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焰光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焰光明,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2

[布施勋章]

61#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22:24:12 | 只看该作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5,文殊菩萨劝导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并教导童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以此成就具有一切智(佛智)的最初因缘

(本楼用时约3小时)


接续楼上,继续学习   G--2  [[慈心的具体修持方法]]

方法3,帖子:[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方法4,帖子:云何菩萨修[四无量慈悲喜舍]。 ~ 瑜伽师地论


方法5,
如何修[慈愍观]? ~ 瑜伽师地论
(附注:有了上述的基础,下面末学会更少说明)

云何[勤修慈愍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附注: 再次说明~ [六事]是指: 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

谓依慈愍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
由欲利益安乐意乐。于诸[有情][作意]与乐发起[胜解]。是[慈愍相]。
(附注:上面讲的很清楚,此观的对象就是[有情],是对[有情]发起[思维]和[胜解])
若能如是解了其义。
如是名为[于诸慈愍寻思其义]。
(附注:这是第一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彼既如是[解了义已]
复能思择。
此为[亲品]此为[怨品]此[中庸品]。
(附注:[有情]有三种品类,就是[亲][怨][中庸])  
是[一切品]皆他相续之所摄故。于中发起外事胜解。
又若[亲品]名为[内事]。 [怨][中庸]品名为[外事]。
如是名为[于诸慈愍寻思其事]。
(附注:这是第二事)

(附注:以下就是第三事)
复能思择
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愿彼得乐。
今于此中[有饶益相]名为[亲品]。 [不饶益相]名为[怨品]。 [俱相违相]名[中庸品]。
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略有三种欲求乐心差别可得。
一者欲求欲界诸乐。
二者欲求色界有喜勇悦诸乐。
三者欲求离喜诸乐。
如是若于欲乐匮乏。愿彼皆得无罪欲乐。
若于有喜离喜诸乐有所匮乏。当知亦尔。
是名[寻思慈愍自相]。

复审思择
若诸[亲品]若诸[怨品]若[中庸品]。我于其中皆当发起相似性心平等性心。
何以故。
我若作意与[亲品]乐此未为难。
于[中庸品]作意与乐亦未甚难。
若于[怨品]作意与乐乃甚为难。
(附注:到这边[作意]两字应该很清楚了吧,多看就会了解)  
我于[怨品]尚应作意愿与其乐。何况[亲品]及[中庸品]而不与乐。
何以故。
此中都无能骂所骂。能瞋所瞋。能弄所弄。能打所打。唯有音声唯有名字。
又我此身随所生起。有色粗重四大所造。随所住处便为如是触所逼恼。
略有二触。谓[音声触]。及[手足块刀杖等触]。
是身及触皆是无常。能为如是不饶益者亦是无常。
又复一切有情之类皆有生老病死等法。本性是苦。
故我不应于本性苦诸有情上。更加其苦而不与乐。
又亦不应[不与怨家作善知识][不摄一切有情之类]以为自体。

又世尊言。我不观见如是种类有情可得。无始世来经历生死长时流转。不互相为或父或母兄弟姊妹。若轨范师若亲教师。若余尊重似尊重者。由是因缘一切[怨品]无不皆是我之[亲品]。
又[怨][亲]品无有决定真实可得。
何以故。
亲品余时转成怨品。怨品余时转成亲品。是故一切无有决定。
(附注:这句话太重要了,不断的六道轮回中,一切怨亲都会不停转换,亲人结仇就变怨,反之同理)
故我今者应于一切有情之类。皆当发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见]。及起相似利益意乐安乐意乐与乐胜解。
是名[寻思慈愍共相]。
(附注:以上是第三事,有[自][共]两[相])

复审思择。
我若于彼不饶益者。发生瞋恚便为颠倒。黑品所摄。是有诤法。广说如前。我若于彼不起瞋恚便无颠倒。白品所摄。是无诤法。广说如前。
如是名为[寻思慈愍黑品白品]。
(附注:这是第四事)  

复审思择。
诸过去世求欲得乐有情之类。彼皆过去。我当云何能与其乐。诸现在世有情之类。我今愿彼尽未来世于一切时常受快乐。
是名[寻思诸慈愍时]。
(附注:这是第五事)

