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焰光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焰光明,学习〈楞严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18:56:54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35分)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妄,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孰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花,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譬如有人因为疲劳困倦就睡,睡熟之后则有醒,吸览尘境就产生忆念,不能一心忆念则会堕入虚妄,因为内心颠倒而有生住异灭等种种现象,吸览的习气在尘象中归集不能逾越,称为意知根。意根和尘劳本质上都是菩提觉性中生发的。类似瞪眼引发尘劳,是因为生灭两种虚妄性,知觉积集其中吸收撮取内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分为内外二种,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所缘之色声香味触为“外尘”,意识所缘之法为“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叫觉知性。这觉知性是离开睡醒和睡着两种生灭相尘,毕竟没有固定体性的。

所以阿难,应当知道觉知之根,不是从寤(睡醒)寐(睡着)而来的,不是从生灭性而有的,不是从意根生出的,也不是从虚空产生的。为什么呢?
如果是从寤(睡醒)而来,那么寐性(睡着)就会随之灭失,那要怎样是寐呢?
如果生起的时候必定有,那么灭失的时候就会同时无,那么又是谁在受灭呢?如果是从灭有的,生起就是灭失,那么谁来觉知生呢?如果是从意根生出的,寤寐二相对着身体有离开或和合,当离开了这寤寐两个体性,那这能觉知者,就等同于空花,毕竟没有自性了。
如果是从虚空生出的,自是由虚空自行来觉知,那又与你何关呢?

所以应当知道意根摄入的尘象是虚妄的,原本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

【忆】
指对于某一对象,心中悬系而不忘。大乘义章卷二(大四四·四九二上):“常守一缘,不能舍离,于缘发悟名忆。”p6220
FROM:【佛光大辞典】

【内尘】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分为内外二种,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所缘之色声香味触为“外尘”,意识所缘之法为“内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意根】
<一>梵语 mana-indriya。六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根”为能生之义。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对之境为四大(地、水、火、风)所形成之色法;意根所对之境则为心法,对法境即产生意识。((参见:六根)1284)
<二>又作意地。即指第六识。((参见:意识)5449)p5446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再有,阿难,为什么十二处根本来说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相关阅读:如来藏 ~ 楞严经、  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阿难,你且观察这祇陀树林以及这些泉池。你会怎么想呢?这是因为色相生起眼睛看到了?还是眼睛生出了色相呢?
阿难,如果眼根生出了色相,那么看到的虚空不是色相,色性就消除了,既然销散了显发的就是一切都没有的境界,色相既然没有了,又如何(对比)显明虚空的特质呢?
空也是这样的,如果是色尘里生出了眼睛之性,那么观察到的虚空没有色相,见性就会消亡了,既然消亡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又是谁在明了何者是空、何者是色呢?

所以应当知道,见和色以及虚空都没有固定的生出,即色尘和见的生出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十二处】
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你更听这祇陀园里,准备好饮食开始击鼓,大众聚集开始撞钟,这钟和鼓的音声前后相续。你是怎么想的呢?是这些声音来到了耳边?还是耳朵去到了声音所在处?
阿难!如果是这声音来到了耳边,就像我在室罗筏城中托钵乞食,那么祇陀林里就没有我同时在了;这声音必然来到阿难的耳内,那么目连和迦叶(都是佛陀的大弟子)应该都听不到了,更何况是其中一千二百五十位沙门,一同听闻钟声共同来进食呢(就更不可能听到了)
如果是你的耳朵去到声音所在处,就像我还归到祇陀林中,在室罗城里就没有我了;你听闻到鼓声,耳朵已经去了击鼓之处,一齐出现的钟声就应当听不到了,更何况是其中再有例如马牛羊发出的种种音声响动,就更听不到了。
又如果声音和耳朵都没有去来到往,那么也是无法听闻到的。

所以应当知道,听和音声都是没有固定的生出的,也就是听和音声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3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7 00:16:12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臭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你又嗅到这香炉里的旃檀味,这香如果再燃烧一铢(很少的分量),室罗筏城四十里的范围内同时都能闻到香气。
对此你是怎么想的呢?这香是从旃檀木生出的?还是从你的鼻子里生出的?还是从虚空里生出来的?
阿难,既然称这香是从你的鼻子所生,就应当从鼻子里出来,但是鼻子却不是檀香,那又为何鼻子里有檀香的香气呢?
称你闻到了香气,香气应当入到了鼻中,但是说鼻中有香生出,又不合乎道理。
如果香是从虚空生出的,虚空之性是恒常存在的,那又为何要借助焚烧这枯木(旃檀)才有香气闻到呢?
如果香气是从站檀木生出的,那么这香的特质因为燃烧加热变成了烟,如果鼻子蒙与烟气和合闻到了香气,但是这烟虽然腾空但是却无法飘远,四十里范围内又如何能闻到呢?所以,应当知道香气臭气以及能闻之性都没有固定的出生处,也就是嗅觉和香味这两处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铢两(极轻微的分量)。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喻极微小的数量)。—— 摘自百度

【非义】,指不合乎道义。——摘自百度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你时常在大众中持钵(托钵乞食),这个期间或者遇到了大众供养酥酪醍醐,被命名为上味(美味,精美的食品)
对此你是怎么想的呢?这上味是从虚空生出的?是从舌头生出的?还是从食物本身生出的?
阿难,如果这上味是从你的舌头生出的,那么你的嘴里只有一条舌头,在品尝酥酪的时候已经变成了酥味,而遇到黑石蜜(石蜜即冰糖)的时候所尝到的味道就不应该有变化,而如果不能随着食物有变化,那就不能称为知味。
但如果能随着食物而有所迁动和改变的,而舌头本身的体性又只有一种,又如何能多种味道在一条舌头里都能觉知呢?
如果味道是从食物生出的,食物本生没有识别之性,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味道呢?况且,如果食物自己能知味的话,就相当于别人在进食,又与你有什么相干呢?
如果味道是从虚空生出的,那么你品尝虚空又能尝到什么味道呢?如果虚空必然是咸的味道,那么既咸你的舌也咸你的脸,那么这个世界的人就像海鱼一样;既然恒常感受咸味就会不知道淡味,而若是不知道淡味也必然不能感觉到咸味,那要如何叫味呢?所以,应当知道舌知味和尝味都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尝和味这两处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酥酪】
是一种奶制品,主要用羊奶、牛奶等制成,故又有“乳酪”、“奶酪”等多种名称,现在通常叫做“奶酪”。——摘自百度

