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焰光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焰光明,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3

[布施勋章]

51#
 楼主| 发表于 2021-2-28 17:22:23 | 只看该作者
【利益存亡品第七】   (50—51楼合计用时,约2小时50分)


3,地藏菩萨劝诫我们:亲人临终之日一定不能做的事    (本楼用时,约小时分)



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
临终之日,慎勿①杀害,②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


尔所杀害,乃至拜祭,
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

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学习解说]:

(地藏菩萨继续说)所以,我今日在佛陀,以及天龙八部、人和非人众生前,劝导阎浮提(娑婆)众生,
在亲人即将命终的时候,切切不要杀生害命,也不要做能感召恶缘的事,例如杀生祭祀,礼拜祈求鬼神帮忙

(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因为杀害生命,拜祭鬼神,不但不能对亡故之人,有一丝一毫的助力,还会因为杀生和亲近鬼神的罪业因缘,而使亡者业上加业,罪上加罪

假如亡者未来世或者当生,有殊胜的缘份,能投生在人间或者天上的,但是在临命终的时候,被亲人眷属造作了(杀害生命,拜祭鬼神)恶业的缘故,这样让命终的人也受到殃及,要在冥府花更多的时间核对分辩,延缓了生到善道的时间

更何况临命终之人,生前就没有种下什么善根,这样就会根据本身造作的恶业,自作自受堕入恶道受报,在这样的情况下,亲人眷属怎么忍心再造杀业增加亡者的业报呢?!
这就像有人从遥远的地方走来,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担负的东西又超过百斤,忽然遇到邻居,更让其多负担少量的物品,因为这样的缘故,处境就更困难重重了。

也就是,原本就恶业满满的众生,因为亲人为其造恶而更增加了罪业,这样果报就更惨了


可见,如果家人亲眷没有正确知见的话,即便有心利益亡者,结果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更害了亡者
不过这也是亡者自身没有福报、恶业所感,无法遇到贤良的眷属。

如果宿世有种下善缘,遇到懂佛法正见的亲眷,那么就能像上面地藏王菩萨教导那样来如法利益亡者,从而冥阳两利
所以,活着的时候,就应该行善断恶,广结善缘,这样遇事自然有善缘来相助

(持诵大悲咒,就能获得恩义和顺的善眷属。具体请学习: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 ~ 大悲心陀罗尼经)



  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学习解说]:

(地藏菩萨继续说:)世尊,我观察(指的以智慧观察)阎浮提(娑婆)众生,只要能按照佛法的教导去做,或是能慈善行事,

那么即便做了微小如毛发水滴、微细如沙子尘土的事情,都是自己获益(福不唐捐)的。


也就是【学习正确的观念和正确的行为
这样就能:如是因,如是果
就能善有善报】
(详见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3

[布施勋章]

52#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02:18:58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3小时)


4,大辩长者再次询问地藏菩萨,为命终人修善,是否能使其获得大利益和解脱?(以此更增加众生修善的信心)

【要点1】为临终人,所做福德七分之中:亡者获一分,生者能获六分。
【要点2】众生活着的时候,如果能修行培福,自己能获得全部的利益。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
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
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①为修功德,②乃至设斋,③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否?


[学习解说]:

地藏菩萨讲说亡者临终之日一定不能做的事情之后,法会上有一位[长者](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名叫[大辩]。

这位大辩长者早就证得了[无生法忍]解脱了生死烦恼,
也是位和地藏菩萨一样,能(以首楞严三昧之力)在十方度化众生的大菩萨,在这个法会中化现长者身(来利益众生)

(什么是无生法忍呢,请看[清净光明专辑]里的教导:
【「生忍」:就是自己身心对「一切众生」和「外在世俗」的忍,能忍这类一切苦。
「法忍」:就是在修行方面对各种法门修持上的忍,学习过程都能安忍在修持的法中。
「无生法忍」:就是「不二」或称「无二」,就是超越「生忍」和「法忍」,不即不离,故称「无生法忍」。】
详见  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大辩长者对着地藏王菩萨恭恭敬敬合掌,向地藏王菩萨请问:

大士(即菩萨摩诃萨,大菩萨的意思),这些南阎浮提(娑婆)众生,在命终之后,
如果有年幼或年长的亲人眷属为其修造功德,以及设置斋饭蔬食供养三宝,做各种能感召善果的善事因缘。
这样的人,命终的时候,能否获得大利益,以及最终能否获得解脱呢?
(【发愿在秽土中成佛,让众生有机会在五浊恶世中见佛  佛说这样的菩萨才叫做大菩萨(菩萨摩诃萨,大士),才真正叫做大悲菩萨】
详见:什么是[菩萨深重大悲]?[菩萨]和[大士]的区别~大悲莲华经))

佛菩萨都悲悯娑婆众生恶业多,所以大辩长者(菩萨化身)再次来向地藏王菩萨请法,引导众生要为亡者做功德做善事,以此来存亡两利,种下佛法解脱的种子


名词解释:
【长者】
梵语 s/res!t!hin(音译室隶瑟[女*它]),或 gr!ha-pati(音译疑叻贺钵底);巴利语 set!t!hin,或 gaha-pati。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
如杂阿含经卷五所载,那拘罗长者已一二○岁,年耆而根熟。
又增一阿含经卷三清信士品列举多位特出之长者,如第一智慧之质多长者,降伏外道之掘多长者,能说深法之优波掘长者,福德盛满之阇利长者,大檀越主之须达长者,门族成就之泯兔长者。然据翻译名义集卷二长者篇载,印度称豪族、富商巨贾为长者;此则异于前记阿含经之说法,亦大异于我国素以耆年高德者称为长者之风习。又日本所谓之长者,亦含有长老耆宿之意,如藤原氏长者、源氏长者等。
 此外,法华经文句卷五上举出三种长者,即:
(一)世间长者,具有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等十德者。
(二)出世长者,即指佛。佛生于真如实际之中,功成道著,十号无极,法财万德悉皆具满,十力雄猛而善能降伏诸魔与外道,于一心三智无不通达,故亦称出世佛大长者。
(三)观心长者,即具有观心之智之大智者,其观心之智从实相而出,了知于三谛中含藏一切功德,而善能以正观之慧降伏染著之心,一一彻见中道与权实等事理诸法。(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梵语杂名、法苑珠林卷五十六、慧苑音义卷下)((参见:长者十德)3601)p3600
FROM:【佛光大辞典】

【善因】
招感善果的业因。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全获。】

[学习解说]:

地藏菩萨回答道:长者,我现在为未来世(末法时期),以及现在世的一切众生,承蒙佛陀大威神力的加持,略微说明一下您询问的事。

长者,未来世和现在的众生等,在临命终的时候,能得以听闻到一尊佛的名号、一尊菩萨的名号,以及一尊辟支佛的名号
那么无论是有罪业的、还是罪业清净的命终人,都能因为念佛的因缘而最终获得解脱。

(这段的相关原理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众生都可以自主而成佛, 不论你过去有多少罪业,
只要您有超越的智慧, 知道罪性本空, 就能超越一切苦难业障而成佛
重点就在于心念的清净, 断除贪瞋痴和世俗杂染
这样就能恢复佛性原本的清净, 俱足佛性圆满的功德能力, 如同诸佛一般
这就是般若智慧的奥妙, 也是法界的真相

所以药师经上说~
三恶道众生只要突然回想忆念过去世曾经学佛,曾经念过药师佛,都能因为当下一念念佛而回生善道
这就是心念的力量, 所以大乘佛法强调发心, 一念心善或一念大乘心,都可超越无量罪业
因为一切罪都起于心念对贪瞋痴的执着,
如果能由心念断除贪瞋痴, 就能断除恶业和障碍, 因为障碍就是来自于自己的妄心~对情爱享乐的贪着,对苦难灾祸的惧怕,对仇恨钱财的执着】
详见:[略说]法界真相)

如果有男子、女人,活着的时候不培植善因不做善事,多是造作各种罪业,
其命终之后,如果有年幼或者年长的亲人眷属为其培植福德利益做超拔的,则能获得,所做一切符合正道正法之事七分功德利益里的一分;
其余的六分功德利益,由为其修福的眷属自己获得。

因为这样的缘故,
未来世(末法时期)和现在修行佛法的善男女,应该趁着身心还强健的时候自己积极修福,这样功德利益就能全部自己获得了。

可见,修行要趁早,这样才能自主。否则,临命终或是死亡后就必须要靠别人帮忙做福德之事,才能得到超拔,无法自主了。并且,即便自己有善因缘,能有眷属为自己修福超拔,也只能获得其中七分利益中的一分,实在和自己修行所能获得的利益相差甚为悬殊了
更何况,若是没有善眷属为自己修福超拔,那就只能任由业力宰割,堕入恶道受苦了。所以千万要珍惜人身,及早修行,尽早转化业力果报,才是当务之急
否则真是「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相关学习:趁早修行,才能避免「业障现前」而退转&如何突破业障?)