(附注:以下是第六事)
复审思择。
此中都无我及有情或求乐者或与乐者。唯有诸蕴唯有诸行。于中假想施设言论。
此求乐者。此与乐者。又彼诸行业烦恼等以为因缘。如是名[依观待道理寻思慈愍]。
若于慈愍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瞋恚。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寻思慈愍]。
如是之义有至教量。我内智见现转可得。比度量法亦有可得。如是名[依证成道理寻思慈愍]。
又即此法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谓[修慈愍能断瞋恚]。
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应生胜解。如是名[依法尔道理寻思慈愍]。

是名[勤修慈愍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附注:以上就是慈愍观的修法)——帖子详见:[禅观实修]:[不净观],[慈愍观],[缘起观],[界差别观],[数息观] ~ 瑜伽师地论

学习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最终都归于舍心。清净光明实相才是最后的归宿!当然具体方法上,还是要按部就班一步一脚印的来实修增上!

行者当好好实修四无量心,不能只是喊口号,真正落实,才能真正实证实相智慧!末学惭愧,当勤行精进!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2

[布施勋章]

62#
 楼主| 发表于 2023-9-30 22:42:17 | 只看该作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5,文殊菩萨劝导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并教导童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以此成就具有一切智(佛智)的最初因缘

(本楼用时约3.5小时以上)


接续楼上,继续学习   G--2  [[慈心的具体修持方法]]

方法6,
迦叶。[阿兰若比丘]至[阿兰若处]已。行[阿兰若法]。
以[八行]行慈。于一切众生生慈心。何等八。
一者[以慈利益](附注:以慈心利益众生,若心不慈,无法真正利益众生)
二者[以慈乐](附注:以慈心而自欢喜,也让众生欢喜)
三者[无恚慈](附注:真正的慈心不会生气,生气就不是真正慈心)
四者[正慈](附注:俱足智慧才叫做正,慈心不是烂好人,而是俱足智慧)
五者[无异慈](附注:无异就是平等,这就是平等慈,也就是怨亲平等,对众生平等无差别)
六者[顺慈](附注:这是指柔和善顺,不恶口不讥讽,如沐春风,风行草偃)
七者[观一切法慈](附注:为了普渡众生,所以能学一切法,明白一切法,在法义中行慈)
八者[净如虚空慈](附注:这是指破除上一句的法执,真正空有不着,真正不二慈)
迦叶。以如是[八行]于诸众生生慈心。
(附注:对于上述经文名相所做的法义解释,不同行者就会有不同的解释,如[无量义经]所说,因为修行人体会不同所以解释不同,小乘行者会用小乘涵义解说,大乘实相义行者,则会用大乘实相义来解说,本经是大乘经典,末学采用大乘实义说,故说不二,感恩佛菩萨加持)——帖子详见:什么是[阿兰若比丘]?[阿兰若法]?(如何修寂静禅定?) ~ 大宝积经
学习注:上述教导,末学体会,正是对法华经~【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经文的详细注解版,是有志学习四无量心为众生演说佛法的行者的必修,共勉!


方法7,
在修行过程中,由于我们尚未圆满,自己的凡夫习气还很深重
所以,在想要帮助家人学佛,或者普度众生的过程,可能会和众生有所争执
为了避免自己产生退心,这时候除了内省观照并忏悔自己的不圆满
可以练习下面四个观照转念法,去除自己心中的执着
或练习之前所讲的光明法,引导自己转凡性入佛性光明

慈观
明白众生的根器和执着,知道他们尚未能明白世间苦和学习佛法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就像知道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就像对无知的小孩不会生气一样,只有疼惜爱惜,身心自在

悲观
明白众生苦,知道他们还无法明白世间苦,执着于欲乐烦恼,所以在苦的轮回中,
因此不会对众生生气,因为同情众生苦不忍苛责,只有耐性和更大的愿力来帮助众生

喜观
明白众生皆是佛菩萨示现,种种众生相,令我们自己烦恼转为菩提,只有心存感恩欢喜

以上三种是大乘观法,学佛要在道理上能够明白,然后转念安住,这样念佛持咒会比只用嘴巴还有用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

以上
祝法喜充满
阿弥陀佛——帖子详见: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学习注:深深感恩善知识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学生读是读了不少遍,惭愧的是实践上还差很远,

今后要真正去尽力做到以及在实践中好好体会,真正做到才是真实修,才能真正自利利他!