【醍醐】
(饮食)五味之一。制自牛乳。味中第一,药中第一。涅槃经三曰:“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又曰:“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同八曰:“云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石蜜】
(饮食)冰糖也。善见律十七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庶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法华玄义七曰:“言石蜜者,正法念经第三云: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本章曰:“一名乳糖,又名白雪糖,即白糖。出益州,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饼块,黄白色而坚重,川浙者佳。主心腹热胀,润肺气,助五藏津,治目中热膜,口干渴,可止目昏闇能明。”按根本律,有糖无石蜜。律摄云:糖摄石蜜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推移】
意思是移动、变化或发展。——摘自百度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唯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你经常晨朝的时候用手摩擦头部。你是怎么想的呢?这摩擦的觉知,只有接触的时候才有。那能触的觉受是在于手?还是在头?如果是手摩而有觉知,头就不能感知,那如何成处触呢?如果是在于头,那么手就不起作用了,那又怎么能成触呢?如果各自都有觉知,那么你阿难就有两个身体了。
如果头和手一接触就摩擦感产生,那么手和头应当是同一体性的;但如果两者是一体的,那么又如何成触呢?;如果有两个实体,那么又是谁触摸而有觉知产生呢?能触的不是触觉的出生处,触觉的出生处则不能感知,此外也不应该是虚空令你有了触觉。
所以应当知道,触觉和身体都是没有固定出生处的,也就是身体和触觉这两处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

【学习解说:阿难,你思量作意的时候恒常有善、恶、无记三种特性,形成了相应的法则(规律、现象)。这种种的法,是由心而生,还是离开心而有另外的方向和作用处呢?】

【意】
梵语 manas。音译作末那。意谓“思量”。即周遍思惟之心理作用。如将之作为认识机能之依据,则称意根,为六根之一。于十二处中,称为意处;于十八界中,称为意界。依六识家之见,心、意、识三者同体异名。依八识家而言,心即指阿赖耶识,意指末那识,而识则指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等识)兼及意识。(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一、卷四、摄大乘论本卷一)((参见:意识)5449)p5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无记】
(术语)三性之一。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又感善果不可记,感恶果亦不可记者。俱舍论二曰:“无记者,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有说,不能记异熟果,故名无记。”唯识论五曰:“于善不善损益义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大乘义章七曰:“解有二种:一对果分别,中容之业不能记得苦乐两报,故名无记。二就说分别,中容之业如来不记为善为恶,故名无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则,指法度、规范、规则、规定、规律、准则、定理、定律、效应、现象、方法、办法等。——摘自百度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法就是心,那么法就不是尘劳之相,不是心攀缘的对象,又如何成为生长心心所作用之处呢?
如果是离开心而有其他的方向和作用处,那么法有自性能觉知?还是不能觉知?如果能知那么就叫做心,也就是和你相异的觉知心,同于其他种种凡夫妄心是你也是心,这样使得你的心之外为何又有另外能觉知的心呢
如果法有自性不能被觉知,这法尘不是色、声、香、味、不是离合冷暖之相,以及不是虚空之相,那又应当是个怎样的存在呢?
现今无论色相或是虚空都无法显示它的所在,那么此法不与人间相应更有虚空以外的存在,也就不是心攀缘的处所,那么心心所作用之处如何安住建立呢?
所以应当知道,法则和妄心都是没有固定出生处的,也就是法尘和心意两者都是虚妄的,原本就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处】
(术语)三科之一。梵名阿耶怛那A^yatana,旧译曰入,新译曰处。根与境为生心心所作用之处,故云处。根与境相涉入,故云入。有六根六境之十二法,故谓之十二处,又云十二入。俱舍论一曰:“心心所生长门义是处义。训释词者,谓能生长心心所法故名为处,是能生长彼作用义。”同光记一下曰:“梵云阿耶怛那,唐云处,旧翻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梵本应云钵罗吠舍,旧经亦有翻为处者。如空无处等及阿练若等,并与今同。”(参见:三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量】
心生起妄想以度量种种的外境,这是对凡夫的心量而言,若是如来真证的心量,则是离一切外在的影响而住于无心。楞伽经说:“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3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8 03:30:02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10分)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再有,阿难,为什么十八界根本来说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相关阅读:如来藏 ~ 楞严经、  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阿难,就像你所明了的,眼睛攀缘色尘生出了眼识,那这眼识是因为眼睛(眼根)所成,以眼睛为本体?还是因为外境色尘所生,以色尘为本体呢?

阿难,如果眼识是因为眼根所生,既然没有色尘和虚空(没有可分别的对象),那么纵然你有眼识,又有何用呢?你的见性又不是青又不是黄又不是赤(红)也不是白,无法表示其有所存在,因此要怎样来对它进行确立和界别呢?
如果眼识是因为色尘而生的,在只有虚空没有色相的情况下你的眼识就应当灭失了,这样又如何能识知虚空性是怎样的呢?如果色相改变,你的眼识也随着色相迁移改变,那如果你的眼识不随之迁移改变的情况下,所谓的界别要如何确立呢?
眼识随着色尘的改变而改变,界别之相自然就没有了;如果不随之改变,眼识的界别之性则被常恒固定了。
既然眼识是从色相所生,那就应当不能识别虚空的所在。
而如果是兼有眼根和色尘两者共同所生,说他是和合的中间的两种特性又是分离的,说其两种特性分离而表像上又是和合的,像这样体性杂乱,要如何确立界别呢?
所以应当知道,无论眼根还是色尘还是眼根攀缘色尘产生的眼识界,这三处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存在,也就是眼根、色相和眼界这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眼识】
(术语)六识之一。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三藏法数二十一曰:“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唯识论五曰:“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界】
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不相混杂。
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学习解说:阿难,又像你所明了的,耳朵攀缘声尘生出了耳识。那么这耳识是因为耳朵(耳根)所生出,以耳根来界别确立?还是因为声尘而生出,以声尘来界别确立呢?】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
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耳识是因为耳根而生出的,动静两种尘相如果不出现在前,耳根就无法成就耳识,而知觉尚且不能成就,那要如何识别声尘的形貌呢?
如果说耳识是因为耳闻的关系,那么在没有动静两种尘相的时候,耳闻自身都无法成就,更如何在耳朵接触外尘的基础上形成识界呢,耳识界要跟从谁来建立呢?
如果耳识是从声音生出的,那么识性是因为声尘而有,就和听闻本身无关了,而没有听闻(能听)性,那么外在声相的所在也就亡失了;如果说耳识是从声音生出的,那也就是说声音是因为听闻而现显出声相的,那么听闻的是闻识而不是听闻这之外的境界,这样闻性就等同于声尘,既然耳识闻性成为了闻的对象,那么又由谁来明了闻性觉知呢,而如果没有觉知就如同草木一般。所以不应将声尘和闻性界别开来,但是如果不界别,又如何形成内外相的区别呢?
所以应当知道,无论耳根还是声尘还是耳根攀缘色尘产生的耳识界,这三处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存在,也就是耳根、声相和耳识界这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3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8:02:16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30分)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学习解说:阿难,又像你所明了的,鼻子攀缘香味生出了鼻识。那么这鼻识是因为鼻子生出,以鼻根来界别确立的呢?还是因为香味生出的,以香味来界别确立呢?】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则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是因为鼻子生出的,那你心中是以什么来作为鼻子的呢?是汲取肉形双爪的形相?还是将能嗅动摇之性当做鼻子呢?如果是取肉形为鼻,肉质则是身体,通过身体觉知就是触觉,就叫做身而不是鼻,如果叫做触那就是尘,鼻根尚且无法命名,鼻识更要如何界别确立呢?
如果是取嗅觉为鼻,那你心里又是以什么为觉知呢?如果是以肉为觉知,肉质能知元本在于接触而不是鼻;
如果因为虚空而知,那么虚空是自行觉知的,这样肉质则不应该有觉受了,以此推论,如果虚空是你,你的身没有觉知,那么今日阿难就应当不存在;
如果以香味为鼻知,那就属于香味自知,又与你何干呢?
如果香臭两种香气必定生在你的鼻子里,那么这香臭两种流动之气,不生伊兰树(花可爱,气味甚恶,其恶臭及四十里)和旃檀木,当没有这二种物的时候,你自己嗅鼻为香为臭。臭就不是香,香就不是臭,如果香臭两者都能闻的,那么你一个人应该有两个鼻子。那么我就要问有二个阿难吗,谁是你的本体呢?如果鼻子只是一个,香味和臭气没有两样,臭既是香香又成为臭,不具有两种明确的体性,那么界别要从谁来建立呢?
如果是因为香味生出的,鼻识因为香味而有,就像人有眼但是无法观看到的自己的眼睛,如果鼻识因为香有,那么类似的应该无法闻到香味,如果能觉知的那就不是鼻识的出生处,如果没有觉知性那么也就不成为鼻识。香不能觉知有香,那么香界就无法形成;鼻识如果不能识别觉知香味,那么形成的界别就不是从香而来的,这样,既然没有中间,也不成内外,那么这些闻性就毕竟是虚妄的。
所以应当知道,无论鼻根还是香尘还是鼻根攀缘香尘产生的鼻识界,这三处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所在,也就是鼻根、香相和鼻识界这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伊兰】
(植物)Era%van!a,又作伊罗,黳罗,堙罗那等。树名。花可爱,气味甚恶,其恶臭及四十里。经论中多以伊兰喻烦恼,以旃檀之妙香比菩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学习解说:阿难,又像你所明了的,因为舌头攀缘味道所以出生了舌识。那这识别性是因为舌而生出的,以舌为界别确立的?还是因为味道而生出,以味道来界别确立呢?】