【要点3】为亡者做福要及时,去世后49天内最迫切。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
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
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学习解说]:

这段是说,娑婆恶世人命无常,随时都可能会命终。

人死后,暗冥游走的神识(中阴身),不知道自己是罪业多还是福业多,在七七四十九天里,如痴如聋无法自主
或是神识被抓到冥府,辩论生前造作的善恶业果,在审判确定之后,会根据业力去投胎受生,
在还没有判定去处的时候,内心会有千万的忧愁困苦,更别说直接堕入地狱的众生了(更是苦不堪言)。

这些命终的人,还没有投生之前,在(死后的)七七四十九天里念念都在盼望着,自己的子女和亲人眷属能为自己造福来救拔
因为过了四十九天的期限之后,神识就会随着审定的业果去投生了
如果被判定是罪人的,那么在千百岁的时间里都没有解脱之日(在恶道里受苦)了
如果是犯了[五无间]罪业的众生,就会堕入无间大地狱中,千万劫那么长的时间,永远没有一刻停歇的遭受着地狱的惨烈苦痛。


可见,在众生亡故后的七七四十九天里,及时为其培植福德进行救拔超度,实在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阅读:[解答疑惑]超度到底有没有用?)



【要点4】为亡者设斋供养,应[志心勤恳]。

  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

①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


②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

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

                                             
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学习解说]:

(地藏菩萨继续说)长者,像这样有罪恶业报的众生,命终之后,亲人眷属为修福业设置斋饭供养三宝,助力其投生到较好去处的

那些没有食用完的斋食,或是设供剩下的食物,或是淘米水和洗菜留下的菜叶,都不应随意浪费丢弃于地

并且,设斋用的食物没有先奉献供养佛陀和僧众的,不应自己先行食用
如果违犯次序自己先食用或是不精进不勤恳供养佛僧的,命终之人就无法从中获得真实利益
如果能精进勤恳的供养佛僧,那么命终人,就能获得供养功德的七分之一(其余六分还是生者获益的)

所以,长者,阎浮提众生,如果为了父母或是亲人眷属,在命终之后,设置斋饭供养僧众来求福的,应当以[志诚心]和[勤恳心]来做
这样,无论是生者还是亡者,都能从中获得利益,冥阳两利。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以至诚恳切之心供养三宝,才能真正令亡者和自己获益,心是根本,是关键。
相关学习:[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打坐,施食,放生,超度,回向]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名词解释:
【业道】
(术语)三道之一。善恶之所作,使人向于六趣,故名为道。胜鬘经宝窟上末曰:“造作称业,通人向于三途,名之为道。”智度论九十二曰:“小者不名业道,以其能趣恶处故为道。”业以思之心所为体,十善十恶,共为业(即思游履之所),故名为道。即业之道也。俱舍论十七曰:“业之道故,立业道名。”【又】监视人善恶作业之天神地祇谓为业道神。略曰业道。观念法门引净土三智经曰:“向天曹地府一切业道数数首过。”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说是语时,忉利天宫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悉发无量[菩提之心]。

大辩长者,作礼而退。

[学习解说]:

地藏菩萨做上述回复的时候,忉利天宫中前来听法的数不清的阎浮提鬼神,都发起了无量的菩提之心。

大辩长者,恭敬行礼之后,退居到一侧。


众生因为发菩提心,则能毕竟脱离恶道而最终成就。两位大菩萨在一问一答之间,就利益了无量众生。



(清净光明专辑中,关于[菩提心]的相关经文节录和解说帖,与您分享:

发菩提心 ~ 引自[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发菩提心&光明普眼法门 ~  大方广佛华严经
菩萨因何退转菩提之心? 又如何不退转? ~ 大般涅槃经
悕望功德利,而发菩提心者,不名发大乘~ 思益梵天所问经
十种发菩提心因缘,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毕竟成就十二法者,乃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行菩萨道,四种[退失]和[不退]菩提心,[增长]或 [减损]善法的方法~大宝积经)


【利益存亡品第七】 (竟)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3

[布施勋章]

53#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17:09:07 | 只看该作者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1,阎罗王和无量鬼王都来参加此次法会


  尔时,铁围山内有无量鬼王,与[阎罗天子]俱诣忉利,来到佛所。所谓

[恶毒]鬼王、[多恶]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
[飞身]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兽]鬼王、[负石]鬼王、[主耗]鬼王、
[主祸]鬼王、[主食]鬼王、[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兽]鬼王、[主魅]鬼王、
[主产]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险]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
[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

如是等大鬼王,各各与百千诸小鬼王,尽居阎浮提,[各有所执],[各有所主]
是诸鬼王,与阎罗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萨摩诃萨力,俱诣忉利,在一面立。


[学习解说]:

这时,铁围山之内有无量鬼王,和阎罗天子(就是通常说的阎罗王),都来到[忉利天](也叫三十三天,是28层天,由下往上的第二层天,佛在这里讲的《地藏经》),站立在一侧静待佛陀讲法。

这些鬼王是:
[恶毒]鬼王、[多恶]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
[飞身]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兽]鬼王、[负石]鬼王、[主耗]鬼王、
[主祸]鬼王、[主食]鬼王、[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兽]鬼王、[主魅]鬼王、
[主产]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险]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
[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

这些大鬼王,各各与百千的小鬼王,都居住在阎浮提,各自都有执掌和主管着阎浮提的不同事务(这从鬼王的名字里也能看出一些)

这一品,是鬼道众生的请法。这些居住在娑婆世界的大小鬼王,能来到法会,都是凭借着[释迦牟尼佛]的威神力和[地藏菩萨摩诃萨]的大愿力
不过从经文中,我们也能知道鬼王中也不乏有菩萨化身其中在度化和利益众生,如:第一品里讲到的[无毒鬼王],以及这个第八品里将会讲到的[主命鬼王]

佛菩萨悲愿无尽,所以化现各种身份,在十方世界普度众生,深深感恩!



