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婆塞戒经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3小时)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第七」】
3,如何成就【无上法财】?
★「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立愿,
当知是人即是无上法财长者,是求法王未得法王。
[学习解说]:(佛陀继续说:)「善男子!菩萨如果能这样建立无上志愿(详见57楼),
应当知道,此人就是无上(见学习注【1】)法财(见学习注【2】)长者,是求取成就法王(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的行者,只是还尚未获得法王之果。
[学习注]:
【1】这里所谓“无上”,是针对佛道来说的,没有再比成佛更至高无上的了。
【2】法财,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详见词解①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者。心不甘乐外道典籍。
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善知识附注:无法解脱生死轮回的快乐,意思指凡夫之乐)
三者。常乐供养佛法僧宝。
[学习解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备满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心不甘愿爱乐受持外道的经典书籍。(见学习注【1】)
二是,心不贪着无法解脱生死轮回的快乐(也就是不贪着凡夫之乐)。(见学习注【2】)
三是,恒常乐于供养佛法僧三宝。
[学习注]:
【1】关于如何不受持外道经书,请参阅:【如何断除外道经书的引诱 ~ 妙法莲华经)】
【2】凡夫因为不明白【法界真相】,因此所贪着的~都是财色名食睡这些世俗之乐,而这些其实正是轮回的根源。
【3】常乐亲近佛法僧三宝,能学习佛法的智慧,这才是解脱之因。
★复有三事。
一者。为人受苦。心不生悔。
二者。具足微妙无上智慧。
三者。具善法时。不生憍慢。
[学习解说]:(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为人受苦,不生后悔之心。(见学习注【1】)
二是,具备满足微妙无上的智慧。(见学习注【2】)
三是,修行具足善法的时候,内心不因此而生憍慢。(见学习注【3】)
[学习注]:
【1】为人受苦,心不后悔。[清净光明专辑]中有实际的案例讲解教导:
为了众生就要能[欢喜做,甘愿受]
这样就能吃些小苦而能消除重大业障
所以如果有业障现前,记得[欢喜做,甘愿受],不要抱怨或怨天尤人
帮助人的时候如果反而自己受苦了,这是佛菩萨和冤亲债主的考验
考验您是否真心,所以记得[欢喜做,甘愿受]
这样反而能消除自己更大的业障
讲个例子,
有位师姐受到不识字的朋友的拜托
希望师姐能帮他诵经回向给他的冤亲债主
师姐答应了,不过过程中感受到身体不舒服,生病了
其实这都会这样的,这是让初学者发心为人的时候,考验一下为众生吃苦的真心和能力
所以,既然发起了善心帮助人,就不要后悔,就要[欢喜做,甘愿受]
这样才能真正发起普渡众生的心,自己才能学会当真正的菩萨
这也是佛菩萨对我们的考验,也是冤亲债主衡量是否放下仇恨的测试
所以,吃苦要当吃补,不要计较利害得失
通常只要自己欢喜承受,很快就会好,有些只要1-3天,有些要7-8天
末学十多年前曾经为了口蹄疫被杀的猪只消业,
发愿当下自己也得手口足病,7-8天就好了,好了后就会发现消除了重业
有些小事1-3天就会好了,这样为了众生消业,因为自己发大心的关系
反而会消除自己更大的业障,这样消业会很快,自己的业障很快就容易消除大半
所以为人就是为己
所以,回向当然是大回向好,吃苦的时候要[欢喜做,甘愿受]
这样业障就容易净除
光明心回向的方法
[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帖子详见:[问题解答]该如何回向?