“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舌识)是因为舌头生出的,那么这世间的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一种中药)、姜桂应该都是无味的了。
如果舌头是苦性的,那么谁来尝出这苦味呢?舌头不能自己尝出味道,那么又由谁来觉知呢?如果舌性不是苦味的,味道不是自己生出来的,那么舌识的界别要如何确立呢?
如果舌识是因为味道生出来的,那么舌识自身就是味道,那么就应该像舌根自己无法品尝到自己的味道一样的,如何能够分辨出这是味道或者不是味道呢?再有,一切味道并非一物里生出来的,因为如果生出多味就应该有多个识体,识体如果是一个,那么必然是味中所生。如果咸淡甘辛各种味道和合一起生出了识体,那么各种味道变异之相共同变成了一种味道没有了分别性,而如果连分别性也没有了就不能被称作识了,还更怎么能说舌、味、识形成的界别呢?
也不应该是虚空生出了你的心识。舌头和味道和合在一起,这样元本就没有了自性,怎么能生成界别呢?
所以应当知道,无论舌根还是味尘还是舌根攀缘味尘产生的舌识界,这三处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所在,也就是舌根、味相和舌识界这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3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2 16:31:11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1小时40分)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学习解说: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身体攀缘触觉生出了身识。这身识是因为身体而生出,以身体确立界别?还是因为触觉而生出,以触觉确立界别】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即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身识)因为身体而生出的,那么必定没有和合与分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如果是因为接触而生出的,那么身识必定不在你的身中,然而谁又能没有身体而知道和合与分离呢?
阿难,物体不因接触而有觉知,身体接触则有觉知;能知的身即是触觉,能知的触觉即是身体。是触觉就不是身体,是身体就不是触觉,身体和触觉元本没有固定的处所,与身和合就是身体自身的体性,与身分离就和虚空相等同,如果内外的假设不成立中部要怎么确立呢?又中部不能确立,内外都是虚空性,那么你的意识要如何确立和界别呢?所以应当知道,身根、身的触觉以及由此为缘生出的身识界,三处根本都是虚无的,就是身、身触和身识界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学习解说: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意识对外在法尘攀缘生出了意识。这意识是因为作意而生的,以作意来界别?还是因为从外的法尘而生出,以种种法相来界别呢?】

【意】
唯识学的第七末那识,华译为意,思量之义,恒审思量第八阿赖耶识为我,有思考、辨别、判断、分析、综合等的作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界】
意谓事物之间的区别,也可以解释为产生其他事物的原因。例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又如地、水、火、风、空、识称为六界。此外,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界”有接近于“境界”之意。唯识宗即将一切法的种子称为“界”,有要素、因之意。如《阿毗达磨经》偈子:“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六界,及涅槃证得。”此中的“界”,即作因解。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汝今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阿难,如果意识是从意中生出的,那么必定对你心中之意有所思维,以陈述阐明你的心意。如果现前没有法,意识无从生起,也就是离开了所缘的境界没有形貌相状,心识要如何起作用呢?
再有,你的识心和心中种种思量,都有了别性,那么两者是相同的呢,还是不同的?如果和意根相同,那么就是意根。如果和意根不同,就应当没有识别性。而如果没有识别性,那要如何作意呢?而如果有识别性,那又如何识别意识呢?只有相同或相异两种性相,如果两种性相不成立,那界别要如何确立呢?
如果(意识)是因为法而生出的,而世间诸法是离不开(色声香味触法)五尘的。你观察色法,以及声法、香法、味法,以及触法,相状分明的和(眼耳鼻舌身)五根相对应,可见不是你的意根所摄取的关系。如果你的意识是决定依着法而生出的,那你现今仔细的观察法的相状究竟是怎样的?实际上如果离开了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超越了这些相状,终将没有什么法可以得到。(意识的)生是因为色空等法生起的关系,灭也是因为色空等诸法灭除的缘故,意识形成的因既然不存在了,依之形成的意识又会是什么相貌相状呢?而没有了相状,界别要如何生出呢?所以应当知道意、法和由此缘生出的意识界,三处在根本来说是不存在的,就是意、法、意识界这三者,本质来说都不是因缘性(非因缘和合而有)、不是自然性(非不假造作本来就有)的
相关阅读:[诸经辑要]~[心][意][识][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

【识心】
(术语)六识或八识之心王也。楞严经一曰:“一切世间十种众生,同将识心居住身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思量】
(术语)思虑量度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尘】
(术语)色声香味触之五境也。此五者,能染污真性,故名尘。止观四上曰:“死事弗奢,那得不怖。怖心起时,如履汤火。五尘六欲,不暇贪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法】
1.指一切有形有相之物质。色有变坏、质碍、示现等义。山河大地,房宅器物,以至有情的肉体色身,及五识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五境,乃至第六识所缘之境(法处所摄色),均在色法的范围之内。根据唯识学,万法皆识所变,色法就是心王及心所所变现的影相。
2.指五位百法中之色法,色法有十一种:
一、五根,即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觉器官;
二、五境,又名五尘,即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
三、法处所摄色,是第六意识所缘之境,也就是法处所摄的色法,这一类色法是无质的,是五根所不能领纳的,只能用意识来了别领略,也就是意识所缘的一切现象。
合五根五境和法处所摄色,便是十一种之色法。兹列表说明如下:



