密的正念观照,内心仍然没有真正明了。

你现今仔细的听,我将会为你分别进行开示,也是为了将来尚在烦恼中没有断除的行者能够实证无上佛道而说。

阿难,一切众生在世间轮回,都是因为有二种颠倒分别而有种种虚妄的见解,当下发生当下就随业力流转
(相关阅读:什么是【业】?什么是【业障】?如何【消除业障】?)

具体是哪两种呢?一种是众生随个业产生的妄见;另一种是众生因为共业关系而产生的妄见。(下面会具体来分别解释两种妄见)

【微密】
(术语)微妙秘密也。涅槃经三曰:“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大日经六曰:“吾当一切说微密最希有诸佛之秘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见】
(术语)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南本涅槃经八曰:“为除世间诸妄见故。”俱舍论九曰:“一切妄见皆转倒摄。”大乘义章三曰:“唯心妄见,故说为妄。”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别业】
(术语)对于总业之语。众生殊别之业因也,随而众生感各异之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同分】
(术语)俱舍七十五法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之第三。使诸法相同之因名为同分。是为一实法,由有此实法而使物同也。此有二种:一名众生同分,又名有情同分。二名法同分。人畜等之有情相同。谓之众生同分,有情同分。蕴处界等之法相同,名为法同分,又众生同分分二类:一为无差别同分,一切有情,一类同等,异于非情上之同分也。二为有差别同分,诸有情中三界九地五趣四生婆罗门刹利等之称,有男女等乃至四向四果各别之同分。又法同分有无差别有差别。俱舍论五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为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中略)复有法同分,谓随蕴处界。”【又】分别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一门,同分之义稍异。(参见:彼同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同分】
梵语 sabha^ga。<一>又作有分、等分。分,自己之作用之义。 即根(感官之机能)、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相互交涉,各别实现其自业之作用,各别完成其任务,称为同分。例如,眼根之自业为取色境,眼识之自业为缘色境,而色境之自业,则为眼根及眼识所取;如此,根、境、识三者相互交涉。各别实现其自业。反之,根、境、识三者若仅止于相互交涉,而不实现其各别之自业,则称为彼同分(梵 tat-sabha^ga),又作余有分、非等分。盖彼同分非为同分,然其与彼(指同分)种类相同,故称彼同分。此外,同分、彼同分二者,亦称为等分、非等分;自分、彼分;有分、余有分。(俱舍论卷二、顺正理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卷七十二、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参见:彼同分)3204)
 <二>为“众同分”之略称。指有情众生之共性或共因。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俱舍论卷五)((参见:众同分)4749)p2243
FROM:【佛光大辞典】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

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学习解说:什么叫做别业妄见呢?

阿难,就像世间人眼睛里有赤眚(眚是指眼睛长白翳),夜晚看到灯光中有五种颜色重叠起来的圆影。你怎么想呢?

这夜晚的灯光,所显现的圆光,是因为灯而出现的?还是因为随着见性而产生的?

阿难,如果是因为灯而显现的色相,那么没有长眼翳的人为什么不能同样看到,这圆影为什么只有患眼病的人才能看到呢?

如果是因为见而有色,见性已经成了色相(即圆光),那么有眼病的人看到圆影应当怎么称呼呢?

再有,阿难!如果这圆影是离开夜灯独自而有的,那么室中张设的帷帐和坐席,应该也有圆影出现;如果是离开见性而有圆影的,那么眼睛应当看不到,而为什么有眼病的人能看到呢?


所以应当知道,色像确实因为灯而显现,因为眼睛有病所以才看到了圆影,圆影和所见都是因为眼睛有白翳的关系,所以最终不能说是因为灯或者见性才有圆影,因为圆影本来就是虚幻的,这个中间没有灯或者见的缘故。就像之前讲到的第二月,不是本体也不是所现的影像。为什么呢?因为是凭空而成的。所以有智慧者不应该说,这捏根本来是有形状或没有形状离开见性或不是见性。这圆影也是这样的,是因为眼病的关系而成的,为何还要去分别是因为灯而有还是见而有呢,何况更要徒劳的去分别不是因为灯而有或者不是因为见而有呢?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

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蚀珮玦彗勃飞流,负耳虹霓种种恶相,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学习解说:什么叫作同分妄见呢?
阿难,这阎浮提除了海水,中间的平原陆地还有三千大洲,正中处的大洲从东到西总括丈量,其中有二千三百个大国,另外的小洲,则分布在海中,其间或是有两三百个小洲,或是有一个或二个,以至于有三十个、四十个、五十个小洲。