名词解释:
【铁围山】
梵名 Cakrava^d!a-parvata,巴利名 Cakkava^^la-pabbata。又作铁轮围山、轮围山、金刚山、金刚围山。佛教之世界观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周围共有八山八海围绕,最外侧为铁所成之山,称铁围山。即围绕须弥四洲外海之山。
或谓大中小三千世界,各有大中小之铁围山环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载,此世界之中央为须弥山,由四宝所成,其周围由健达罗乃至尼民达罗等七金山围绕,诸山之间各有一海,围绕尼民达罗山之第八海即咸海,阎浮四洲位于此海中。此咸海之周围有山,如墙绕之,故称轮围;又因其由铁所成,故称铁围山。(起世经卷一阎浮洲品、卷二地狱品、立世阿毗昙论卷二数量品、彰所知论卷上器世界品)((参见:九山八海)127、“大铁围山”914)p6878
FROM:【佛光大辞典】

【阎罗天子】
(杂名)十王之第五。司掌大海底东北沃燋石下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犯鬼照过孽镜后,牛头马面差鬼押入大地狱细查,再发入诛心十六小地狱受苦,受满期限,转解第六殿查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王】
唐代以后庶民佛教信仰的一种传说。又称十殿阎王。指在冥府裁断亡者罪业轻重的十位判官,即秦广王、初(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太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转轮王等十人。

相传亡者于其亡后初七日,乃至其后的七七日、百日、一周年、三周年,将依次诣各王面前,任其裁断罪业,决定次世生处。兹略述十王如次︰

(1)秦广王
冥界十王的第一王。掌理亡者在冥途初七日间之事。相传人死后,先到此地,以衡量生前罪业轻重。秦广王的称呼或系源自道教的说法。《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引《夷坚志》云(大正49·322b)︰‘南剑陈生既死,其弟之女见二鬼导至宫殿曰秦广王也。王谓女曰︰欲救伯苦,可转八师经,女寤家人来得经,请僧诵千遍,弟梦兄来谢曰︰已获生天。’

(2)初江王
冥界十王之第二王。又称楚江王。系监视亡者渡河的冥官。相传人死后,中有之身于二七日(即第二个‘七日’)至此王厅。其间须经三途河(即奈河),于河畔衣领树下,有脱衣婆,待亡人来,即剥取亡人之衣,交予悬衣翁悬之于树枝,量罪之轻重;若罪重而树枝垂下时,引路牛头及催行马头两鬼即逐其往王厅审判。

《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引《夷坚志》,云(大正49·322b)︰‘池州郭生梦入冥府,王揖坐谓曰︰我是西门王郎,冥司录我忠孝正直,不害物,得作初江王。’又,初江王以止住于罪人最初所渡之河三途河附近,故有是名。

(3)宋帝王
冥界十王之第三王。依流传我国的疑伪经典《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与《预修十王生七经》所载,此王系治人邪淫罪之冥官。亡者在冥途中,于第三个七日至位于二江岸上之此王大殿,殿前恶猫群集,大蛇并出,割破亡者乳房,并系缚其身,令其承受诸苦。此王所辖冥界第三殿,即位于大海底东南沃焦石下,广五百由旬,附有十六小地狱之黑绳大地狱。

(4)五官王
冥界十王之第四王。即于三江间建大殿,治众生妄语罪的冥官。出自《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该经云(卍续150·771上)︰
‘第四五官王宫(普贤菩萨),于三江间建立官厅。大殿左右各有一舍,左秤量舍,右勘录舍。左有高台,台上有秤量幢,业匠构巧,悬七秤量,身口七罪为纪轻重。意业所作不悬秤量。次至镜台当见镜影。于此秤量点目有三别,一者斤目断为重罪,重中开轻,为二八狱罪;二者两目断为中罪,为饿鬼罪;三分目断为下罪,为畜生罪。先破不妄语戒,后余造恶。至秤前时,秤锤自动,自然低昂。课亡人言,汝所造罪,秤目定重。亡人欺咳曰,我未昂秤,闇何为,我敢不信之。尔时,访罗取于罪人置秤盘上,秤目如故。亡人闭口,造恶变面。访罗下之传勘录舍,赤紫冥官令点秤书,光禄司候印明显录帐,具载宪章奏阎魔宫。’

五官王之称自古散见于诸经,如《法苑珠林》卷八十八所引的《提谓经》云(大正53·932c)︰‘五官典领,校定罪福行之高下,品格万途。’《灌顶经》卷十二云(大正21·535c)︰‘地下鬼神及伺候者奏上五官,五官料简而除死定生。’又《经律异相》卷四十九所引《净度三昧经》云(大正53·259b)︰‘五官者,(一)鲜官禁杀、(二)水官禁盗、(三)铁官禁淫、(四)土官禁两舌、(五)天官禁酒。’据此可知,五官原称鲜官、水官、铁官、土官、天官,被认为是制杀、盗、淫、两舌、饮酒五恶的冥官。今《十王经》将十恶配于十王,以五官王为治妄语的冥官,即是由《净度三昧经》所说转化而来的。

(5)阎罗王
冥界十王之第五王。又称阎魔罗王、阎罗天子、琰魔等名。掌理亡者死后第五七日间之事。在十王之中,惟有‘阎魔王’是印度所固有的。传说谓其本地系地藏菩萨。亡者于死后的第五个七日,诣此王厅前,定罪业轻重。据《十王经》所述,阎魔王宫有光明王院及善名称院二者。前者的中央有业镜(净颇黎镜),亡者至其前时,生前善恶业悉现,俱生神一一证之,业果难逃;善名称院则系地藏菩萨及其眷属所住之处。

(6)变成王
冥界十王中之第六王。又称变性王。掌理亡者第六个七日间之事。据《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所述,亡者若有罪,此王则逼恶;若有福则劝善。

(7)太山王
冥界十王之第七王。又称泰山王。掌理亡者第七个七日间之事。为判定罪人投生处所的冥官。《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云(卍续150·775上)︰‘第七太山王厅(药师如来),依前三王处断勘决两舌之罪,善因恶缘,求于生缘。’

(8)平等王
冥界十王之第八王。掌理亡者死后第一百日之事。《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云(卍续150·775下)︰
‘第八平等王(观世音菩萨),内含慈悲,外现怒相,且施教化之,且贪刑罚之。尔时,天尊说是偈言︰亡人百日更恓惶,身遭枷械被鞭伤,男女努力造功德,从玆妙善见天堂。’

我国自唐代以来,即有平等王的信仰。如法照《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云(大正47·480b)︰‘若得念佛深三昧,不怕三涂平等王。’又如《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引《华严经感应传》所载,唐高宗仪凤(676~678)年中,郭神亮为使者追至平等王处,因诵‘若人欲了知’四句偈而得放还。此外,延寿《宗镜录》卷七十四也出其名。

据《慧琳音义》卷五阎魔鬼界项所载,平等王是阎魔王的意译,司生死罪福之业及八热八寒诸地狱的役使鬼卒。可见平等王也被认为是阎魔王的别名。另按《长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缘品〉、《大楼炭经》卷六、《起世经》卷十、《大智度论》卷二十一所载,刹帝利种的始祖摩诃三摩多(maha^sammata,即大平等王)于劫初出世,掌管谪罚众生的欲心,等分稻谷等物之收成。或谓因平等王是劫初之王,但在后世将其与阎摩混同,故产生‘平等王是阎摩王别名,为地狱宰官’的传说。

(9)都市王
冥界十王之第九王。又称都帝王、都吊王。死者于周年忌日,至此王之处接受审判。此王除审判死者之罪业外,并为彼等宣说《法华经》及造立阿弥陀佛像之功德。《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云(卍续150·775下)︰‘第九都市王厅(阿■如来),哀亡人言,于诸经中造法花经,龙女出海,无垢成道;于诸佛中造阿弥陀佛,光明遍照,除热寒苦,缘人男女,欲救亡人,今日追善,受八斋戒,福力殊胜,男女勿嗔,能救亡苦。’

(10)五道转轮王
冥界十王中的最后一位。指在冥途掌管亡人第三年之事的厅府官王。相传为领二官众狱司,治众生愚痴烦恼的冥官。《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云(卍续150·776上)︰‘第十五道转轮王厅(阿弥陀佛)。尔时,天尊说是偈言︰后三所历是关津,好恶唯凭福业因,不善尚忧千日内,胎生产死夭亡身。邪见放逸过,愚痴无智罪,犹如车轮回,常在三途狱。’

又,《私聚百因缘集》卷四描述此王治罪之相,说其中或有十目四臂之狱卒,能视人所作善业恶业,如手中之果。点检后,罪业轻者令转生,邪见放逸之众生使常轮回于三恶趣;犹如车轮之回转。愚痴甚者,则有火牛车来现,牛头马头之阿防罗刹拉之。或放入臼中以铁杵捣之,或以箕簸之,斫打成微尘般。或以磐石打之,或以锯削之。受苦之状无以形容。