方法8,
让慈悲心扩大盈满,甚至扩张到整个法界宇宙深处,这要经常练习,正心正念观照的力量才会增上
多去医院看看一些生老病死,或者去老人院孤儿院
就能有所体会了
或看看灾难片,也会引起慈悲心的
或者看观世音菩萨普渡众生的案例故事
这些都能激发慈悲心,然后依照四正勤,有善念则增广,进入三昧观想扩大慈悲心,就像光明心法一样,这种观想要多练习】——帖子详见:[浅谈]心法修持
学习注:心法修持,就是多利用日常时间(时机)精进练习,

经常练习,正心正念观照的力量才会增上,

这都要自己好好努力,佛菩萨善知识们可以教导我们,但是真正实修还是要自己一步一脚印的努力。
四正勤:有妄念断之.无妄念保持,无善念生之,有善念增广
所以要有觉察力,有妄念的时候,马上不要再继续想下去.告诉自己不要想了
然后马上想正面光明的事情,进入乐观的思维,这样就是四正勤
「四正勤」很重要,要会用,要随时落实,正面心念的时候多增广,会比负面时候才观修要容易,

所以,不要轻易浪费正向心闪光时刻,多做扩展增广,扩展至无量的虚空法界,让自己真正在心法上有提升。


方法9,
应该做清净心慈悲心光明心的法界光明观
可以按照[慈心三昧]的修学方式
由自性清净心慈悲心光明心和佛菩萨相应
然后回向十方法界做法界光明想
这样就不会出问题——帖子详见:[案例说明]禅观实修的案例解说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2

[布施勋章]

6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01:22:49 | 只看该作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5,文殊菩萨劝导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并教导童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以此成就具有一切智(佛智)的最初因缘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


H,慈心(三昧)与光明心法(深深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H--1,
问答 表相化观想&义理性的氛围化意境化觉照

慈心三昧中,地水火风 合和所成 如何观想呢?
>>>>>>
这种细微的,您先不用观的太细,其实可以化繁为简,
以光明心法,清净光明遍照,让自己和众生都身心自在即可
这也是为了让众生更方便更简单更容易学习

不过众生总是喜欢想东想西,所以如果众生喜欢复杂的想
佛菩萨在经中就会提供这些方法
例如,[观无量寿经]您可以参考看看,就会知道了

简单说[地水火风][合和所成]就是人体
这不用表相化的观想,这可以是义理的思维观
所以,观想不是每一种都要表相化,这样很累,心力愿力清净力不够就会更累
而是可以义理性的氛围化,意境化,简单化,万有归一
所以圆觉经讲的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这些都有很深的实修方式
也都可以融会贯通
观想有意思吧,呵
先不用太难,不用那样折磨自己
恢复佛性应该是清净自在的,所以不用复杂化
除非1.众生想法太复杂(需要复杂的法门才能对治),
2.又或者为了普渡众生幻化神通方便(不过这要有很深的心力定力愿力能力,要真正启发佛性功德)

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
阿弥陀佛——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77楼

学习注:深深感恩善知识无上悲心中流露的方便法:光明心法

化繁为简,教导我们直接从佛的因地开始,从佛性下手学佛实修,让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逐渐成长

学生一定好好练习!


H--2,
时候到了,就该喂蚊子来修心法了
您现在初修,因为业障未清和观照定力不足的关系,所以会比较痒
这只要多生起慈悲心,然后光明心遍照,就是把光明心法的修行程序做好,就能增上
这必须过程中深入发心和观照——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173楼

学习注:看似简单的喂蚊子的举动,其实并不简单,一般人通常不会这样做,

主动这样做,是属于「施(自)身血」,而「施(自)身血」属于菩萨法门,与发心心量和实修次第都有关

实修者于此能练习心法,把光明心法的修行程序做好,就能增上

这个实修的过程,必须深入发心和观照,来体会其中的甚深原理,详细可学习:华严经:菩萨法门「施(自)身血」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2

[布施勋章]

6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22:12:04 | 只看该作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5,文殊菩萨劝导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并教导童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以此成就具有一切智(佛智)的最初因缘

(学习本楼内容+继续学习楼上内容,合计约2小时以上)


(继续学习~)
H,慈心(三昧)与光明心法(深深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H--2,
时候到了,就该喂蚊子来修心法了
您现在初修,因为业障未清和观照定力不足的关系,所以会比较痒
这只要多生起慈悲心,然后光明心遍照,就是把光明心法的修行程序做好,就能增上
这必须过程中深入发心和观照——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173楼
学习注:看似简单的喂蚊子的举动,其实并不简单,一般人通常不会这样做,

