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随笔 2023.9.30
1,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
伟大的观世音菩萨,弟子也想透过耳根圆通法门来入无上道,恳请菩萨慈悲加持,哀愍摄受!
小童子一定好好努力!
2,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妙法莲华经
今天拜佛的时候,体会到了欢喜心,心中也随即想到了上述「妙法莲华经」中的教导,
弟子一定遵照佛陀的教诲,好好礼拜佛菩萨,在佛菩萨法身光明照耀下,启发自性佛性光明,自利利他,阿弥陀佛!
3,平等心才能真正利益众生。
4,
佛告[迦叶]。
[阿兰若比丘]。必乐[阿兰若处]。住[阿兰若处]。
迦叶。若[阿兰若处]。
所谓[无大声]。[无众闹声]。离[獐鹿虎狼]及[诸飞鸟]。远[诸贼盗]及[牧牛羊者]。
顺沙门行处如是阿兰若处。应于中修行。
(附注:[阿兰若处]就是寂静处,以[圆觉经]来说,[阿兰若处]就是用来初修[奢摩他]的好地方)
彼比丘若欲至[阿兰若处]。应当思惟八法。何等八。
一者[我当舍身]。(附注:修行寂静禅定,首先一定要破除我身的执着,即金刚经讲的我相人相)
二者[应当舍命]。(附注:再来就是破除我命的执着,就是金刚经的寿者相,圆觉经的寿命相)
三者[当舍利养]。(附注:再来就是舍掉一切物质欲望需求)
四者[离于一切所爱乐处]。(附注:再来就是舍掉一切感官觉受贪着)
五者[于山间死当如鹿死]。(附注:这一样是破除我命)
六者[阿兰若处当受阿兰若行]。(附注:在寂静处要真正让内心寂静清净,表里如一)
七者[当以法自活]。(附注:思维佛法禅观而活,不是像凡夫靠饮食而活)
八者[非以烦恼自活]。(附注:不是像凡夫整天烦恼物质欲望而活)
迦叶。是名八法。
阿兰若比丘所应思惟。思惟已当至阿兰若处。——帖子详见:什么是[阿兰若比丘]?[阿兰若法]?(如何修寂静禅定?) ~ 大宝积经
如果比丘(善知识慈悲教导:本篇[在家居士]也可以学习[阿兰若法],这不限定在家或出家才能修学),想要至阿兰若处(寂静处)修行,应当思惟上述八法,
透过思惟令心清净,相由心生,业由心转,相应的外境(寂静处)就会显现。佛法是心法,在在处处都在教导这个道理。
思惟上述八法,所思所想都清净,念力就不会吸引世俗喧嚣的因缘,所以外相就清净,这正体现佛法讲的念力的作用,
同理可知,当自己遭遇种种违缘的时候,也是自己内心早已不清净,才会有相应的果报现象,所以,一切都反观自心即可
也可知,无论想改变环境,还是想改变众生,都应从自心做起,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真正内心清净,身心一如,令身心内外都是「阿兰若处」。
写到这里,末学深深惭愧!由上述佛经教导,反观财色名食睡,就知道自己实在不够清净,还差得太远太远。
要真心忏悔,真心改进,不能再自欺欺人的修行了,如是记录,也要如是去做到!
5,想要转化因果业报,首先知见观念上要正确,并且有按照正知见改过的意愿和实修,如此才能在佛力加持下真正解决问题。
6,
若不如此,即便有因缘身处寂静处,也可能因为心不相应,而无法修行下去,而离开。
7,
对照上述教导,末学惭愧,自己的思维还是很凡夫的,有诸多的凡夫物质欲望,这也显示业力还很厚重,次第还很低,还很愚痴
那要怎样来舍离凡夫食呢?[清净光明专辑]中也有相应教导:
有智慧的人由心念增长精神护持肉身
如果能随时保持正念,心念清净慈悲,安住在法身光明中,就不会有能量的损耗 修行人如果能随时保持清净心,慈悲心,欢喜心,光明心,平等心
尽量安住在佛性原本的光明圆满中,肉身(报身随念而转,相由心生)就不会有太大的损耗
佛经上说,除了一般凡夫的饮食(称段食,分段而食)还有,思食,禅悦为食等
如果佛弟子能真正深入经藏,老实修行,学习诸佛三昧,就能逐渐入三昧舍离凡夫食
佛经上说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修行人,广读经藏,深入实修般若智慧和方便波罗蜜
天人也会暗中不断的护持,增益其力气,让修行人不至于疲惫(金光明经)
所以,不要做损耗想,甚至念头观念都不可以有,念念佛,念念光明,这样就是在真修行——帖子详见:回答佛弟子问"能量杂乱不断散失, 该怎么办, 该怎么补充?" 睡眠是一种习气,而不是唯一的休息方式,饮食也是如此
透过禅定,就能调整身心状态,也能破除种种苦受,甚至决定投生或往生的去处
如果我们能改变观念,消除恶习,以佛法的观念取代世俗人类的观念,这样就能逐渐提升生命型态——帖子详见:禅定的超科学佛法原理
8,
[阿兰若处当受阿兰若行]。(附注:在寂静处要真正让内心寂静清净,表里如一) 学习这句教导,想到真心念佛,能让内心寂静清净,表里如一,当下内心欢喜满满。深深感恩十方诸佛菩萨慈悲摄受!