上述十王中,除第五阎罗王广见于经论外,其余诸王皆系受道教所影响。据《释门正统》卷四所述,阎罗王(琰魔罗王)意为双王,以兄主男狱,妹主女狱故名。此阎罗王如人间天子,泰山府君如尚书令录,五道大神如六部尚书,其余鬼道如州县等。此一传说乃唐·道明神游地府所见而传世者。而《十王经》,即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藏川所撰。有关道明与藏川之事迹,虽仅见于前述典籍,但此二人大抵可推定为唐朝末期之僧人。

五代以降,奉祀十王的风气极盛,世人咸信生前斋供十王,死后受十王裁断罪业时,业报可望减轻。相传欧阳修曾梦见冥府十王,遂信饭僧造经的利益。此外,在大足石窟石篆山的第九龛,也有北宋十王像。

此外,将十王一一配属本地佛或菩萨,则仅见于日本;中国与韩国则是将十王像与地藏菩萨一并供奉。

[参考资料] 《冥报记》;《佛祖统纪》卷四十五;《地藏菩萨像灵验记》。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诤】
各方意见冲突不一致时,以言论定其胜负之议论,称为诤。于四分律卷四十七列有比丘等所起诤论之四诤说,即:(一)言诤,指有关教理之诤。(二)觅诤,指觅求比丘等所犯罪过之诤。(三)犯诤,指比丘等所犯之罪过未显露时,而加以评议之诤。(四)事诤,指将他人已为之羯磨(作法),作一批评之诤。又裁断四诤,使其静灭之方法,称为七灭诤。p6167
FROM:【佛光大辞典】

【主命鬼】
主人寿命之鬼神。地藏经说:“主命鬼游行世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3

[布施勋章]

54#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17:34:37 | 只看该作者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33—34楼用时,3小时以上)


2,阎罗王启问佛陀:地藏菩萨累劫以大威神力救度众生,为何众生还是不能[永远安住善道 获得解脱]呢?


  尔时,阎罗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与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萨摩诃萨力,方得诣此忉利大会,亦是我等获善利故。

我今有小疑事,敢问世尊。唯愿世尊,慈悲宣说。

佛告阎罗天子:恣汝所问,吾为汝说。

[学习解说]:

阎罗王跪下来合掌,向佛陀和地藏王菩萨表达感恩,因为承蒙佛陀的[威神力](威德和神通的力量)和地藏菩萨的大愿力才能来参加此次法会,
并代鬼王和众生们向佛陀恭敬请法。佛陀慈悲应允。


名词解释:
【威神力】
威德和神通的力量。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是时,阎罗天子瞻礼世尊,及回视地藏菩萨,而白佛言:
世尊,我观地藏菩萨,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众生,不辞疲倦。
是大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神通之事,然诸众生,脱获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
世尊,是地藏菩萨既有如是不可思议神力,云何众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脱』?唯愿世尊,为我解说。”

[学习解说]:

这时,阎罗王瞻仰礼敬佛陀,并回视地藏王菩萨,对佛陀说:

世尊,我观察地藏王菩萨在六道中,不辞疲倦,用百千种善巧方便,救度受罪受苦的众生

这位大菩萨有(如您之前讲到的)这么[不可思议](无法用凡夫思维揣测)的神通事迹,但是被度脱罪报的众生,没有多久,又堕回了恶道。

世尊,既然地藏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神通威力,那为什么众生不能一直依赖止住在善道中(学佛修行),永远获得解脱呢?

全心盼望世尊能为我解说(其中的原由)。


这里说到的善道,可以指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

也可以指[十善业道](就是十种良善的行为是通向善处的道路。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


阎罗天子的请问和释尊的回答,是为了消除诸鬼王和与会大众的疑问,也是为了我们这个末法时代的众生能对此没有疑惑,不会对此毁谤而造业。以下是佛陀的回答:)  


名词解释:
【依止】
(术语)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离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告阎罗天子:

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
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


是罪报人,乃至堕大恶趣,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而遣悟宿世之事。
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劳斯菩萨,久经劫数,而作度脱。


[学习解说]:

南阎浮提(娑婆)众生,恶的习气很刚强(业障和执着非常深重),所以难以快速顺利的调伏。(这是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脱]的根本原因。)
所以,地藏王菩萨百千劫中不断发愿,救拔深深堕入在恶道里的众生,令其能早日获得解脱。


这些遭受罪报苦报的众生,即便堕入在极大极恶的地狱中,菩萨都不会舍弃,都以方便善巧之力,帮助其拔除会堕入恶道的根本[业缘](善业为招乐果之因缘,恶业为招苦果之因缘。一切有情尽由业缘而生)

但是娑婆众生烦恼的恶习实在太深重了,即便被救出了恶道,但是一遇到恶缘,又容易引发恶业,如此恶性循环,(在恶道中)一会儿出离一会儿又堕入
所以只能劳烦地藏王菩萨,在无量长的时间里,都在慈悲救拔度脱。


佛菩萨的恩德是无限的

反思我们自己,日常如果有事要为别人重复做一遍,可能就会不耐烦或是有怨言,若是重复做N遍,估计就要叫骂或是干脆就撂挑子不干了

但是菩萨呢,不管众生堕入恶道多少次,都没有舍弃众生,都在以无量的善巧方便进行度化

这里就可以看出凡夫心和佛菩萨心的区别了。而【发心不同,所以果报不同】(详见 [略说]为什么常说众生根器因缘不同,所以成就或果报不同?)


再来举个例子,阿弥陀佛[因地](在还没成佛,还在行菩萨道度众)为[法藏比丘]的时候,
思维构建现今的[极乐世界],花的时长是五大劫的时间,之后又用数不清的时间来实际修行成就了如此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
这就是用心到极致的典范,我们佛弟子效仿的榜样(修行中也要这样用心来勤行精进),深深感恩!


名词解释:

【度脱】
(术语)超度解脱生死之苦也。法华经序品曰:“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无量寿经下曰:“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业缘】
(术语)善业为招乐果之因缘,恶业为招苦果之因缘。一切有情尽由业缘而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影,从业缘生。”新译仁王经下曰:“诸界趣生,随业缘生。如影如响,一切皆空。”法华经序品曰:“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唯识论八曰:“能招后有诸业为缘。”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误入险道。其险道中,多诸夜叉,及虎、狼、狮子、蚖蛇、蝮蝎。
如是迷人,在险道中,须臾之间,即遭诸毒。


有一知识,多解大术,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诸恶毒等。忽逢迷人,欲进险道,而语之言:
咄哉!男子,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异术,能制诸毒?
是迷路人,忽闻是语,方知险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是善知识 ①提携接手,②引出险道,③免诸恶毒,④至于好道,令得安乐
而语之言:咄哉!迷人,自今以后,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难得出,复损性命。
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临别之时,知识又言:若见亲知,及诸路人,若男若女,言于此路多诸毒恶,丧失性命,无令是众自取其死。


[学习解说]:
就像有人,迷失了回家的路,误入到危险的道路中。这条道路上,有诸多的虎、狼、狮子、蚖蛇、蝮蝎等

这样迷路的人,身处危险的路途,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毒害

在这条危险的道路中,有一为善知识,有高超广大的法术,善于制伏化解这种种的毒害。忽然遇到迷路的人,想要进入危险的道路中去,就制止说:
咄哉!(唤令警醒的意思) 男子,你为了什么事,要进入这条道路呢?你有什么特异的方法,能制伏路上出现的种种毒害呢?
迷路人听善知识这样说,才知道自己要进入的是险途,因此回转身来,想要走出这条险路。