阿难!如果这些小洲里有一个小洲只有两个国家,又只有其中一个国家的人民因为共业的关系感召恶缘,那么这个小洲的这个国家里的众生会看到一切不吉祥的境界,例如或是见到两个太阳或两个月亮,其中甚至看到月缺月圆、彗星和孛星(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孛,古人指光芒四射的一种彗星)流星彩虹等各种恶劣天象,而这只是这个国家的人民会看到,另一个国家的人们,(因为没有共业的关系,所以)不会听到也不会见到这样恶劣的天象。

阿难,我接下来将要为你具体讲讲这二件事的关联类似之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2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0 22:47:44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45分)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学习解说:(佛陀说)阿难,就像众生的别业妄见,看到灯光中显现出圆影,虽然类似外境那样显现,但终究是众生因为眼病所形成的,眚(眼睛生瞖长膜)是由眼睛产生疾病,不是因为色尘(物质)所造成的。然而眼病终究不是见性的过失。例如你今日以眼睛看山河国土以及众生,都是无始以来见病所形成的,见和所见似乎是境界现前,而实际是我的觉明见性因眼病所见,{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这段不是很明了】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学习解说:阿难,就像众生同分妄见,例如一人因别业的关系见虚妄之相,一个患病目的人,如同一个国家,其所见的圆影是因为眼病所成,就像该国众生因为共业关系看到不祥之相,是相同的见性业障所生起的瘴气恶相,都是无始以来看见虚妄所形成的。就例如阎浮提三千大洲,以及四大海和娑婆世界,以至十方有烦恼的国土及其众生,原本都是觉明无漏妙心,因为攀缘虚妄的见闻觉知成病,因缘和合而虚妄有生,因缘和合而虚妄有死,如果能够远离这些和合因缘不与之和合,那么就能灭除生死之因,圆满显露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令本觉之心常住不灭。】

【四大海】
(名数)在须弥山四方之大海也,须弥山在四大海之中央,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则铁围山围绕之。(参见:九山八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闇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阿难,你虽然现前领悟到,本觉妙明之心,不是因缘性,不是自然性,但是仍然未明了这觉性的本元,不是和合或不和合而有。

阿难,我再次以妄心前现之六尘境(色声香味触法)来问你。而你现今仍然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了因缘所成之性,而自己产生疑惑。实证的菩提心如果是因为和合而发起的,那么你现今清净微妙的见精,是与明和合的?还是和闇和合的?还是与通和合的?还是与塞和合的?如果与明和合的,你看到明的时候,明相现前,还怎么参杂看到其他的相呢?【见相可辨,杂何形像?】,如果如果见性不是见,那要怎么看到明呢?如果就是见本身,那要如何见见呢?如果圆满都是见,那要在何处与明相合呢?如果明相圆满,不与见性相合,那么见性和明就必定是体性各异的;既然是夹杂的就不能被叫做体性明了;既然夹杂,就失去了明的特性,所以清净微妙的见精是与明相合是不对的。以及与暗或通以及塞相合的想法也是相类似,是不对的。】


【前尘】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2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03:55:59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30分)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再有,阿难,你现今微妙清净的见精,是和明相合?是与暗相合?是与通相合?是与塞相合?如果与明相合,见到暗的时候,光明之相已经灭失,那么这见性就不与暗相合了。既然这样,那要如何见到暗呢?如果见到暗的时候,见精不和暗相合,那么见精与明相合的时候,也应见不到明;而既然见不到明,又怎么能说见精与明相合呢?由此明了明不是暗,类推出,暗与通,以及与塞之间的情形也是这样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我如今是这样思维的,这微妙的觉性和六尘缘影以及由此而起的心念思虑是不相和合的?】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佛陀说:你现今又说觉性(和六尘缘影以及由此而起的心念思虑)不是和合的。那我再来问你,这微妙的见精,是不与明和?不与暗和?不与通和?不与塞和?

如果不与明和,那么在见到明的时候,必定会有边畔(即边际),既然这样你暂且认真仔细的观察,哪部分是明?哪部分是见?见和明都各自以什么为边际?