主动这样做,是属于「施(自)身血」,而「施(自)身血」属于菩萨法门,这与发心心量和实修次第都有关

实修者于此能练习心法,把光明心法的修行程序做好,就能增上

这个实修的过程,必须深入发心和观照,来体会其中的甚深原理,详细可学习:华严经:菩萨法门「施(自)身血」(这篇帖子非常重要)


H--3,
慈心三昧(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的方法
其实就和末学讲的光明心法差不多,只是更复杂些
光明心法就是为了让众生更容易学习而设立的
虽然如此,但是由浅入深,直至不二——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426楼
学习注:真正的菩萨行者有悲悯众生的心,所以就会法由心生,就有无量相应的法门来利益众生。信为功德母,如果众生能有信心受持,当下就能获得利益。


H--4,
末学认为, 发大愿很重要,
愿力能够驱使我们自己,能超越业力,能够真正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这边介绍一个简单容易又重要的心法与行法~
与花严经修慈分的慈心三昧很类似,也类似瑜伽师地论讲的光明定
(许多学习过的人, 每个人因为各自的根器不同与发心不同而有不同深浅的受益)

[光明法]法门行法与心法,及发愿词如下~
1. 愿与佛心相印
(行法与心法~闭起眼睛,面对灯光或太阳,观想自己沐浴在佛光中,身心自在,
并真实发起无上大愿,愿将凡夫心转化为佛心,与佛心相印,
在这期间如果流泪,这是善根发相,这可以先修惭愧忏悔心,
这也是初学者最重要的修行,要先发露忏悔,"发露忏悔"这是另一个行门,此处不详述)
2. 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自在解脱
(行法与心法~发愿自己愿意恢复自己佛性本有的清净慈悲光明,期望佛菩萨能加持帮助,
观想自己佛性的光明和法界所有佛菩萨的佛光融合,光明逐渐扩大遍照一切众生,
众生受到佛光普照,身心自然清净自在,解脱苦难与轮回,
这方法熟练后就可以做简单的利益众生,例如观想生病的亲人身心光明就能逐渐改善
另外,洗冷水澡也可以练习光明法,又或者蚊子叮咬的时候也可以练习,
任何苦都可以用四无量心用佛心转化)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三昧观修法,属于圆觉经中三净观的三摩钵提这种类型净观法
学佛由佛性入手,由法身入手, 期望恢复佛性本然与诸佛同一法身,
这也是楞严经中讲的重点,初发心第一决定义,初学就要从佛的因地开始,从佛性下手
由于发这样的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逐渐成长

真正如实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是末学觉得最重要的
真正发心, 就能真正有动力, 也能真正得到佛菩萨的护持
真正发心,就能不退转的走在菩提路上, 接受不同阶段的考验和菩萨行——帖子详见: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学习注:光明心法和慈心三昧一样,是大乘观法。其中的甚深原理以及大小乘观修的差别,详见: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2

[布施勋章]

6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 19:54:32 | 只看该作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5,文殊菩萨劝导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并教导童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以此成就具有一切智(佛智)的最初因缘

(本楼用时约3小时以上)


I,慈心相关其他帖子内容:

I--①
小乘观不净无常苦, 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其实大乘三昧都是类似慈心三昧这样修的, 这种三昧修法很明显, 就是圆觉经讲的三摩钵提
不过,最后一定是入实相无分别, 就是禅那, 而最先的方式大都要静, 就是奢摩他——帖子详见:[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学习注:
如果是[负面或黑暗心态]的心念而选择修行或往生,这就会堕入[小乘心]
相反的,如果生起大心,无所畏惧,清净心光明心平等心欢喜心,慈悲喜舍(这个[舍]是指[不二]),这就是[大乘心]
所以末学常说[[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426楼

所以,真正有志成为大乘行者的佛弟子,就要生起大心,实修无畏心清净心光明心平等心欢喜心...,以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心法用对了,才能真正成就佛道,这也是相由心生!自勉之!