相关学习:【行菩萨道为求法故,受无量苦乃至摄取大恶人,该如何发愿回向 ~ 华严经】
【2】最无上的智慧是佛智。透过发起【四弘誓愿】,修行菩萨道,学习无量法门,知众生心众生性,才能最终圆满佛智。
【3】憍慢、傲慢,是魔障,会障碍修行,行者当要随时警惕,戒慎恐惧。
相关学习:【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傲慢自大,互相嗤笑,互相轻蔑,菩萨当知,是为魔事 ~ 小品般若经】
★复有三事。
一者。为诸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 (善知识附注:[三禅]乐为最胜轻安之乐)
二者。见他得利。不生妒心。
三者。所作善业。不为生死。 (善知识附注:不是为了世间有漏福报的生死之乐)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为了饶益众生,虽然遭受地狱之苦,内心却犹如享受着[三禅]之乐。(见学习注【1】)
二是,见他人获得利益。不生嫉妒之心。(见学习注【2】)
三是,有所善行(是为了出世间成佛、利益众生等),不是为了世间有漏福报的生死之乐。
[学习注]:
【1】三禅天,即色界的第三禅天,因此天的天人禅定深妙,人人身心快乐。又因此天的快乐乃是三界九地中所最凸出者,故此天又名为“定生喜乐地”。详见词解②
【2】有贪心、以及我相人相众生相的愚痴无明之心,就会有嫉妒心。相关学习:【如何不被恶人,外道,女色所扰? 怎样消除嫉妒,我慢,贪瞋痴三毒? ~ 妙法莲华经】
★复有三事。
一者。见他受苦。如已无异。
二者。所修善事。悉为众生。
三者。善作方便。令彼离苦。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观见他人受苦,就犹如自己在受苦无异。
二是,修行的一切善事,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三是,善于利用方便法,让众生脱离生死之苦。(见学习注【2】)
[学习注]:
【1】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和如实利益众生的愿心,才能相应出利益众生的方便法,帮助众生脱离苦难。这也是体现的[相由心生]道理。
【2】
如何懂众生心呢?这要先发心,先慈悲的学习明白众生心,真心体谅,慈悲众生苦
[慈悲众生苦]远远超越[对众生的气愤],这样才能逐渐做到——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182楼 更多关于[方便]的相关内容,可参阅:[《药师经》习经帖]13楼—69楼
★复有三事。
一者。观[生死乐]。如大毒蛇。
二者。乐处生死。为利众生。 (善知识附注:为了普渡众生,不畏轮回生死)
三者。观[无生法忍]。多诸功德。
(善知识附注:关于[三忍]或[三法忍]有诸多解释,这边提供其中一解
所谓[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生忍]对象是[众生],就是对一切众生能忍,所以叫[生忍],此尚执着[众生相]
[法忍]对象是[法],就是对一切法能信受奉持,所以叫[法忍],此尚执着[法相]
[无生法忍]则是不着[忍][不忍]两边的最高境界,金刚经云”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正念观照世间的生死之乐,犹如大毒蛇,吞噬众生的法身慧命。
二是,为了普渡众生,不畏轮回生死。
三是,常观照[无生法忍]的无量功德利益(欲精进获取)。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虽然知道生死的过患,但因为利益众生的大愿心,而不畏生死轮回,
但也不会迷失在生死中,因为其心恒常系念在[无生法忍]上,因此能虽处生死而超越生死,根本在于心的超越。
★复有三事。
一者。舍身。
二者。舍命。
三者。舍财。
舍是三事。悉为众生。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舍身体,二是舍生命,三是舍财物。而这三事都是为了成就利益众生。
★复有三事。
一者。多闻无厌。
二者。能忍诸恶。
三者。教他修忍。
[学习注]:(菩萨摩诃萨)还有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是多闻没有疲惫厌倦。(见学习注【1】)
二是能忍一切恶劣的外在环境以及众生的恶习气。
三是,也能教导众生修行忍辱。(即自己能修忍,还能同样引导众生。)
[学习注]:
【1】多闻是得智慧最方便的办法,如[清净光明专辑]中教导的: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帖子详见:[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词解]:
①【法财】
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p3382
FROM:【佛光大辞典】
②【三禅】
色界的第三禅天,因此天的天人禅定深妙,人人身心快乐。又因此天的快乐乃是三界九地中所最凸出者,故此天又名为“定生喜乐地”。悲华经说:“身心快乐,无有疲极,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深深感恩无上佛恩师恩,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都清净自在解脱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