阿难,如果明的边际必定没有见性,那么两者就是不相触及的,自然就无法了知明相的所在,如果这样的话,边畔要如何形成呢?以此类推,暗和通以及塞等相状,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边畔:犹边际。——摘自百度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

【学习解说:如果见精不是和合之性的,那么是不与明合?不与暗合?不与通合?还是不与塞合呢?
如果不是和明相相合,那么见性和明相两者之间就相互抵触矛盾的,就像耳朵不和明相相互接触,见性如果不明了明相的所在,那要怎样辨别明相是否合理呢?以此类推,暗和通以及塞等相状,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阿难,你还是没有明了一切虚浮的客尘都是幻化之相,当下处生起又随所在处灭尽,幻化虚妄就称为相,但是其本性是真实的,有微妙觉明的本体,这样以至于到五阴、六入、从十二处到十八界,都是因缘和合虚而生,当因缘分离虚妄之相消失就称为灭;竟不知道相虽然有生灭和来去,而原本的如来藏性是常住妙明的,本性周遍圆满如如不动,而众生在真常佛性中以妄想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之相,最终只能是了无所得的。
相关阅读:如来藏 ~ 楞严经

【乖角】
1.指东汉名士郭泰折巾一角之事。郭泰字林宗,不应官府征召,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后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2.抵牾;矛盾。3.分离。4.违背情理。5.拐角。
——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甄明】
1.辨明;明察。2.通晓。3.显明。
——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浮尘】
(杂语)一切有为之诸法,浮尘不实,尘翳真性,故曰浮尘。楞严经二曰:“阿难,汝未明一切浮尘幻化相。”同长水疏曰:“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曰浮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阴】
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见五蕴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蕴】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入】
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处】
十二处者,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二处也。亦名十二入。即合六根六尘以言,谓之十二处。处者方所也,所依之义也。言根在内,尘在外,眼唯对色,耳唯对声等,各有所依一定方所也。言十二入者,入即涉入之义,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之故。如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等。乃至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等是也。六根为内,名内六入;六尘为外,名外六入。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入
十二处┤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入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作用。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2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17:50:21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40分)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精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花,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狂花,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花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花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花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花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为何五阴的本质是如来藏真如妙性?(相关阅读:[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 ~ 楞严经
阿难,如果有人用清净的眼睛观察晴朗明洁的天空,唯一有的应当是精虚之性,迥无所有

而当有人无缘无故瞪着眼睛不动,生起了疲劳相,就可能在虚空里看到之前没有的狂花,或是其他虚妄狂乱之相;[色阴]的产生也是类似这样的。

阿难,这些出现在眼前的狂花,并不是从虚空而来,也不是从眼睛所出。

阿难,是这样的,如果是从虚空来的,那么虚空还应当还归入虚空,如果有出入的相状,就不是虚空了;如果虚空不空,自然就无法容纳花相而有生起和灭除的现象,就像已经有一个阿难体,就无法再容纳下另一个阿难了。

如果(狂花)是从眼睛所出那么应当还归入眼,也就是这狂花的体性是从眼睛所出,那么应当也有见性。如果有见性,花相去除,应当也能见眼;如果没有见性,就应当遮住天空,旋即还应当遮住眼睛。
如果能见到花,眼睛就应当没有翳病,怎么能将晴空号称为(能见的)清明眼呢?】

【五阴】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参见:蕴)。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参见:五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蕴】
梵语 ru^pa-skandha,巴利语 ru^pa-kkhandha。又作色阴、色受阴。为五蕴之一。色,为变碍义;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称之为色。而色之聚集,称为色蕴;亦即有质碍、变碍诸法之类聚。
 依据俱舍论卷一所载,色系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及无表色。五根为眼、耳等五识之所依,为五种净色。五境为眼、耳等五根所取之五种境界。
 五境中之色,有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二十种。青黄赤白等十二种,称显色;长短方圆等八种,称形色。声,分为有执受大种因、无执受大种因等八种声。香,有好香、恶香、等香、不等香四种之别。味,有甘、醋、咸、辛、苦、淡等六种。触,有地、水、火、风四大种,及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并冷、饿、渴等十一种。无表色,谓意识缘于过去所见之境,虽分别明了,而无表对,故称无表;虽无所表,而于所缘之境执著不忘,故称为色。
 于上述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质而归纳成下列之数种分类。据杂阿含经卷三载,色受阴即所有之色;乃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之色。其中,地水火风四大种,是为能造,而色声等,是为所造。阿毗昙心论经卷一载,色有二种:(一)微尘积聚之色,指眼、耳乃至味、触等十色入,又称十色处。(二)非微尘积聚之色,指无教色(无表色),为法入之所摄。又杂阿含经卷十三、集异门足论卷三、俱舍论卷十三等,将色分为有见有对、无见有对、无见无对三种。有见有对,又作可见有对。因其可示现彼此之差别,故为有见;以其有障碍,故为有对;即指极微所成,眼根所取之色境。无见有对,又作不可见有对。虽有障碍而不可见,即指五根及声香味触之四境。无见无对,乃不可见无障碍之法,即指无表色。
 依据显扬圣教论卷五所载,色蕴略有五种相,即:(一)自相,即色身诸法各有不同之自相,如坚是地相,湿是水相,暖是火相,动是风相。(二)共相,即色身诸法和合之相,谓一切色身皆从地水火风和合为相。(三)所依能依相属相,即色身四大种是所依相,四大造色是能依相。(四)受用相,谓眼等诸根有增上力,故诸色尘境界得以产生,遂有苦乐逆顺受用之相。(五)业相,谓色身能作种种业行之相,故一切业行,皆依色身摄受增长。(杂阿含经卷二、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一二八、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卷二、顺正理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乘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卷一、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一)((参见:五蕴)1212)p2549
FROM:【佛光大辞典】