于是善知识 ①手把手,②接引迷路人走出险途,③免除各种恶毒的祸患,④来到安好的道路,令获得安乐
并且对迷路人说:咄哉!(唤令警醒的意思)  你这位迷路之人,从今以后,不要再步入这条险恶的道路。进入这条道路的人,最终都难以出离,还会损失了性命。
听善知识这样说,这迷路之人,也对此生起了重视之心。

临别的时候,善知识还额外叮咛:如果遇到[亲知](亲戚朋友,谓通过实践而认识),或是同样进入此路的人,无论男女,都要向其说明这条路多有危险,会丧失性命,不要让这些众生自取死亡。

这边经文里的[知识]是比喻地藏王菩萨,[迷人]指的即将堕入恶道的众生,[险道]指的通往三恶道的轮回之路。



   是故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救拔罪苦众生,生人天中,令受妙乐。是诸罪众,知业道苦,脱得出离,永不再历。

如迷路人,误入险道,遇善知识,引接令出,永不复入。逢见他人,复劝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脱竟,更不复入。(注:这是回应上面善知识的那段比喻)

若再履践,犹尚迷误,不觉旧曾所落险道,或致失命。如堕恶趣,地藏菩萨方便力故,使令解脱,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业结重,永处地狱,无解脱时。”

[学习解说]:

地藏菩萨具足大慈大悲,用种种善巧方便救拔受罪受苦的众生出离恶道,使投生到人中或是天人中,令享受殊胜的快乐。

这些经受罪报的众生,如果知道恶道的苦(能相信因果业报),解脱出离之后,就不会再造恶(即便犯错也能及时忏悔)去经历恶道的苦难了。


如果日后还是再迷惑的误入这条曾经遇险的道路,(没能遇到善知识的接引),就可能真的丧失了性命。

就像众生因为造恶堕入恶道,承蒙地藏王菩萨以种种善巧方便救度,使得从恶道获得了解脱,生到人中或是天人中;但是因为恶习深重,又再造业(不知悔改)的,就会因为业力越结越重而堕入地狱长久受苦,没有解脱的时候了。


(注:佛菩萨无量慈悲救度众生出离恶道,但若是众生的心太过刚强,习气太过深重,就会在被救出恶道之后,又造作恶业,而堕入到恶道中去。
若是再被慈悲救拔,仍然不知道忏悔自己的恶习和罪业的,那么很快又会堕入到恶道去了,如此往复,愈发增加自己的罪业和习气,所以就会一直处在地狱,没有解脱的时候了。


所以不是佛菩萨不慈悲救度,而是众生的心太过刚强,又不知道忏悔,那就只好在恶道里受苦,看看能否有悔意,懂得忏悔才能有真正获得救赎的机会。

相关学习:由「法性原理」来看「废死」、或「支持死刑」、或「是否该存在或废除死刑」)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3

[布施勋章]

55#
 楼主| 发表于 2021-3-7 00:37:25 | 只看该作者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本楼用时45分钟以上)


2,鬼王发愿:众生即便在佛法中,只修毛发般的少量善行也会对其礼敬护卫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

世尊,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然是业报,使我眷属,游行世界,多恶少善。


[学习解说]:

这时,无毒鬼王对着佛陀恭恭敬敬的合掌说到:

世尊,我们这些鬼王,数量有无量多。在阎浮提(娑婆世界)中,或是利益众生,或是损害众生,各各发心和所为都不同。
因为自身善恶业所感的果报(成为了鬼),使得我的眷属,在世界中游走,为恶多、做善少。

(从接续的经文里可以知道,这位无毒鬼王是菩萨化现在鬼道中的,现鬼王的形象,实际为的拥护佛法、度化鬼道众生。)


【如果以佛法的观念来看,[神]其实是[鬼],所以才称[鬼神]
关于[鬼道],以佛法来说称为[饿鬼道],这是因为这类众生大都是饥饿受苦的

不过,有些鬼因为有福报,有能力,甚至变成[鬼王],例如:经上常见的[大力鬼王]


所以,[神]就是[有福报有能力的鬼],被民间供养信奉为[神],人们把这些护持人民的[鬼]当作[神]

这类鬼也是有等级次第的,例如经上说的:[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这些通称为[鬼神]

不过,这类鬼神并不是全都会护持人民,通常都是暴躁或邪恶的或知见不正确的,或干扰人民或造乱的

所以,人们可能透过祭祀来达成和鬼神之间的协议与和平,因而被奉为[神]


有些鬼神虽然有能力而被民间所信奉和供养,甚至变成[民间宗教]

不过,以修行解脱来说,这些鬼神的知见不正确不究竟,不是正法修行,不是真正慈悲

通常都是人鬼的交易行为,所以是错误的修行方向,因此,也被称为[民间外道]


按照[楞严经]来说,知见不正确或偏邪或情绪偏执的修行人就可能会堕入鬼神道中,所以修行要小心,知见要正确

另外,按照[楞严经]来说,有些鬼神能皈依佛教,信奉佛法,所以变成佛教的护法,而不信佛的就是走外道的路或各自为政

再者,除了[饿鬼],[鬼神类]其实相当复杂,[楞严咒]中有相当多鬼神的名字


持咒的当时(咒的前头是诸佛菩萨名号),就是以佛菩萨的威德来摄受这些鬼众,让他们变成护法】

(详见 解析:什么是鬼?神?非人?天王?菩萨?佛?魔?)


名词解释:
【业果】
(术语)业为善业恶业,果为其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也。
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
楞严经四曰:“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义林章二曰:“断见众生,不信后世善恶业果。”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业果】
由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过人家庭,或城邑聚落、庄园房舍,
或有男子、女人,①修毛发善事,②乃至悬一幡一盖,少香少花供养佛像及菩萨像,③或转读尊经,烧香供养一句一偈。
我等鬼王,敬礼是人,如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敕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卫护,不令恶事横事、恶病横病,乃至不如意事,近于此舍等处,何况入门!


[学习解说]:

(这些鬼王)经过人的家庭,或是城镇[聚落](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庄园(指乡村的田园房舍;大面积的田庄)房屋
如果有男子女人,能在佛法中做毛发般大小的善事,例如悬挂一幡一盖,以及用少量的香和花来供养佛像及菩萨像的,或是读诵经典,以及烧香来供养礼敬经典中,哪怕是一个句子一个偈颂的
有缘经过看到的鬼王,会对其如敬重三世诸佛那样来对待、守护,令远离恶事横病和种种不容易之事。

能这样做的鬼王,相应于佛法和地藏王菩萨的大愿(得到过菩萨的救度,所以很拥护菩萨发过的愿),自然也会获益,请看下面的经文:)



佛赞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与阎罗,能如是拥护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释,令卫护汝。

[学习解说]:

佛陀赞叹鬼王和阎罗王[拥护](扶持守护)佛法、守护修行佛法的善男子善女人,并且也请梵天王和帝释天来卫护鬼王们,为做饶益。

(鬼王发善心愿守护善男女,自己也会获得天王的护卫,这是善心的感召,也是因果。)


名词解释:
【拥护】
(术语)扶持守护也。金光明经一曰:“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毗奈耶杂事四曰:“拥护佛法使长存。”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3

[布施勋章]

56#
 楼主| 发表于 2021-3-8 00:48:06 | 只看该作者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本楼用时1小时以上)


3,[做什么善行]会让新生母子都获益? [做什么恶行]则会让新生母子都受到损害呢?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
在我本愿,甚欲利益;自是众生,不会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何以故?


[学习解说]:

这时候,法会里又有一位鬼王,名叫[主命](就是主众生寿命的鬼神),对佛陀说道:

世尊,我在阎浮提(娑婆世界)是主宰人的寿命的,不管众生出生还是死亡,都是我主管的。
在我[本愿]来说,是很想利益众生的;但是众生,不能领会我的心意,造作各种恶业使得出生和死亡的时候都不能安乐。为什么呢?



【「本愿」就是指修行人「因地」修行所发的愿,「因地」是相对于「果地」来说,大乘的「果地」就是指成佛,「因地」就是菩萨行阶段】
(详见 为什么要念佛、命终求生「极乐世界」?)