小童子一定好好念佛,让身心真正清净!
9,
迦叶。[阿兰若比丘]至[阿兰若处]已。行[阿兰若法]。
以[八行]行慈。于一切众生生慈心。何等八。
一者[以慈利益]。(附注:以慈心利益众生,若心不慈,无法真正利益众生)
二者[以慈乐]。(附注:以慈心而自欢喜,也让众生欢喜)
三者[无恚慈]。(附注:真正的慈心不会生气,生气就不是真正慈心)
四者[正慈]。(附注:俱足智慧才叫做正,慈心不是烂好人,而是俱足智慧)
五者[无异慈]。(附注:无异就是平等,这就是平等慈,也就是怨亲平等,对众生平等无差别)
六者[顺慈]。(附注:这是指柔和善顺,不恶口不讥讽,如沐春风,风行草偃)
七者[观一切法慈]。(附注:为了普渡众生,所以能学一切法,明白一切法,在法义中行慈)
八者[净如虚空慈]。(附注:这是指破除上一句的法执,真正空有不着,真正不二慈)
迦叶。以如是[八行]于诸众生生慈心。
(附注:对于上述经文名相所做的法义解释,不同行者就会有不同的解释,如[无量义经]所说,因为修行人体会不同所以解释不同,小乘行者会用小乘涵义解说,大乘实相义行者,则会用大乘实相义来解说,本经是大乘经典,末学采用大乘实义说,故说不二,感恩佛菩萨加持)——帖子详见:什么是[阿兰若比丘]?[阿兰若法]?(如何修寂静禅定?) ~ 大宝积经
上述教导,末学体会,正是对「妙法莲华经」~【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的详细注解版,是有志学习四无量心、学习为众生演说佛法的行者的必修,共勉!
10,
云何[法庄严]。
若[见][适意][色]不应染着。[见][不适意][色]亦不生瞋。(附注:[适意]就是满意)
若[闻]适意[声]不适意[声]。若[嗅]适意[香]不适意[香]。适意[味]不适意[味]。适意[触]不适意[触]。适意[法]不适意[法]。
心无染着亦不生瞋。[摄护根门][谛视一寻][调伏其心]。[本所思法][不令离心]。——帖子详见:什么是[阿兰若比丘]?[阿兰若法]?(如何修寂静禅定?) ~ 大宝积经
对照这段教导,反省自己对六尘,是很容易 对满意的生染着或不满意的生嗔。那要如何来调伏导正自心呢?应该这样做:
[摄护根门][谛视一寻][调伏其心]。[本所思法][不令离心]。
深深感恩佛陀慈悲教导,弟子当谨记在心,好好修持,不要总是忘记了!
11,
如何正观「我」及这个肉身,佛经中是这样教导的
复次迦叶。[阿兰若比丘]。行[阿兰若法]善修[阿兰若想]。犹如草木瓦石。无主无我亦无所属。此身亦尔。无我无命无人。无众生无诤讼。此法皆从缘合而生。于此法中若善思惟。我当得断一切诸见。常应思惟[空][无相][无作]法。(附注:三三昧)
迦叶。[阿兰若比丘]行[阿兰若法]时。若草药草及诸树林。云何[和合]云何[散灭]。如此外物无主无我。无有我所亦无诤讼。自生自灭无生灭者。
迦叶。如草木瓦石。无我无主亦无所属。此身亦尔。无我无命无人。无众生无诤讼。从众缘生缘离则灭。此如实中无有一法若生若灭。
迦叶。如是法[阿兰若比丘]。至[阿兰若处]所应修行。——帖子详见:什么是[阿兰若比丘]?[阿兰若法]?(如何修寂静禅定?) ~ 大宝积经 所以,
对于外相,看着就好,而不执着于相
要以平常的心法实修,入观进入无染的清净光明心而回向法界
(洗冷水澡也可以类似这样练习)
不要执着于身体的觉受和生命的生死
这样就能超越身体和生命的障碍
在实修的过程,日常生活和梦中的考验会越来越深入和细致
透过这些过程,实修者就会越来越明白实修的种种方法和原理
也更明白佛经的意思和实相义与方便法——帖子详见:梦中光明心的考验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