I--②
布施的次第,在不同佛经,也有不同解说
1.初学布施,这个重点在于戒相,
就是学习布施,就是说初学者布施就对了,首重破除自己的贪心和物质的执着
2.思维分辨布施,这个重点在于智慧思维,明辨正邪,该施则施,不该施就不施
这个请见末学发过的经文帖,[瑜伽师地论]中的说明
3.菩萨行施,这个重点在于慈心,广结善缘,累积菩萨普渡众生的资粮,所以菩萨无所不施
菩萨有广大智慧,于心无碍,所以一切都能尽施于众生,以便和众生结善缘而能普渡众生
以初学菩萨行来说,除了明辨正邪
又为了广结善缘普渡众生
所以不论来者,能以智慧,平等不二,破除众生相,而多少能略施
这样就能逐渐学习增上慈悲和智慧
而不堕入世俗分辨假冒的问题中
不论真假,真菩萨行,于心无碍,
皆能以施来广结善缘,以便能普渡众生
逐渐深入解说法理,导邪归正(学习注:这是根本目的)
这就是方便和智慧——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356楼
学习注:布施学问大,功德大,【清净光明专辑】中的这些文章都应该好好学习并在实践中体会,

这样才能逐渐累积经验,在学习中逐渐增上慈悲和智慧。深深感恩善知识慈悲节录教导


[布施]学问大,您真懂布施吗? 行菩萨道有1.[施]2.[不施] ~ 菩萨善戒经

净施与不净施《大智度论》‏

世上有两种人可以接受信徒布施 ~ 大宝积经

[布施清净相]:如何清净布施? ~ 瑜伽师地论

[在家菩萨][出家菩萨][无生法忍菩萨]如何布施? ~ 大宝积经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施,戒,忍,精进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菩萨行者,如何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 ~ 思益梵天所问经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2

[布施勋章]

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4 23:24:10 | 只看该作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5,文殊菩萨劝导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并教导童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以此成就具一切智(佛智)的最初因缘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3小时)


一切法界王,法宝为先导,游空无所碍,愿垂教敕我!

[学习解说]:

(佛是)一切法界(相关内容见-学习笔记①)王,以法宝(指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佛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等一切教法)相关见-学习笔记②)为先导(引领、指引),遨游空性中(什么是空,相关内容见-学习笔记③,空性的智慧是自由自在普度众生的关键,《法华经》中也说,菩萨应该如何为众生演说《法华经》的心要,其中之一就是[诸法空为座]的教导)度众无障碍,祈愿垂慈教导于我。


[词解]:
【法宝】
<一>指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佛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等一切教法。((参见:三宝)700)
<二>唐代僧。生卒年、籍贯俱不详。资性敏利,受业于玄奘。高宗永徽五年(654),玄奘译出俱舍论,师著疏三十卷详解之。与同学普光共为奘门俊杰。后与胜庄等于东都福先寺、西京西明寺共入义净之译场,担任金光明最胜王经等二十部一一五卷之证义,颇露头角。著有一乘佛性究竟论六卷、大般涅槃经疏二卷(或一卷)、释禅次第法门、会空有论等。(宋高僧传卷四、六学僧传卷二十三、开元释教录卷九)p3432  FROM:【佛光大辞典】


【先导】本意是指在前引路。后泛指引领、指导;率先引导群众的人。——百度


===========


【学习笔记①】——法界的成因--根本在于念力

现代人只要有点科学概念都知道~"星球之间有引力"
行星绕着恒星形成星系, 而恒星也不是不会动, 不同星系又互相牵动, 形成银河系
然后, 不同银河, 又相互影响, 形成宇宙, 就是佛法中讲的无量法界

不仅星球之间有引力, 地球上的任何物质都有重力, 就是和地球之间的引力
人体的细胞, 或各种物质, 也都是由[分子]组成, 分子彼此吸引, 就像银河系
因为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 也是个小宇宙, 又是由许多小星系组成
除了, 分子, 原子, 电子, 中子, 质子, 最近科学发现越来越多什么子的
这些互相吸引绕来绕去, 就像星系, .... 详细情况, 请自己上网查询
人体组成,就像星系, 就像银河, 就像宇宙,
这应该也是现代知识份子都有的科学概念

讲这么多, 总之, 一切的秘密就在于[引力]
除了科学所讲的[万有引力], 佛教讲的就是[念力]

因为众生各自的念力,
所以吸引[四大](地水火风四种基础特性物质), 而形成众生各自的身体,
因为群众的念力, 所以形成[依报][器世间](物质世间,山河大地海洋), 形成[六道]各自的世界,

一个六道世界, 组成相对等的银河, 众多六道世界, 形成无量法界, 大致情形就是这样,
但是实际量化对等关系我并不清楚(佛经上好像有记载,记得有看过), 因为我还没成佛
不过, 观念上就是如此——帖子详见:[佛法科学观] 引力与念力


【学习笔记②】——菩萨有四法~善求法宝
梵天。菩萨有四法。 [善求法宝]。何等四。
一者[于法中生宝想]。 [以难得故]。
二者[于法中生药想]。 [疗众病故]。
三者[于法中生财利想]。 [以不失故]。
四者[于法中生灭一切苦想]。 [至涅槃故]。