★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即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安逸全身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而后此人无缘无故用两个手掌与虚空相互摩擦,忽然间,两手虚妄的生出涩滑冷热诸等相状;类似的,[受阴]的产生也是这样的。

阿难,这些虚幻的触觉,不是从虚空来的,不是从手掌出的。就是这样,阿难!如果是从虚空来的,既然能触及手掌,为什么不能触及身体呢?不应当虚空是有选择性的来给予接触的。

如果触摩的觉受是从手掌出来的,这种接受就应当一直都有啊,不是等两掌与虚空摩擦的时候才有。

又如果是从手掌出来的,与虚空触摩相合的时候能觉知,分离的时候应随即感受到触觉的回入,并且手臂手腕及骨髓也应当能觉知到触觉进入时的踪迹,这样就有能觉知的心知道有触觉的出入,也就是自有一个物体在身中往来,如何要等到两掌与虚空相合摩擦才名叫为触。所以应当知道,[受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而有,不具自然性。】

【宴安】:安逸享受。——摘自百度
【调适】:1。协调。2。合适,适合。3. 犹调理;调养。

【受蕴】
梵语 vedana^-skandha^h!,巴利语 vedanakkhandha。指苦、乐、舍等“受”及眼触等所生之诸种感受之积聚:亦即肉体之感受与精神之知觉等的感受作用。乃五蕴之一。此外,诸受之集合,亦称受众。据大智度论卷六十八载,百八种烦恼等诸受之和合,称为受众。((参见:五蕴)1212、“受”3096)p3110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醋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醋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踏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在谈到酸梅的时候,口中引发酸水流出;当想到自己站在悬崖上的时候,足底心就会有酸涩感产生;类似的,[想阴]也是这样的。

阿难,醋梅的说法,不是从醋梅生出的,也不是从嘴里进入的。

阿难,是这样的,如果是从醋梅生出来的,醋梅应当能自己就言谈,为何要等人来说呢?如果是从嘴里进入的,那么嘴就能够听到,何须要等到耳朵来听闻呢?如果只是耳朵听闻,那为什么口水不是从耳中流出呢?想到脚踏悬崖后引发的种种感受,也是相类似的。

所以,应当知道[想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而有,不具自然性。】

【想蕴】
梵语 sam!jn~a^-skandha。蕴为积聚之意。佛教谓一切有为法之积聚有五种类别,想蕴即其中之一。人有想像事物善恶邪正,或想像眼、耳、鼻、舌、身、触之种种“情想”,积聚之,称为想蕴。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蕴)1212)p5452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暴流的波浪是相连接续的,前浪接着后浪互不逾越,应当知道[行阴]也是这样的。
阿难,这样的流动性,不是因为虚空而生,不是从水而生;也不是水性,但又不离空和水。

阿难,是这样的,如果因空而有暴流生起,那么十方无尽的虚空应当成为无尽的暴流,整个世界自然都会受到沦陷溺亡。
如果是因水而有暴流,那么这暴流应该不是水性的,现今应该有相应的相状存在。
如果就是水性的,那么在(平静)清澈的时候则应当不是水的体性。
而如果离开空和水而有暴流,虚空以外没有外部,水性之外没有流动性。