(这位主命鬼王是菩萨为利益众生,化身鬼众来利益众生的。所以也会有自己[菩萨行的誓愿](本愿)—是令众生出生和死亡的时候都获得利益。)


名词解释:
【主命鬼】
(异类)主人寿命之鬼神也。地藏本愿经曰:“主命鬼游行世界。”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是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不问男女,或欲生时,[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无量欢喜,拥护子母,得大安乐,利益眷属。

[学习解说]:

这些阎浮提(娑婆世界)之人,不管是男是女在刚刚出生的时候,或是将要出生的时候,

只要做善事(赈济穷病、戒杀放生、供养三宝、念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等),这样就会让家中增长殊胜的利益

也自然会让土地神生起无量的欢喜心,扶持守护新生的婴孩和母亲,使身心获得很大的安稳快乐,还能利益到周边的亲人眷属。


发善心、做善事,得善果,因果真实不虚。反之,作恶就会得祸。我们继续一起学习下去


名词解释:
【土地神】
 (神名)守护境界之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俗称里社之神曰土地,本此。孝经纬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通俗编曰:“今凡社神俱呼土地,惟茔旁所祀称后土。”邱浚家礼仪节曰:“温公书仪本开元礼,家礼本书仪。其丧礼,开茔域及窆与墓祭,俱祀后土。后土之称,对皇天也。士庶家有似乎僣,文公集有祀土地文,今拟改后土氏亦为土地之神。”
【又】太平御览引裴元新言曰:“俗间有土公之神,云土不可动。今元有五岁女孙卒病,诣市卜,云犯土。乃即依方治之,病率愈,然后知天下果有土神矣。”齐民要术曰:“载祝麹文曰:东方青帝土公,南方赤帝土公,西方白帝土公,北方黑帝土公,中央黄帝土公。主人某甲,谨相祈请云云。今祝土者所举土神名号,尤繁伙焉。”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增益】
p1312
此即小乘同类因。杂集论四卷十七页云:增益者:谓前际修习善不善无记法故;能令后际善等诸法,展转增胜,后后生起。前际修习者:谓先所数习现行义。后际展转增胜后后生起者:谓由彼长养诸种子故;于未来世,即彼种类,增胜而生。如是诸法,能为相似增长因故;立同类因。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编)】

【拥护】
(术语)扶持守护也。金光明经一曰:“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毗奈耶杂事四曰:“拥护佛法使长存。”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或已生下,慎勿[①杀害,取诸鲜味供给产母,②及广聚眷属,饮酒食肉,歌乐弦管],能令子母不得安乐。何以故?
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祇,荷护子母,使令安乐,而得利益。
如是之人,见安乐故,便合设福,答诸土地;翻为杀害,聚集眷属,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损。


[学习解说]:

如果孩子已经生下,要谨慎的避免杀害生命给产妇食用,也不要大肆聚集亲眷一起来饮酒吃肉或是歌舞升平的庆贺,这样只会让母子的身心不安乐。为什么?

因为在妇女生产的危难关头,会有无数的恶鬼、魍魉鬼和精怪、鬼魅等伺机想要吃荤腥带血东西,是我(主命鬼王)让守护家宅的土地神等,将新生的母子保护起来,使他们能身心安乐,获得利益

但是这些人在安乐产子后,为了表示感谢土地神等的守护,设置了祈福为目的的仪式,而实质做的行为却是杀害生命,聚集眷属吃肉庆贺喧哗,
因为这样的恶业缘故,自己造业自己承受,母子都会因此损伤了福德。(这和上面一段经文的[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让母子都获得安乐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名词解释:
【魍魉鬼】
谓此鬼宿因邪见,妄生执着,自谓明悟,故受此报;寓山川以托其形,为木石之怪,是名魍魉鬼。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3

[布施勋章]

57#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02:46:34 | 只看该作者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本楼用时约1小时)


4,如何帮助临终人避免堕入恶道(或快速脱离恶道)?


  又阎浮提临命终人,不问善恶,我欲令是命终之人,不落恶道,何况自修善根,增我力故!
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


[学习解说]:

又阎浮提(娑婆世界)临命终的人,不管是为善还是为恶的,我都想要救度使其能不堕落到恶道去受苦,更何况是自己就能自发的修行增长善根,增长自己脱离恶道之力的。

这样行善的阎浮提人,在临命终的时候(因为尚有业障的关系),也会有百千恶道鬼神,或是变作父母,甚至是累世眷属的形象,来引导接取这个亡者(的神识),让其堕入恶道去,
更不用说本来就造恶(不修善行)的众生(没有善神守护,更会因为恶业恶缘被恶鬼神引导接去恶道)

那要如何帮助这样的众生避免堕入恶道呢?继续一起往下学习


【善根】
(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
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
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
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昏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
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
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


[学习解说]:

(主命鬼王继续说):世尊,娑婆世界这样的男子女人,在临命众多时候,神识昏暗愚昧,不能分别善缘还是恶缘,眼不能见、耳不能听(陷入混沌的状态)

亡者的眷属,应当为亡者设大供养(供奉三宝)、读诵地藏经、称念佛菩萨名号

以这样的善业因缘(凭借着佛菩萨的威德之力),能够让亡者避免堕入恶道,让原本围绕着的恶魔鬼神等都退散离开


名词解释:

【神识】
指有情灵妙不可思议的心识,与现代所说的灵魂同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
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学习解说]:

(主命鬼王继续说):世尊,一切众生在将要命终的时候,

如果能够听到一尊佛的名号,一尊菩萨的名号,或者是大乘佛经里的一个句子或是一个偈颂

我观察这样的众生,除了犯下过很重的五无间(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之僧)和杀生罪业的,
其他造的小小恶业,感召要堕入恶道果报的众生,都能借此功德,快速的脱离恶道


名词解释:
【五无间】
五无间业的简称,又名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之僧。谁要是犯了其中之一项,死后即堕入无间地狱,故名“五无间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佛告主命鬼王:

汝大慈故,能发如是大愿,于生死中,护诸众生。

若未来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时],汝莫退是愿,总令解脱,永得安乐。
  
鬼王白佛言:“愿不有虑!我毕是形,念念拥护阎浮众生,生时死时,俱得安乐。但愿诸众生,于[生死时],信受我语,无不解脱,获大利益。”


[学习解说]:

佛陀告诉主命鬼王:你对众生有广大的慈心,所以能发起这样的大愿心,能在生死轮回中,护佑着众生。
如果未来世(尤其指的我们这个末法时期),有男子、女人,在生死交关的时刻,你都不要退却所发过的大愿,要一直护持众生,令永远获得解脱,永远得到安乐

鬼王(敬顺佛意)回应佛陀说:愿您不要为众生忧虑,在我示现鬼王这个形象的这期生命中,会每一念都想着扶持守护阎浮提(娑婆)众生,无论众生在出生或是死亡的时刻,都让他们能获得安乐

只希望众生,能在出生或者死亡的时候,能相信和受持我的话语(断恶修善),这样没有不获得解脱,不获得殊胜利益的


主命鬼王,和我们生死攸关,鬼王的殷殷劝勉我们要记住,以此来自利利他。关于这位鬼王更多的讯息,请看下面~


名词解释:
【拥护】
 (术语)扶持守护也。金光明经一曰:“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毗奈耶杂事四曰:“拥护佛法使长存。”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3

[布施勋章]

58#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07:28:01 | 只看该作者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5,主命鬼王,实为菩萨摩诃萨(大士),为度众生现鬼王身,得佛授记必将成佛。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

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


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


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

[学习解说]:

这时,佛陀告诉地藏菩萨:

这位主命大鬼王,化现为鬼王已经有百千生那么久,在众生出生和死亡的时候,扶持守护众生(令断恶修善,远离恶道,获得利益)
这是大士慈悲众生的本愿,所以示现鬼王身(在恶道)救度众生,实际并不是真的业报所感的鬼王。