学习注:以上显示的就是菩萨性,把佛法当宝当药,善于追求,

而一般凡夫,累世看重的就是世俗的吃穿用度物质享受,知见和心性上无法提升

所以很难明白法宝的珍贵,生不起追求的心,所以生生世世不断轮回,

这显示的就是凡夫性。



【学习笔记③】——关于「空」相关帖子内容

A,什么是空?
若依照戒定慧三种不同次第来说

空是一种不执着、不贪求、能舍的智慧
这是知见观念上和实际上都能真正超越,而不随俗,能真正超越表相和世俗
这不是一般凡夫嘴巴随便说说的,而是真正身心一如,无求能舍,心无挂碍
所以,以这样的甚深心法念力和知见观念,就能超越轮回,随愿于法界中普渡众生
这阶段是戒定慧一如,事实上,就是因为真正契入,身心一致,所以自然成定成戒

再者,下一个次第
空是一种不堕入世俗表相欲乐苦受的定观
虽然还不能身心一如,还不能真正身心脱俗
但是透过定观觉照,就能保持空观,不堕入世俗和恶道轮回

最后,如果上面两种都做不到的一般凡夫俗子或修行上的初学者
那就不应该妄谈空观或空法或空见,例如说什么吃肉喝酒或男欢女爱都是空
这样的说法不仅仅误导众生,也会误了自己,深执七情六欲而堕入恶道却不自知——帖子详见:什么是空?


B,真懂「空」的相貌
如果真懂空,就不会随世俗假象和表相而流转和轮回,就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挂碍和无法释怀
如果真懂「实相」和「空」,也就不会担心害怕,也不会想要女人或男人,不会堕入钱财的诱惑
因为,真懂空,真能放下,也就能放下这业报肉身,能结束这一生而随实证次第投生往更高的次第和精神境界(例如飞生天界或往生净土)
——帖子详见: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学习注:真懂「空」就会有相应的相貌。

对照起来,自己离真懂空差太远了,根本来说,实证才能真懂,

未实证前,就应该透过多复习空法的观念和多[观修]来达成[定慧等观],这都要自己多花功夫下去才能逐渐成就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2

[布施勋章]

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21:26:37 | 只看该作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5,文殊菩萨劝导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并教导童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以此成就具一切智(佛智)的最初因缘 (接续楼上,增补学习楼上内容+本楼学习,合计用时约4小时)


【学习笔记③】——关于「空」相关帖子内容

C,
人生过程中,难免有时候难过,或生气,或心动,或委屈

这些喜怒哀乐,或贪瞋痴慢

如果以贪瞋痴来说
[难过]其实就是[愚痴],
[生气]其实就是[瞋]
[心动]其实就是[贪欲]和[愚痴]
[委屈]其实就是[愚痴]

现代人,认为自己笨的少,大都自以为聪明
大部分修行人也都认为自己有智慧
尤其看过空法后,都自以为懂空
若真是如此
那就应该知道[难过][生气][心动][委屈]这些都只是负面心念和习气,虚妄不实
就应该知道自己不应该堕入[贪][瞋][痴]
就应该证明自己真的懂空且能空,不是吗?

其实,以众生的根器来说,
[听闻空法]是一回事,要透过[观修]的过程才能逐渐[渐空]和[真空]
[定][慧]若不能等观,那就是假的,就是说一口好佛法,就是口头禅
——帖子详见:您委屈吗?难过吗?生气吗?心动吗? 您真懂空吗?

学习注:以众生的根器来说,听闻了空法,还要透过观修才能逐渐[渐空]和[真空]

只有实修才能渐渐达成,如果不实修,就无法成就定慧等观,就是口头禅,无法解脱


D,一切法皆空是否就不应当持戒了?