所以,应当知道[行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而有,不具自然性。】

【行蕴】
梵语 sam!ska^ra-skandha,巴利语 san%kha^ra-khandha。行,迁流、变化、造作之意;蕴,聚集、类别之意。佛教将一切有为法分类为五种,称为“五蕴”,行蕴即其中之第四类,乃指具有造作、迁流性质之诸法所类聚者。俱舍宗将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概分为七十五法,其中,有四十四种心所与十四种不相应法等,共计五十八法,总称为行蕴。此系于全部五蕴中,除去色、受、想、识等四蕴之外,将其余一切诸行皆统摄于行蕴。然若依准“一切有为法皆为造作迁流者”之义而言,则不独行蕴,即连其余色、受等四蕴亦皆可称为行蕴。惟俱舍宗极力反对此说,如普光之俱舍论记卷一即谓,色、受、想、识等四蕴虽亦属造作迁流者,然因涵摄行之性质较少之故,故宜各别称名,而行蕴涵摄行之性质较多之故,故得以称为行。
 行蕴之解释及其涵摄之范围,除上记之外,另有异说,如经部与大乘佛教即以六思身为行蕴。所谓六思身,即与六识相应之“思”,如眼触所生之思、耳触所生之思,乃至鼻、舌、身、意等诸触所生之思。此一界说,范围极为宽广。(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五蕴)1212)p2567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取来频伽瓶,将瓶装满空气用后用盖塞起来,经过千里远行赠送给他国;应当知道[识阴]也是这样的。
阿难,这样的虚空,不是从那方而来,不是从这方而入。
阿难,是这样的,如果虚空是从那方来的,那么将瓶子装满虚空,这个瓶子所在地的虚空就应该减少;又如果打开盖子从这方而有虚空进入的瓶中,那么开孔倒瓶的时候,应当看到有虚空出来。
所以,应当知道[识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而有,不具自然性。】

【频伽瓶】
瓶,与瓶同。以瓶之形状似频伽鸟而得名。佛陀以频伽瓶比喻无空之去来,无识之生灭。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谓,譬如有人取频伽瓶来贮藏空而行千里,开孔倒瓶,而不见空出。如是虚空,非彼方来,亦非此方入,识、蕴亦复如是;故知识、蕴虚妄,本非因缘,亦非自然性。p6364
FROM:【佛光大辞典】

【识蕴】
梵语 vijn~a^na-skandha,巴利语 vin~n~a^N!a-khandha。指眼识等诸识之聚集。为五蕴之一。又作识阴、识受阴。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此复差别有六识身,谓眼识身至意识身。”盖眼等六识对境仅取总相来分别,故类聚此六识而立名为识蕴。于十二处中合为一意处,于十八界中分别六识为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且另立无间灭之意根,总计为七心界。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大三一·七○一上):“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其中,第八阿赖耶识为心,第七末那识为意,前六识为识,是即总称此八识为识蕴。
 又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举识蕴有五种差别:(一)安住,谓诸识于三界执著内外而安住。(二)杂染,谓诸凡夫于现法中依受用境界,于后法中依生死等门而被染污。(三)所依,谓识依眼等六处、六识身而转。(四)住,谓识依四识住等而安住。(五)异相,谓识有贪心或离贪心、善或不善或无记等异相。(杂阿含经卷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集异门足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p6701
FROM:【佛光大辞典】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二(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2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7:14:33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10分)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卷三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精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
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再有,阿难!为什么六入本质上来讲是如来藏是微妙的真如自性呢?
阿难,较长时间瞪眼产生劳累,无论是眼睛还是劳累状,本质都是菩提,瞪眼引发劳累,原因在于明暗二种虚妄的尘相,见性吸收了这两种尘象,就叫做见性,这见性本身是离开明暗这两种尘象的,毕竟没有明暗的体性。

所以,阿难,应当知道,见性不是从明暗而来,不是从眼根所出,也不是从虚空生出来的。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见性)是从明相中生出来的,暗相就随之会消灭了,应当不再见到暗。
如果是从暗相来的,明相就随之会消灭了,应当不再见到明。
如果是从眼根(眼睛)生出来的,那么必定没有没明相或暗相。

这见精原本没有自性。如果是从虚空生出来的,眼前看到的尘象还归,应当看到眼根;如果是虚空自己看见的,那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眼根所入的尘相是虚妄的,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妄尘】
(术语)妄为虚妄,尘为尘坌,一切世间之事物,体性虚妄,且污圣道,如尘坌,故名妄尘。楞严经七曰:“生灭二种妄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用两个手指,急速的来回塞入自己的耳朵,耳朵因为劳累的关系,头部之中有声音发作,而耳朵和劳累之相本质上都是菩提。类似长时瞪眼引发劳累之相,手指塞耳产生劳累之相,原因在于动静二种虚妄的尘相,闻性吸收了虚妄的尘象,就叫做闻性,这能闻之性是离开动静这二种尘象,毕竟没有体性的。