【心王】
(术语)心之主作用,对于心所之伴作用,而谓为心王。心王者,总了别所对之境,心所者,对之而起贪嗔等之情也。密教以之为金刚界之大日如来,心所即心数为其眷属。此心王心数之差别,吽字义以大日为心王,余尊为心数,十住心论等以五佛为心王,余尊为心数,守护国经等以九尊为心王,余尊为心数。但依主伴无尽因果不二之义,则无论何尊,总以中央配于法界体性智,故九会四重之圣者得各为心王也。涅槃经一曰:“头为殿堂,心王居中。”大日经三曰:“安住心王,等同虚空。”成实论十六曰:“处处经中说心为王。”俱舍论六曰:“此中心王极少,犹与五十八法为俱有因。”四念处一曰:“心者心王,异乎木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所】
 (术语)心所有法之略。为心王之所有,而有贪嗔等别作用之心法也。小乘俱舍有四十四法。大乘唯识有五十一法。(参见:五位)
  ┌遍行(触、作意、受、想、思)────────────────五┐ 
  │别境(欲、胜解、念、定、慧)────────────────五│
心 │善心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  │
所─┤    行舍、不害)───────────────────十一├五
法 │随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六│十
  │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 │一
  │    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廿│
  └不定(睡眠、恶作、寻、伺)─────────────────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
(术语)法者梵云达磨Dharma,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为法也。唯识论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谓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各保任维持其自体也。轨生物解者,谓如是既各有自体,皆为自体任持之状,然只限于有体,不能容无体,法者,兼摄无体,该尽一切也。唯识论一曰:“法谓轨持。”同述记一本曰:“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俱舍论光记一曰:“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大乘义章十曰:“法者,外国正音名为达磨,亦名昙无。本是一音,传之别耳。此翻名法,法义不同。泛释有二:一自体为法,二者轨则名法。”唯识述记二末曰:“法者,道理义也。有般涅槃之义,名般涅槃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所得】
没有什么法可以得到的意思,这是无相的道理。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3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3 23:49:18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1小时30分)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学习解说: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如来常常说因缘和合,一切世间的种种变化,都是因为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发明的。为什么现在如来排除摒弃因缘、自然这两种说法呢?我现今不知道如来这样说的义理,还请如来慈悲哀愍,为众生开示中道、了义、没有戏论之法。

相关阅读:
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  ~ 大方等大集经
何等是菩萨摩诃萨[戏论]?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云何[真实义]? ~ 瑜伽师地论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告诉阿难尊者说:你先前厌离声闻、缘觉等小乘佛法,发心精勤追求无上菩提,所以我今时开示你第一义谛。为何又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来自行缠绕呢?你虽然说多闻,但是像说药的人(实际不晓得药性),当真药现前的时候却不能分别,所以如来说是真可怜愍之人。你现今仔细的听,我将为你分别开示,令将来修行大乘的行者能通达实相智慧。
阿难尊者默然,等候听佛陀的教诲。

相关阅读:
[探讨]小乘是大乘的基础?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像你所说的,(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生发显明了世间种种变化。
阿难,如果这些四大体性不是和合的,那么诸大之间就不能相互杂和,就像虚空不和种种色相相融和;如果相互和合的,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就像旋转的火轮没有休息。

阿难,就像水能变成冰冰还会还复为水。你观察地大(坚性),粗大的是大地,细微的是微尘,再细微的是到了[邻虚尘](指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是色边际相(此色尘分析,至于微细色相之际,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色边际)的七分之一,再更细的分析邻虚,其实就是虚空了。

阿难,如果将邻虚,分析成虚空,应当知道虚空里生出了色相。你现今所问的“由于和合的缘故,生出了世间种种变化的相状”,那你暂且观察这一个[邻虚空],是用几个虚空和合而有的呢?所以不应该是邻虚合成了邻虚。

再者,若邻虚尘分析入了虚空,那要用几多的色相来合成虚空呢?如果是色相和合,既然和合了色相那就不是虚空了;如果是虚空和合,既然只是虚空相合,就不是色相了。色相尚且还可以再细析,空要如何能和合呢(空色体性不同)?你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如来藏中之妙色)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色(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都是依循众生的业力而发现的。但是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和算计测度的结果,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注:『四大是指「地」坚、「水」湿、「火」暖、「风」动 四种特性,而且物质都是由这四种特性所组成的。』(详见: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相关阅读:
如来藏 ~ 楞严经
[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 ~ 楞严经

【邻虚】
(术语)又曰邻虚尘。新译曰极微。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胜论外道谓此邻虚于三灾劫末时亦不坏,分散于虚空而常住。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立极微为实有。然以为因缘所作,业力尽,极微亦坏,故明为无常生灭。是内外道之区别也。楞严经三曰:“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百论序疏曰:“外道计,邻虚无十方分,圆而是常,(中略)毗昙明亦有邻虚尘,无十方分,具二缘生,故是无常。一因缘,二增上缘。”止观三曰:“如释论解檀波罗蜜,破外道邻虚云。此尘为有为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极微色,则无十方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边际】
谓此色尘分析,至于微细色相之际,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色边际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性色】
(术语)又云真色。如来藏中之妙色也。性即是色,故云性色。台家所谓性具之色也。楞严经三曰:“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空】
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
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
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色】
又作性色。即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七下):“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p4200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3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22:57:55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5小时30分)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卢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火性没有我(不变的体性),是寄托于各种因缘和合而显现的。你看城中尚没有饭食的人家,将要烧火做饭的时候,手里拿着阳燧在太阳下取火。
阿难,所谓和合者,像我和你及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现今叫一众,虽然就一众来说是一个整体,但是追究其根本,比丘又都各各有身,都有所生的姓氏名字,例如舍利弗是婆罗门种性(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优卢频螺是迦叶波种姓(迦叶三兄弟里的长兄,原是外道,后被佛陀教化调伏,归佛正法,证得阿罗汉),再到阿难是瞿昙种姓(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的侍者)

阿难,如果这火性是因为和合而有的,有人手执镜子取火,这火是从镜中生出的?还是从艾草中生出的?还是从太阳而来呢?

阿难,如果火性是从太阳而来,自然就能燃烧你手中的艾草,并且所来处的林木都应当受到焚烧。
如果是从镜中生出的,自然能从镜中出火使艾草燃烧,这样的话,为何镜子自己不先熔化呢?而在你的手边萦绕尚且没有热的现象,更要如何能融化呢?
如果是从艾草生出来的,为何要藉由日镜和太阳的光明相接,然后才生出火呢?