学习注:一般人未能实证空法,无法破相,却秉持邪见--例如说什么吃肉喝酒或男欢女爱都是空

(如果真懂空,[就不会随世俗假象和表相而流转和轮回],[也不会想要女人或男人,不会堕入钱财的诱惑])

这样的见解,不但误导自己也误导众生,是邪见,是大妄语,这样的罪业是很深重的,如果不能反省忏悔必然堕入恶道受报,无法解脱生死轮回。


经常有些外道,或者没有深入经藏的人,谈到吃肉也是空,其实这是错误的,
根据底下所介绍的大般涅槃经就可以明白。

真空,是属于涅槃经所说[舍]的阶段,也是大涅槃
(注:十地菩萨才能真正逐渐明白佛性、大涅槃、首楞严三昧。请参阅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经) ,
但是在这之前必须学习正定和慧,然后才能逐渐达到定慧等观、舍的阶段。

一般外道和未深入佛法的人,因为自己的无知和欲望,没有学习正定和般若,也没有实证,却说吃肉也是空,这种无知和邪见会使自己不愿接受和学习正法,而逐渐堕入三恶道。

凡夫绝不能认为吃肉喝酒双修也是空,但是这不表示真空的佛菩萨就能随便吃肉喝酒行淫,
佛菩萨为了普渡不同众生,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示现不同教法,
例如首楞严三昧经中十地以上的魔界行不污菩萨,为了度化魔女所以曾经暂时化身示现等量的天子,
满足这些魔女的欲求,因此让这些魔女能舍欲,这种特殊案例不是凡夫的境界

一般凡夫吃肉喝酒邪淫不守戒律肯定会堕入三恶道。

如果真能舍,真是空,又怎会着于肉味呢?又怎会一定要喝酒行淫呢?
有人可能又认为,真空吃不吃都无所谓,所以吃,想想看这有道理吗?
如果这样如何当众生表率模范,而且,如果要吃肉就会有人杀,这样不是恶性循环吗?
所以真正要成佛必定是吃素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2

[布施勋章]

6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6 20:05:22 | 只看该作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5,文殊菩萨劝导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并教导童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以此成就具一切智(佛智)的最初因缘 (本楼用时约3小时)


继续楼上学习,【学习笔记③】——关于「空」相关帖子内容


E,关于「虚幻」和「空」
其实,「虚幻」并不是指「没有」,也不一定指「空无」
如果一切都是空,那又哪来的佛呢?佛是空吗?佛不是空吗?
如果一切都是空,那六道轮回也是空吗?那众生又是什么呢?杀生也是空吗?
当然不是,那是众生或一些佛弟子误解了虚幻和空义
虽然不是,但是也不是「是」,而是应该看从何种角度来看,何种次第来看

以「虚幻」两字来说,佛法上讲「虚幻」,那是指变化无常,从「无常」上来看,一切都无法较真
这是说,一切都不可执着,因为一切都会生灭变化,而如果你执着了,你就输了,你就随执着的业力(念力)而轮回了
(通常,是随特性而决定轮回的方向,如果没有灵性,而沾染低俗的习性或恶性,那就会堕入同类的畜生性或鬼性之中)
(但是,轮回的业力并不单纯,还包含各种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很复杂的,毕竟,人的一生很复杂,有很复杂的因果)
所以,讲一切都是空,这是一种摆脱执着的方法和观念,是一种修行上的次第法、对照法或方便法
就是让修行者破除不舍和执着,所以,这不是说你能不吃饭、不睡觉,也不是否定生命或众生的存在


从修行方法上来说,如果能观空,能放下,那么,心念就容易清净,如此而已,
这只是迈向究竟修行成就中的一个修行过程罢了
所以,「空无」可说是修行过程的一种观照方法,一般就是用来对治「我执」


另外,从「究竟实相」或「法界真相」来说,就是从佛的高度来说,「虚幻」就是指事情没有意义,
例如人生变化无常,到头来总是空,这是从结果论来说,也就是指「瞎忙」
因为从更高的次第来说,从宇宙真相来说,从轮回来说,从究竟真理来说,由往上提升来说
人执着于人生世俗,就像蚂蚁整天团团转一样,陷入轮回之中,没有解脱的一天
也就是说,众生因为众生性(各自的个性习气),
对不同事物有所执着,而堕入轮回之中,转生为相应次第的生命体
这从佛的角度上来说,或从究竟解脱或实相来说,众生就像整天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一样
就是自找麻烦,自作自受,就是瞎忙,所以说一切都是空

不过,在执着当下的众生,面对眼前的一切,当然不会觉得是空或虚幻
也因此,活得很累,忙忙碌碌,因为观念无法提升,所以生命也无法提升,更无法摆脱轮回,而且自己也不知道
就像你看着蚂蚁,蚂蚁不懂能转生,所以过着自己忙碌的生活
而蚂蚁的一切,根本没用,就如同虚幻一样,就是空
但是,蚂蚁会说,我也是要吃、要过生活啊,要照顾子孙啊,要存粮啊
所以,是不是虚幻,或是不是空,这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和立场,看能否超越
所以,「虚幻」不一定就是指「空无」或「没有」,也不是否定「六道轮回」和「众生」