过后一百七十劫,主命鬼王将会成佛,名号是【无相如来】,所处的[劫]名为【安乐】(这体现了大士安乐众生的本愿),世界名【净住】,这尊佛的寿命无量长无法计算(这也说明这尊佛所处的时代众生都是很有福慧的,能长时间得佛教化,增长佛法善根)

这边又提到了大士(之前地藏王菩萨称呼普贤菩萨为大士),何谓大士,请学习:什么是[菩萨深重大悲]?[菩萨]和[大士]的区别~大悲莲华经


名词解释:
【拥护】
 (术语)扶持守护也。金光明经一曰:“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毗奈耶杂事四曰:“拥护佛法使长存。”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大士】
(术语)菩萨之通称也,或以名声闻及佛。士者凡夫之通称,简别于凡夫而称为大。又,士者事也,为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谓之大士。韩诗外传曰:“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言志,谓子路曰:勇士哉!谓子贡曰:辨士哉!谓颜渊曰:大士哉!”管子法法篇曰:“务物之人,无大士焉。”大士文本出儒传。法华文句记二曰:“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士谓士夫,凡人之通称。以大开简别故曰大等。”四教仪集解上曰:“大士者,大非小也。士事也,运心广大能建佛事故云大士,亦名上士。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名中士,具自他行名上士。大论以菩萨名大士亦开士,普贤观以声闻菩萨为大士,金光明以佛为大士,诸文不同。”释门正统四曰:“宋神宗宣和元年,诏改释氏为金仙,菩萨为大士,僧为德士。”梵Mahāsattva。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无相】
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2,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
涅槃经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议;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学习解说]:

(佛陀说:)地藏,这位大鬼王的事迹就是这样的,不能以凡夫的思维来思量议论;所度化的人和天人,也是无量无边难以用凡夫的思维来计量。


这就是本愿越大、心量越大,成就也就越大。


无论是上一品的大辩长者(人道),还是本品的无毒鬼王(鬼道),都有菩萨化现在利益众生。

六道轮回中,无处不是菩萨慈悲度化众生的身影,都是地藏王菩萨无边大愿的共鸣和延伸。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深深感恩!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竟)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3

[布施勋章]

59#
 楼主| 发表于 2021-3-10 07:29:30 | 只看该作者
【称佛名号品第九】    (58-59楼,合计用时约1小时15分)


1,地藏王菩萨为利益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诸佛名号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

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在、未来一切众生。”

[学习解说]:

地藏王菩萨禀告佛陀:世尊,我现今为了未来世(末法)众生演说利益之事,能够令众生在[生死]轮回中,获得解脱的大利益(相较世间的世俗利益,是引导众生的方便,能解脱生死轮回才是真正的大利益)

佛陀告诉地藏王菩萨:你现今更兴起慈悲,来救拔一切因为罪苦堕入六道的众生,演绎不可思议之事。现在正是时候,你应当快快说来,这样我在涅槃之后,就不用忧念生死轮回中现在、未来的一切众生了。

【利益】
(术语)犹言功德。若分别之,则自益曰功德。益他曰利益。法华文句记六之二曰:“功德利益者,只功德一而无异。若分别者,自益名功德,益他名利益。”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之后的经文是地藏王菩萨具体介绍诸佛名号,及功德利益,以此利益众生

本经中,[地藏王菩萨]不同的前身婆罗门女和光目女,因为至诚念佛,感应佛陀救助,解救了堕入地狱的母亲和有缘众生
在其他佛经中,我们也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的累世,也是遇到不同的佛,因为念佛而快速成佛

例如,[释迦佛]在[称扬诸佛功德经]中曾说,如果他自己不是从[锭光如来]处得知念[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名号,就没办法那么快成佛,可见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详见:念佛功徳不可思议 ~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里面消业最多的两个佛号)

【在很多佛经中也告诉我们,[念佛]其实是每个大菩萨都会的法门,也是成佛的根本法门】

【[为什么要念佛?]
就像从小立志做大事,就会朝目标前进
因为佛有大智慧大慈悲,是真正觉悟者,
每个佛菩萨都曾经发过大愿,俱足大慈悲,
所以都是我们忆念学习成佛的目标,
因此我们一心念佛,仿效佛菩萨的大慈悲精神,
就像从小阅读伟人故事,受到精神的感染,
奋起向上,相由心生,业由心转,转凡成圣
透过时时忆想佛菩萨和念佛菩萨名号,仿效佛菩萨的精神,
我们由心性上逐渐改变,心常忆念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和光明
借此逐渐由心改变我们的思想行为,真正逐渐把自己由凡夫转变佛
所以佛弟子应该随时念佛
而且透过实际念佛转凡心为佛心的过程,
得到和法界一切佛菩萨以及一切众生相应共鸣(认可与帮忙,就是所谓加持)
因此能逐渐成就佛法大事业,这种威力就是功德
所以念佛能成就大功德】

(详见:[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3

[布施勋章]

60#
 楼主| 发表于 2021-3-11 16:44:34 | 只看该作者
【称佛名号品第九】    (本楼用时约2小时)


2,听闻佛名或念佛,灭无量罪,得无量功德

  地藏菩萨白佛言:

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暂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  生死重罪]
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


[学习解说]:

过去无量阿僧祇[劫](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有一尊佛出现世间教化众生,名号是[无边身如来](无边身,末学理解主要指的法身)

如果有男子女人,[听闻]这尊佛的名号,哪怕只是暂时生起恭敬之心,当下就能[超越四十劫[生死](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重罪](注:这是指灭罪)

如果更能够[塑造绘制佛的形象],并能[供养赞叹]的,这个人将会获得无量无边的福德利益(注:这是指灭罪)


名词解释:
【劫】
(术语)梵语劫簸Kalpa之略。译言分别时节。通常年月日时不能算之远大时节也。故又译大时。智度论三十八曰:“劫簸,秦言分别时节。”又曰:“时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时名劫。”释迦氏谱曰:“劫波,此土译之名长时也。”慧苑音义上曰:“劫,梵言,具正云羯腊波,此翻为长时。”劫有二种:一名器世间,就世界成坏而立之数量也。如成劫坏劫增劫减劫等名。祖庭事苑曰:“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二名岁数劫,算昼夜日月之数量者。法华论曰:“示现五种劫:一者夜,二者昼,三者月,四者时,五者年。”智度论三十八曰:“有人言:时节岁数名为小劫,如法华经中,舍利弗作佛时,正法住二十小劫,像法住二十小劫。”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劫】
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无边身】
佛的身量广大无有边际。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生死】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有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分别。(二种生死)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又于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弹指顷,发心归依],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学习解说]:

又过去像恒河沙那么多劫之前(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有一尊佛出世教化众生,名号是[宝性如来](宝性,末学思维,指的是如珍宝一般的佛性)

如果有男子女人,[听闻]佛的名号,一弹指那么短小快速的时间里,[发心归投依靠]这尊佛的,此人就永远不会从无上佛道退转了。(注:这是指增上道业)


【归依】
(术语)于胜者归投依伏也。大乘义章十曰:“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归以反还为义,依者凭也。”义林章四本曰:“归依者,归敬依投之义。”胜鬘经曰:“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波头摩胜如来】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历于耳根],是人当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中,何况志心称念!