你再仔细观察镜子是由手执持的,太阳是从天上来的,艾草是从地中生出的,那火是从哪里游历到此的呢?太阳和镜子距离遥远,非相互和合,不应火光无所从来自行有之。
是你尚且还不知道如来藏中,性火(对事火之称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之火云事火,火大之一种云性火。性火者,遍于一切之色法也)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火,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只是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都是依循众生的业力而发现的。但是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只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阳燧】 是指用铜或铜合金做成的铜鉴状器物。其状为一个凹面镜,当它面向太阳时,光线先直射在凹面上,再从不同角度反射出来。取火于日为阳燧,古人认为阳燧辟邪作用。以镜辟邪的习俗,在越地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摘自百度

【优楼频螺迦叶】
(人名)Uruvilva%-ka%s/yapa,又作优楼频蠃迦叶,优卢频螺迦叶,优楼频蠡迦叶,优留毗迦叶。乌卢频螺迦叶波。罗汉名。译曰木瓜林。三迦叶之第一。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乌卢频螺,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下修道,故以名焉。迦叶波是姓,旧言优楼频螺。正法华经云:上时迦叶,兄弟三人,居长者也。”玄赞一曰:“迦叶波者姓也,此云饮光,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饮蔽日月之光。(中略)三迦叶,皆饮光种。兄弟三人,梵云邬卢频螺,言优楼,讹也。此云木瓜,当其胸前,有一癃起,犹如木瓜。又池中龙亦名木瓜,从彼为称,故以为名。”为归佛前有五百弟子之外道论师。导佛于毒蛇窟,不得害。与二弟及弟子共归佛出家。见四分律三十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纡】
1.弯曲;曲折:萦~。2.系;结:~金佩紫(指地位显贵)。——摘自百度

【性火】
(术语)对事火之称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之火云事火,火大之一种云性火。性火者,遍于一切之色法也。因明大疏二曰:“火有二种:一者性火,二者事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空】
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
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
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珠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陷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水性不固定,奔流或是停息没有恒常性。就像室罗城的迦毗罗仙(数论外道之祖)、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作幻术之人),求取太阴精(即月亮)用来和合制作幻药,这些幻师们在白月(印度之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自月盈至于满之间为白月,称为白月)(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这个时候,手持方珠承接月中之水。这水是从方珠里生出的?还是虚空自己生出的?还是从月中而来的呢?
阿难,如果是从月中而来,尚且能使远方的方珠出水,所经的林木也应当能吐出流水。如果林木能有水流出,那么何必要等待方珠有水流出呢;如果不流,表明水不是月亮降下的。
如果水是从方珠生出的,那么方珠应当恒常流水,何必等待白月的白天到了中夜的时候才有水出呢?
如果是从虚空生出的,虚空无边无际那么所出的水也应当是没有边际的,这样的话,人及天人都会共同被水淹没,为何还有水上陆地空中所行的各种众生呢?
你更仔细的来观察,月亮来自高高的天际,方珠则由手执持,承接水珠的水盘是由人敷设的(都各有来处),而水流是从哪个地方流注而来的呢?月亮和方珠相隔遥远,非相互和合,不应水精无所从来本自而有。
是你尚且还不知道如来藏中,性水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水,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只是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都是依循众生的业力而发现的。但是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迦毗罗仙】
迦毗罗,梵名 Kapila。数论外道之祖。又作劫比罗仙、迦毗梨仙、紧闭罗仙、迦夷罗仙、柯箄罗仙、迦比罗仙。全称迦毗罗大仙。意译为黄头仙、龟种仙、金头仙、赤色仙等。此仙人鬓发、面色皆黄赤,故有黄赤色仙人之名。约生于纪元前六世纪。生而自然具备法、智、离欲、自在等四德,见此世间之盲闇、沉迷,遂起大悲心,先为婆罗门阿修利(梵 Asuri)说二十五谛之义,次为般遮尸诃(梵 Pan~cas/ikha)说法,所说之法达十万偈,名为“僧佉论”。然现今学者谓迦毗罗仙乃金胎神(梵 HiraN!yagarbha)之人格化,而以为历史上并无其人;然此说迄未有定论。(贤愚经卷十、金七十论卷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法华文句科本卷八、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3963
FROM:【佛光大辞典】

【数论外道】
(流派)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pila,古云迦毗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鬓发面色并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于时世号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谛,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为雨。以生于雨时故名。其雨之徒党,名为雨众外道。数论为此雨众外道中别人所作。今之金七十论是也。梵名曰僧佉Sa%m%khya%,此翻为数。即智慧之数也。数为量诸法之根本,故以立名。从数而起之论,故名数论。又论能生数,故亦名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之人,名为数论者。谓有外道,入于金耳国,以钹鍱腹,顶戴火盆。击王之论鼓,求与僧论议,使僧堕负。遂作七十行颂,以申数论之宗。王赏之以金。外道欲彰己令誉,名之为金七十论。彼论之长行,天亲菩萨所造也。然考天亲菩萨传,则为佛灭后九百年中频阇诃婆娑外道之事。谓此外道制僧佉论,入阿轮阇国,于正勤王处,为此论议。遂制胜。王赐以三洛沙黄金,入于频阇诃山之石窟中化为石云。天亲菩萨后闻此事,即造七十真实论,破彼外道所造之僧佉论。首尾瓦解,无有一句得立。王复以三洛沙金赏之。唯识述记四末之再说稿与之同。谓:“世亲菩萨时,东天竺有僧,与数论师之学徒论议。彼立二十五谛,说大地等之为常。僧竟不能答,王信受外道。外道为王造七十行之颂,上于王。王赐千金以显扬之。今之金七十论是也。世亲乃造第一义谛论,亦名胜义七十论,以对彼论而破彼外道。”百论疏上之中曰:“僧佉此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幻师】
(术语)作幻术之人曰幻师。楞伽经一曰:“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众生若干形色。”无量寿经上曰:“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参见: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太阴精】指月亮。古人以为月乃太阴之精。——摘自百度