所以,阿难,应当知道能闻之性不是从动静的尘象而来的,不是从耳根出来的,不是从虚空生出的。为什么呢?
如果是从静相来的,动相就会随之灭失,就听不到动相了。
如果是从动相来的,静相就会随之灭失,应该就觉知不到静相
如果是从耳朵(耳根)生出的,那必然没有动静两种性相。

这样能听闻之体,根本上是没有自性的。如果是从虚空生出的,但有听闻之性就不是虚空性;又如果是虚空自己听闻的,那又和你是否出入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耳朵所入的尘相是虚妄的,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30#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8:38:18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20分)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自随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急速的抽搐吸鼻,鼻子因为较长时间抽搐出现劳累状,就会在鼻中有冷冷的触感,因为这冷冷的触感,而去分别是通是塞是虚是实,这样以至于闻到香气或臭气都是类似的来区别分别,而鼻和尘劳相本质上都是菩提觉性生发的。类似长时瞪眼引发劳累,长时间抽搐鼻子则产生虚妄的通畅或阻塞二种尘象,在这中间闻到吸收上述尘象,就叫做嗅闻性,这种闻性是离开通畅或阻塞两种尘象的,没有固定不变的自体。
所以应当知道,闻不是从通性或者塞性而来的,不是从耳根出来的,也不是从虚空生出的。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是从通性来的,那么塞性就会随之灭失了,又怎能了知塞呢?
如果是从塞性来的,那么通性就会随之灭失了,又怎能因通有闻呢,类似的,又怎能生发明了香味或是臭味等感触呢?
如果是从鼻子(鼻根)生出来的,那么必定没有通性或是塞性。这能闻之体,本来就是没有自性的。
如果是从空里生出来的,这闻性自然能回归嗅到你自己的鼻子(而实际是嗅不到的)
而如果是虚空所出自有的闻性,那和你本身又有什么关联呢?
所以应当知道,鼻子嗅入的是虚妄之相,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即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舔舐嘴唇,久了会有劳累之相,如果生病的人就会感受到苦味,如果是无病的人则有微甜的感触,由苦和甜的觉受显露了舌根的功用,平时不动的时候,舌根恒常尝的是淡性。舌和尘劳之相本质都是从菩提觉性生发的,类似长时瞪眼引发劳累,长时间舔舐嘴唇而有虚妄的甜苦淡二种尘象,知觉生发吸收尘象,叫做知味性,这知味性是脱离甜苦以及淡性二种尘相,是毕竟没有固定体性的。
所以阿难,应当知道,能尝到苦知道淡的觉知,并不是从甜性或苦性来的,不是因为淡性而有的,也不是从舌根生出的,也不是从虚空生起的。为什么呢?如果是从甜苦之性来的,那么知淡之性就应该灭失了,又如何能知道淡呢?
如果是从淡性来的,能知甜的特性就亡失了,又如何能知道甜相和苦相呢?
如果是从舌根生出的,必然没有甜和淡以及苦的尘象。
这样可以知道,舌根本身没有固定的自性。
如果是从虚空生出的,虚空自己能感受到味性的话,那又与你有什么联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舌根摄入的是虚妄之相,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用冷的一只手去触摸热的另一只手,如果冷的势力强,那么热的手就会随从冷的觉受;如果是热的功用胜,那么冷的手就会转为热,这样和合觉知的触受显露了离合的觉知,冷热两种势能的形成是因为接触产生的尘劳之相。这身和尘劳本质上都是菩提觉性中生发的。类似瞪眼引发尘劳之相,两手是因为接触而有离合两种虚妄的尘象,觉性在中居住吸收了尘象,名为觉知性。而这觉知性的本体,是离开接触和分离这两个特性,毕竟没有根本体性的。
所以阿难,应当知道这觉知性,不是从离性与合性而来的,不因为违性或顺性而有,也不是从身根所出,也不是从虚空生起。为什么呢?
如果合的时候,有觉知性到来,那么离性就应当灭失,又如何觉知离呢?违顺二相,也是这样的。
如果是从身根生出的,必然没有离、合、违、顺四种性相,而你的身根都能觉知,就说明身根原本没有固定的自性。
如果是从虚空生出的,那么虚空是自行觉知的,既然这样,又和你有什么联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身体摄入的觉受是虚妄的,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4 10:45 , Processed in 0.0873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