[学习解说]:

又在过去有一尊佛,出世教化众生,尊号是[波头摩胜如来](注:波头摩是红莲华的意思)
如果有男子女人,[听闻]佛的名号,入到耳中,这人将会在一千生中往返投生到六欲天(天一共有28层,六欲天是欲界六重天,处在28层天的最下方)中为天人,

如果更能[志诚心]称念佛名,能获得更殊胜的(出世间解脱轮回的)利益。


【钵头摩】
(植物)Padma,又作钵特忙,钵弩摩,波头摩,钵纳摩,波昙,波昙摩,钵昙摩。赤莲华也。玄应音义三曰:“波昙,又云波暮,或云波头摩,正言钵特摩,此译云赤莲华也。”慧苑音义上曰:“波头摩,正云钵特忙,此曰赤莲花也,其花茎有刺也。”大疏七曰:“钵头摩,是红莲华。”同十五曰:“钵头摩,复有二种:一者赤色,即此间莲华也。二者白色,今此间有白莲花是也,非芬陀利。”慧琳音义三曰:“钵弩摩,正云钵纳摩,此人间红莲华之上者,或云赤黄色花。”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耳根】
(术语)六根之一。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者。即耳官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欲天】
(界名)欲界有六重之天,谓之六欲天:

一、四王天,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天。
二、忉利天,译言三十三天,帝释天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从天数而名三十三天。
三、夜摩天,译言时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故名。
四、兜率天,译言喜足,于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
五、乐变化天,于五欲之境自乐变化,故名。
六、他化自在天,于五欲之境使他自在变化,故名。此中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故谓之地居天,兜率天已上住在空中,故谓之空居天。见智度论九,俱舍论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又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狮子吼如来】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念归依],是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


[学习解说]:

又在过去无法计算长的时间前,有一尊佛出世度化众生,尊号是[狮子吼如来](注:狮子吼比喻佛陀说法,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慑伏,好像狮子一叫,百兽降伏一样。)

如果有男子女人,听闻到佛的名号,生起一念归投依靠的心,这人能遇到无量的佛,来给予摩顶授成佛的记别。(注:此为得佛授记,于无上道永不退转了)


【狮子吼】
(喻)佛陀说法,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慑伏,好像狮子一叫,百兽降伏一样。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摩顶】
顶,头顶。指佛为嘱付大法,以手摩弟子之顶,或为预示当来作佛之授记。法华经嘱累品(大九·五二下):“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又“传法室内密示闻记”载,佛以四大海水,三点于迦叶之顶,摩顶付嘱大法,而拈华瞬目。p6075
FROM:【佛光大辞典】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
(注:此为,得到这个「贤劫」千佛的授记,于无上道永不退转了)

[学习解说]:

又在过去世,有佛出现在世间度化众生,尊号是[拘留孙佛]
如果有男子女人,[听闻]佛陀的名号,以[志诚心瞻仰礼拜],或是对其进行[赞叹],

这人就会在贤劫(我们所处的这个劫)中逐一出现的一千尊佛讲法的法会上,都以大梵王的身份,得到佛陀的授记。

(相关学习:怎样才能让佛授记我们成佛? ~ 佛藏经)


【贤劫】
现在之世,时当贤劫。谓此劫大千世界初欲成时,大水弥满,有千枝莲华出现,金光普照。净居天见,乃曰:‘希有此瑞!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以此劫,号为贤劫。释迦牟尼佛,乃贤劫第四佛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大梵天王】
(天名)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故曰大梵天王,略曰大梵王,亦曰梵王。色界十八天之通名,然以就初禅梵天之王而言,为常。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


[学习解说]:

又在过去世,有佛出世教化众生,尊号是[毗婆尸]
如果有男子、女人,[听闻]到这尊佛的名号,则永远不后再堕入恶道,能恒常生在人或天人中,享受殊胜微妙的快乐。(注:此为永离恶道苦,永获人天胜妙乐)



【毗婆尸】
(佛名)Vipas%yin,又作毗钵尸,微钵尸,鞞婆尸,毗婆沙,维卫,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满时,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种相之福,以为七佛之首。又由赞其佛之精进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论九曰:“贤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尸,秦言种种见。”慧琳音义十八曰:“毗钵尸,或云微钵尸,前劫中佛名也,唐云胜观。”慧苑音义上曰:“毗婆尸,此云净观,或云胜观,亦云胜见,或曰种种观也。”梵网经述记下曰:“毗婆尸,亦名毗婆沙,亦名维卫。即是梵音有轻有重故有不同,其义一也。此云胜见,亦云种种见,亦云广见。”慧沼最胜王经疏曰:“第三祇满修相好,初逢胜观,亦云弗沙,翅足赞佛超于九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乐】
(术语)殊妙之欢乐也。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又】(人名)天台六祖荆溪湛然,住常州之妙乐寺,讲法华,号妙乐大师,师之法华文句记称为妙乐。法照之读教记及蒙润之四教仪集注有言妙乐记者,即文句记也。唐文粹六十一李华左溪大师碑铭曰:“常州妙乐寺僧湛然,见如来性,传左溪法门。”观心略要集冠注曰:“吾山先哲皆指湛然尊者云妙乐大师。相传云:妙乐,寺号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
(注:此为永离恶道苦,永获天上胜妙乐)

[学习解说]:

又在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有佛出现世间,度化众生,尊号是[宝胜如来]

如果有男子、女人,[听闻]这尊佛的名号,最终不会再堕入恶道,恒常生在天上,享受殊胜微妙的天乐。


【毕竟】
梵语 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为毕竟净;佛为众生究竟之所归依处,故称毕竟依;绝对空称为毕竟空;佛所证为究极之悟境,非他所能类比,称为毕竟觉(意同无上觉);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称为毕竟智;宇宙万有实为空无,故终无常住,称为毕竟无常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维摩经卷十、往生论注卷下)p4736
FROM:【佛光大辞典】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宝相如来】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罗汉果]。


[学习解说]:

又在过去世,有佛出现世间,名号为[宝相如来]
如果有男子、女人,听闻宝相如来的名号,生起[恭敬心],这人不久将证得阿罗汉的果位。(注:此为快速得阿罗汉果)


【宝相】
谓佛像很庄严。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罗汉】
(术语)Arha%n^,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智度论三曰:“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又译曰应真,真人。法华文句一上曰:“阿颰经云应真,瑞应云真人。”四果之一。(参见:阿卢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又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袈裟幢如来】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学习解说]:

又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有佛陀出现世间,尊号为[袈裟幢如来]
如果有男子、女人,听闻了[袈裟幢如来]的名号,能超越一百大劫的[生死]()之罪。(注:此是灭罪)


【大劫】
一大劫的简称,合八十小劫或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编)】

【生死】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死。”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大通山王如来】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恒河沙佛,广为说法,必成菩提]。


[学习解说]:

又在过去,有一尊佛出世,尊号为[大通山王如来]
如果有男子、女人,听闻这尊佛的名号,这人能遇到恒河沙这么多无量的佛来广泛的为他说法,因为见佛闻法的关系,必定能最终成佛。(注:此是决定成佛)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

[学习解说]:

又在过去世,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佛。


(注:上面是分说各个佛号的功德利益,下面是总说,称念佛号给一般众生和造了五无间罪业的众生能带来的利益,具体请看经文:)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学习解说]:

(地藏菩萨继续说)世尊,现在、未来(末法时期)的一切众生,如果是天人和人,或是男子和女人,只要能念一尊佛名号,都能获得无量的功德,更何况是念多尊佛的名号呢(当然能获得更多的功德)



  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

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

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

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学习解说]:

这些念佛的众生,在出生或者死亡的时候,自然能获得大的功德利益,并且始终不会堕入恶道受苦。

如果有临终的人,家人和亲眷等,甚至只是一人,为这个病人高声念一尊佛的名号,这位命终的人,除了[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之僧),其余的罪业果报,都能得到消灭(可见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这些五无间罪,虽然极其的沉重,经过上亿劫的无量常长时间,也无法出离,但是承蒙临命中的时候,有其他人能为他称念佛的名号,因为念佛的功德,罪业也能逐渐消灭

(由他人代念佛号的功德,都这么不可思议)更何况是众生自己称念佛名呢,能获无量的功德,灭除无量的罪业。


【五无间】
五无间业的简称,又名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之僧。谁要是犯了其中之一项,死后即堕入无间地狱,故名“五无间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称佛名号品第九】(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4 04:33 , Processed in 0.0872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