【白月】
(杂语)又曰白分S/uklapaks!a,印度之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自月盈至于满之间为白月,称为白月。一日乃至白月十五日。自十六日以下,为黑分,即Kr!s!n!apaks!a又为黑月一日乃至十五日。合前之黑月与后之白月而为一月。西域记二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中宵】:中夜,半夜。——摘自百度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若风自生彼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风性(风大)没有实际的体性,时动时静没有常性。你经常整理衣服进入僧众队列时,僧伽梨衣(三衣之一,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的衣角触动旁人,这时有微风吹拂旁人的面庞。那么这风是从袈裟的衣角生出的?还是从虚空发出的?还是从那(些)人的面庞生出的?
阿难,如果这风是从袈裟的衣角生出的,那么你披风在身,所穿的僧伽梨衣就会随风翻飞动摇应当会远离你的身体;我现今说法,会中衣服下垂,你看我的衣风在哪里呢?说明衣中不应当有藏风地。
如果风是从虚空生的,你的衣服没有在动,那是什么原因没有受到风的吹拂呢?虚空常在,所以风应当恒常生起;而如果没有风在吹拂,虚空也应当会灭失了。风停息可见,虚空灭失是什么相状呢?如果有生有灭,就不被叫做是虚空了;而既然叫做虚空,又为什么会有风生出呢?
如果风自己生出来吹拂面庞,就应当从他人的面庞生出来吹拂你,为什么反而是你整理衣服的时候相反的有风吹拂他人呢?
你仔细的观察,整理衣服是在于你,而面庞是属于那(些)人,虚空寂静安然不参与流动,那么风是由谁从何方鼓动来此的呢?风和虚空体性隔阂,非相互和合,不应风性无所从来自行有之。
你宛然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风,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只是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
阿难,就像你一人微动衣服有微风生出,遍法界拂衣则满国土有风生出,风的生起周遍世间哪有固定的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呢,都是依循众生的业力而发现的。但是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风性】
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空虚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学习解说:阿难,虚空之性无形无相,因为色相而显发。就像室罗城离河遥远,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各种种性的人,在新的居住地凿井求水,挖出一尺的土,就会有一尺的虚空,这样直到挖出一丈的土,中间会得到一丈的虚空,空虚浅深是随着出土的多少而变化的。这(井中的)虚空是因为土而生出的?因为开凿而有的?还是没有原因自己生出来的?阿难,如果这虚空是无因自生的,没有凿土的时候,为什么不是没有障碍,看到大地迥然通达呢?
如果是因为土被取出而生出虚空,那么土取出的时候应当见到虚空进入,如果土先出来之后没有虚空进入,那要如何说虚空因土取出而生出呢?如果虚空没有出入,那么虚空和土之间元本没有异因,而无异则同,又为什么土取出的时候不见虚空也出来呢?
如果虚空是因为开凿而生出的,那么开凿出的应当是虚空,而不应当是土?如果不是因为开凿而生出的,开凿出的是土,那么为何会见到空呢?
你应该更仔细的审察观察,凿是因为随着人的手做工运转的关系,土是从地中移出的,这样的话,虚空是哪里出来的呢?凿和虚空两者虚实不同不能相互为用、也非相互和合,不应虚空无所从来自行而出。
如果这虚空,体性圆满周边法界本来就没有动摇,就应当知道现前的地水火风都名为五大,体性正真圆满周遍融和,都是如来藏性,本来没有生灭。
阿难,你心性昏昧愚迷,不能了悟四大元本是如来藏,才会观察虚空有出有入,或是非出非入。你全然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觉(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真空(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真觉(佛之究竟觉悟也。别于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只是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

【异因】
(术语)异之原因。别途之原因。遗教经曰:“集实是因,更无异因。”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觉】
(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觉】
(术语)佛之究竟觉悟也。别于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就像一井之空,由空出生一井,十方虚空也是这样,圆满十方(无处不是)哪有所谓的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那都是依循众生的业力而发现的。但是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方所】
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俱舍论卷八(大二九·四一上):“以无色法,无有方所;过去、未来无表无色,不住方所,理决然故。”p143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3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5 21:05:23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4小时50分)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非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暗明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拥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见觉自行没有了知,要因为色(见下方注解)和虚空而有。如你现今在祇陀林,晨朝光明傍晚昏暗;又如在中夜的时候,遇到白月则光明黑月就黑暗,可见明暗是因为所见来分析的。这见是和明暗相和虚空为同一体的呢,还是非同一体的?或部分同,部分不同?或部分不同,部分同?
阿难,如果这见精是和明与暗以及虚空原本是一体的,那么明暗不同的两种体性就消亡了。暗的时候没有明,明的时候没有暗,如果与暗是同一性的,那么明的时候见性就消亡了;如果必定是和明同一性的,那么暗的时候见性就消亡了,见性灭失如何还能见明见暗呢?
如果和暗与明的体性相异,见明和见暗的时候见性没有生灭,但是一体性要如何成立呢?
如果这见精与明和暗不是一体的,你离开了明暗以及虚空,分析见性的本元,会是何种形相呢?离开了明相、离开了暗相以及离开了虚空,这见性元本就如同龟毛兔角(但有其名,实无其物),明相暗相虚空这三事都是完全不同的,那么见要如何确立呢?明相和暗相是相背离的,怎么能或许相同呢?离开了明相暗相虚空,见性的本元没有了,又怎么去说有何不同呢?分哪个是虚空 分哪个是见性,两者本来没有边畔(边际),如何说有不同呢?见到暗相或者见到明相,见性本身没有迁移改变,如何能说不是不同呢?

你更加仔细的审察,微细的审察,详细的审察,从真实不虚道理的层面来审察,观察明是来自于太阳,暗是随从黑月,通是属于虚空,拥(通“壅”。阻塞)是归于大地那这见精是从哪里来的呢?见觉空顽非和合成,不应当这见精是无所从来自行生出的。如果这六根的见闻知(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根本上其体性圆融周遍法界本不动摇的,那应当知道无边不动的虚空和其动摇,以及地水火风一起名为六大,体性正真圆融,都是如来藏的显现,元本没有生灭。

阿难,你心性沉沦,不能了悟你见闻知的觉性原本是如来藏(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你应当观察这见闻觉知,是生是灭?是同还是异?还是不生灭的?还是不同也不异的?你不曾知道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注:这句不太明白),佛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只是随众生心应现所觉知所度量的境界。

就像见根的见性周边法界,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触觉知也是一样,也有佛性的妙德莹然(形容光洁明亮的样子)周遍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里有什么方角和处所呢(本来就是无所不在的),只是众生依循业力而发现(有所谓的方角和处所)。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龟毛】
(譬喻)譬有名无实之物也。智度论十二曰:“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成实论二曰:“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监香风色等,是为无。”止观十上曰:“人我如龟毛兔角不可得。”宗镜录四十六曰:“如辩兔角之大小,了龟毛之短长。”楞伽经二曰:“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楞严经一曰:“无则同于龟毛兔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兔角】
(譬喻)愚人误以兔耳为角,实则无角也,以譬物之必无。楞严经曰:“无则同于龟毛兔角。”智度论一曰:“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同十二曰:“又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谛】
(术语)真实不虚之义,言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为俗谛,涅槃寂静之道理,名为真谛。见此谛理者为圣者,不然为凡夫。大日经疏八曰:“谛者,即是如来真实句。”义林章二末曰:“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又曰:“事如实事,理如实理,事理不谬,名之为谛。”二谛义上曰:“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觉】
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上,凡夫痴迷,颠倒执著,惟至圣能朗然彻悟,烛照无遗,是觉悟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见闻觉知】
(术语)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又云识。智度论四十曰:“问曰:何以故三识所和合为一,三识所知别为三?答曰:是三识助道法多,是故别说。余三识不尔,是故合说。是三识但知世间事,是故合为一。余三亦知世间,亦知出世间,是故别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莹然】
形容光洁明亮的样子。——摘自百度

【方所】
(杂语)方角与所处也。法华经曰:“善应诸方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乾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辩,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非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阿难,识性没有本源,是因为六种根尘相对而虚妄生出的(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你现今用眼睛来回逐个的看,这眼睛巡视就像镜子,没有分析和区别的功能,是你的意识在其中按着顺序在标指:这是文殊、这是富楼那、这是目乾连、这是须菩提、这是舍利弗。这识的了知性是从见生出的?还是从相生出的?还是从虚空生出的?还是没有原因突然生出的呢?

阿难,如果你的识性是从眼见中生出的,那么如果没有明、暗以及色境和虚空,这四种都没有,没有见的根源,这样见性都尚且无法生发,见识更要如何发起呢?如果你的识性是从外相生起的,不是从见生出的,当既不见明又不见暗,明暗都看不到即是无色空时,那尚且连相状都没有,见识要从何生发呢?
如果识性是从虚空生出的,没有形相就无法见到,无法见到就无法辨别,自然就无法知道什么是明是暗是色是空,没有相状就灭除了攀缘处,六根的见闻觉知就没有安立的处所;在这两个不同于当中,空不同于无,有不一定同于有实体的物,那你要怎样用眼识来分别呢?如果这识心是突然就生发出来的,为什么不能从太阳中识别出明月呢?

你更细致、详细、微细的审察知道,见是依托你的眼睛,“相”往前推论是从前境而来的,有相状的成为有,没有相状的则成为无,那这攀缘的识心是从哪里生出的呢?识动、见澄两者不相和合,闻听觉知也是如此,不应当这识心没有依从自行生出的。如果这识心本来就无所依从,应当识别见闻觉知之性本身就是圆满湛然没有依从性的,并且和虚空地水火风命名为七大,体性正真圆融,都是如来藏的显现,没有生灭性。

阿难,你的内心粗糙浮躁,不能了悟见闻之性是如来藏中所发明的。你应当观察(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处识心,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是空还是有?是不同还是不异?是非空还是非有?你根本上不知道如来藏里,性识(众生之根性心识也)明知,觉明真识(真识,谓自性清净心也。盖第八阿赖耶识,通真通妄,妄即是染,真即是净。今言净分,故名真识也),妙觉(佛的觉性)湛然周遍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里有什么方角和处所呢(本来就是无所不在的),只是众生依循业力而发现(有所谓的方角和处所)。世间人无知,迷惑颠倒的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凡夫意识心分别算计测度的结果,所以世间语言所说的一切,根本上来说都不具实相的义理。】

【六识】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但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缘】
(术语)Pratyaya,攀缘之义。人之心识,攀缘于一切之境界也。如眼识攀缘色境而见之,乃至身识攀缘触境而觉之。因而心识为能缘,其境界为所缘,其心识向境界而动之作用,谓之缘。即心攀缘境界也。缘为心对于境之作用,易言之,则为心之虑知。故常曰缘虑,示缘即虑知也。成唯识论一曰:“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又】由藉之义。依藉于他者。大乘义章三本曰:“缘者由藉之义,缘别不同,故分为四:一者因缘,二者次第缘,三者缘缘,四者增上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识】
(术语)众生之根性心识也。归敬仪中曰:“群生性识深浅利钝。”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识】
真识者,谓自性清净心也。盖第八阿赖耶识,通真通妄,妄即是染,真即是净。今言净分,故名真识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谓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故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妙觉】
为大乘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一,四十二位之一。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故亦为佛果之别称。又称妙觉地。为究极理想境地之表现;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妙觉位。于此位能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之理。
 天台四教仪一书说明别、圆二教妙觉位之差异,谓别教之妙觉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之法轮;圆教之妙觉位则以虚空为座,成就清净法身,居于常寂光土。(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四教义卷五、卷六、法华玄义卷四下、卷五上、大乘四论玄义卷二)p2857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掌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学习解说:这时,阿难尊者和与会大众,蒙佛微妙开示,身心的挂碍荡然无存。这些与会大众,各各都知晓自心遍满十方法界,见十方的虚空犹如观察手掌里拿着树叶等物,一切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布圆满含裹十方法界;反观父母所生的肉身,犹如十方虚空里吹来的一粒微尘,若存若亡,就像湛然巨大的海流里的一个微细浮沤(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灭,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起起灭灭无所依靠(随时幻灭)。与会大众都了了然自知本妙真心常住不灭,向佛合掌顶礼获得前所未有的法益,并在如来前讲说偈颂赞叹佛陀:】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学习解说:这是说从佛性起修,能够直达根本,快速的成就法身功德

[首楞严三昧]就是[佛性]

相关阅读:[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学习解说:愿能成就佛果,也这样来普度恒河沙这样无量无边的众生
将此深心奉献于微尘数的佛国世界普利众生,这样叫做报佛恩

关于深心,请参阅:十种[发心]和[深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

不染一切世间法深心;

不杂一切二乘道深心;

了达一切佛菩提深心;

随顺一切智智道深心;

不为一切众魔外道所动深心;

净修一切如来圆满智深心;

受持一切所闻法深心;

不著一切受生处深心;

具足一切微细智深心;

修一切诸佛法深心。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智无上清净深心。」】


——


【宝王】
(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华严经宝王如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学习解说:伏请世尊为做证明,五浊恶世发誓先入;如果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我终不于此取涅槃,终不成佛

弟子亦当如是发愿!】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啰心无动转。”

【学习解说:大雄大力大慈悲,是指的佛陀,希望佛陀更多的开示教诲,令我能更多的审除微细的疑惑,
让我能早日登上无上正等正觉之位(即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到十方法界坐道场普度众生,
即便虚空之性可销殒灭亡,金刚般坚固的佛性真心也永远不会动转。】


【无上觉】
(术语)无上之正觉也。佛觉悟一切法之真智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曰无上正等正觉。七佛经曰:“如是出家时,速成无上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烁迦罗】
梵语 cakra,巴利语 cakka。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例如梵语之 Cakrava^d!a,乃指铁围山。又如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烁迦罗心无动转。”其烁迦罗一词,乃精进、坚固之义。又烁迦罗眼,谓金刚眼、坚固眼,即指明定正邪、辨别得失之眼。(碧岩录第九则颂古、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6667
FROM:【佛光大辞典】

【舜若多】
(术语)S/u%nyata%,译作空性。有二释,一指虚空之实体,名为空性。空即性之持业释也。楞严经三曰:“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长水疏曰:“舜若多,云空也。虚空之性不可销灭。”二指诸法之空无谓之空,空之性名为空性。空之性之依主释也。指真如之体,生法之二空为门,而显中道之真如,故谓真如为空性。非言真如之体是空也。唯识述记一本曰:“非性是空,说为二空。从能显说,梵言舜若,可说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也。故言空者。从能显说,二空之性,名二空性。依士释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三(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3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11:34:30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1小时40分)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四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学习解说: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佛陀弟子里,说法第一的大弟子)在大众中起座站起来,偏袒右肩(这是比丘恭敬尊者之相)右膝著地,合掌恭恭敬敬,对佛陀说:
大威德世尊!善于为众生演说第一义谛。
注:第一义谛是针对世俗谛来说的,第一义谛根本是在于讲说佛性
相关阅读:云何名为[第一义谛]?云何菩萨名[正修行]? ~ 清净毗尼方广经

世尊经常推举说,我是人中说法第一,
而现今我听了如来微妙的法音,就像聋人能听到百步外蚊子鸣叫的声音那样不可思议,本来连见都无法见到的,何况是听闻呢

但是佛陀虽然宣说讲明法义令我能解除疑惑,但是现今我还是未能详细弄清其中的义理,到达究竟没有疑惑的境地(疑惑是指,于正法中,犹豫无决,昏迷不了,是名疑惑)。

世尊,阿难等人,虽然[开悟],但是累劫以来的无明习气尚未消除;

(关于如何正确理解[开悟],请参阅:[实修案例问答]真假菩萨&开悟&惭愧忏悔心实修
[开悟]两字在许多佛经中的用法就像[布施]
例如,佛陀在经上教导菩萨行者应该要学习[开悟]众生,就是让众生能[破迷开慧]
这种情况就像[布施],菩萨行者不断的布施众生
同样的,经上教导菩萨要不断运用各种机缘[开悟]众生,让众生[破迷显慧]
而众生在修行过程中就会不断的破迷开慧,智慧不断增上,这就是[开悟]
所以[开悟]是个过程,不是专指特定实证,悟可以有大悟小悟,直到成佛
佛菩萨教导众生就是要让众生不断[破迷开悟]


而与会大众中像我这样已经达到无漏境地者(不再由六根而起烦恼),虽然已经清净,烦恼已经断尽,但是现今听闻如来说法的法音还是有疑悔(疑念与后悔)之处
注:也就是尚有无明,尚未能通达第一义谛(佛性),【佛说只有十地菩萨才能稍微明白佛性,成佛才能真正完全明白佛性
(详阅:什么是佛性? ~ 楞严经 ~ 大般涅槃经

经文中的[纡]字,表曲折,就是还没有直达根本(佛性)的意思,因此尚留有疑惑不明朗,就可能由无明中产生后悔等念想,描述的非常形象


世尊!如果世间一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等,本质上都是如来藏清净本然(即佛性)
那为什么会忽生出山河大地等有为之相,并按着顺序迁移变化(就是无常),终而复始没有停止呢?

如来又说,地、水、火、风四大的本性是圆融的,周遍整个法界,湛然(深、清澈的意思)常住(指没有生灭变迁)

世尊,如果地性(坚性)遍布整个法界,那要如何容下水呢?如果水性(湿性)周遍,火就应该无法生起;又怎样能水火二性都遍满虚空,两种特性之间又不互相侵凌和消灭呢?

世尊,地性显示障碍,空性显示虚通,为何这两种相反的特性都同时遍满法界呢?

而我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究竟是怎样的,惟愿世尊以大慈大悲心弘布正法,开解我和大众心中的迷云(迷惑颠倒犹如云层,遮住了智慧光明的显发)


——

[名词解释]

【偏袒右肩】
(术语)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释氏要览曰:“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法华经曰:“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敷演】意思是叙说并加以发挥;表演。——摘自百度

【第一义谛】
(术语)二谛之一。对于世俗谛之称,又云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总以名深妙之真理,谛者真实之道理也。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义,真实故云真,为圣者所见,故云圣,为殊胜之妙义,故云胜义。大乘义章一曰:“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真者,是其绝妄之称。世与第一审实不谬,故通名谛。(中略)彼世谛若对第一,应名第二。若对真谛,应名妄谛。第一义谛若对世谛,应名出世。若对俗谛,应名非俗。若对等谛,应名非等。立名一一不可返对。是故事法,旦名世谛俗谛等谛。理法,旦名第一义谛乃至真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疑惑】
谓无正信之心,于正法中,犹豫无决,昏迷不了,是名疑惑。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疑悔】
(术语)疑念与后悔。法华经序品曰:“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作用。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常住】
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
2,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9

[布施勋章]

40#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23:34:33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约时1小时20分)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学习解说:这时,世尊告诉富楼那和会中已经断除烦恼、学道圆满的阿罗汉:如来今日普遍的为与会大众宣讲胜义(谓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也)中正真胜义之性,令会中的定性声闻(唯修声闻之因,证声闻之果,不更进求佛道者),以及一切还没有证得二空(我空和法空、性空和相空)、未发心回小向大的小乘阿罗汉等,都能获得一乘(即佛乘。乘,是运载的意思)寂灭(即涅槃,,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场地 ,即大乘涅槃的境界。正真的阿兰若(为寂静处,是比丘所居住的寺院的总称)修行处。你现今仔细的听,我将为你演说。
富楼那等都静默下来等候承听佛陀的教诲】

【无学】
(术语)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学道圆满,不更修学也。法华玄赞一曰:“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法华嘉祥疏九曰:“若缘真之心更有增进义,是名为学。缘真之心已满,不复进求,是名无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胜义】
(术语)对于世间或世俗之语而有胜义之语,谓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深妙理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性声闻】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具本来唯一之声闻无漏种子者。唯修声闻之因,证声闻之果,不更进求佛道,是曰定性声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空】
1.我空和法空。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即悟诸法缘起性空的真理。
2.性空和相空。性空是说诸法皆众缘和合而生,根本没有自性;相空是说诸法缘生的相,都是虚幻不实的。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乘】
﹝出法华经﹞
一乘者,佛乘也。乘即运载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故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也。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由众生机器不等,于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故经云: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后至法华,会三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又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学习解说:佛陀说:富楼那,你所说的,清净本然的佛性为何突然间生出了山河大地?你不是经常听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妙明吗?】
富楼那说,是的,世尊,我常常听闻如来宣说这类的义理。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无明。”

【学习解说:佛陀说:你称的觉明,是性明称为觉?还是将觉悟不明称为明觉?
富楼那说:如果这不明命名为觉的话,那么就没有无明了。】

【觉】
(术语)梵语菩提Bodhi,旧译曰道,新翻曰觉。觉有觉察觉悟之两义。觉察者察知恶事也。觉悟者开悟真理也。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觉悟觉,对其智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翻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俱舍论以尽智无生地之二为觉体,唯识以大圆镜智等四智为觉体,智度论以一切种智等三智为觉体,密教以法界体性智等五智为觉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
(术语)智慧之别名。佛地论一曰:“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破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碍善根为性,翻无明故。”大乘义章十四曰:“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真言之别名。真言能破烦恼之闇,故云明。又由口说云真言,由身现云明。又佛放光明于光中说故云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你也,此译云明。破闇为义,梵语漫怛罗,此云真言,或名神咒。谓此真言能破众生烦恼闇障,义翻为明,咒即明故。”大日经疏十二曰:“破除一切无明烦恼之闇故,名之为明。然明及真言义有差别,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为明也。”秘藏记本曰:“陀罗尼者,佛放光光之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4 10:53 , Processed in 0.07655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