此外,就像「念头」,你还记得你读本篇文章之前在想什么吗?应该早忘了吧
你还记得昨天或前天吃了哪些东西吗?就算刚吃完饭,美味的感觉也很快就消失了
而念头就是这么善变,所以念头也是如虚幻般的,也是无常的,生灭的
但是,你能说念头就是假的吗?感情是假的吗?吃饭是假的吗?
又或者痛的感觉是假的吗?心念是假的吗?
你和我都是假的吗?外魔是假的吗?佛菩萨也是假的吗?那你又为什么要修行解脱成佛?

念头是虚幻或空无吗?
其实也不是,因为,佛法上的观行(观修、观照)方法,也是靠念头
就像念佛也是靠念头,需要念念相续
所以,空或非空,其实是看方向方法立场而论,也就是看众生的根器、因缘、次第,也就是「相应」

而从不二法、实相来说,一切观法也都只是方便,相对来说,就是一切法也是空,不应该执着

其实,不论「空」或「虚无」或「虚幻」,这就像爬楼梯,都是相对性的、次第性的
当你站在这一阶梯上,其他就是相对空无或虚幻的,而当你往上提升,其他阶梯又相对都是虚无的,尤其是下面的阶梯
而修行就是这样慢慢往上爬,所以,佛经上才说,度过彼岸后,「法船」也当舍
但是,当你还乘坐在这法船上,或对其他还乘坐在这法船上的人,那么这法船就是真实的、必须的
所以,世俗虽然虚幻,但是,修行者一样要吃饭,虽然念头终究也是虚幻,但是,修行一样要靠念头,要靠正念
而就算你修行成就了,成佛了,一样还是有其他众生,不是不存在,只是心中执不执着罢了
不执着而能救众生,救众生而能不执着,不论是法门还是众生,「无着(执着)生心」,这就是妙空(真空)妙心和妙行
空只是一种方法或态度或心念,
并不是否定存在,并不是否定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或众生
就算是成佛了,有情众生一样都是存在的,不论是佛还是其他型态众生(六道众生)都是存在的
所以,「空」或「虚幻」、「虚无」只是相应或对应次第的一种心念或态度或说法
例如:心中念善和持戒的人,投生(飞生)天界,因为不执着人间世俗,
所以,相应而生在天上,而天上也与天人的心念相应(成为依报),而没有人间的恶或污秽
也就是,对于天人来说,世俗人间是虚幻、空无的,而对人类来说,世俗人间是真实的,这也是相应而生

而对修行者来说,或对想究竟解脱成佛的人来说
想要得到相应的因果,那就要有相应的心念和修行
对于空或虚幻的相应理解和实修,也要有相应次第的提高
——帖子详见:「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F,关于「因果不空」
只要造作杀生吃肉喝酒行淫这种种欲望行为,
就不可能空的,这是必定是有因果报应的

因为[欲望]是因,[执着]是因,[无明]是因,[贪瞋痴]是因,[苦报]就是果
有因就有果,杀生吃肉喝酒邪淫是因,苦报就是果

这个因果不是谁规定的,也不是谁给您的
这个因果现象是自己给自己的
就像您爱上了某人,这是因,
没看到对方就会难过,看到对方会欢喜,这都是果
这就是因果,问题就在于观念的执着,是自己给自己的,是自己造成的——帖子详见:[解析]因果苦报的原理&罪性本空
学习注:因果不空,造业必然受报。[[因为[欲望]是因,[执着]是因,[无明]是因,[贪瞋痴]是因,[苦报]就是果]],

众生贪着放不下杀生吃肉喝酒邪淫种种欲望,就必然要承受苦报。


G,关于「真空」&「罪性本空」
前面说要[观空]来断除究竟苦
那就要断除一切欲望执着以及对于苦报的执着
这样才能逐渐净除第八识无明,而达到真空的境界

所以一般人虽然嘴上说空,
但是其实贪着欲望,又难以承受苦报,害怕苦果
这马上就显示不是真正的空

简单说,[真空]是不会对于吃肉喝酒行淫有欲望,而且对于苦受也不会执着
这才是[佛性本来清净][罪性本空]的意思,这必须达到[不二法门]的境界
所以对于病苦也不会执着,这请参考[维摩诘经],请参考下列帖子说明

行菩萨道,如何慰问病患?自己患病又如何调伏? ~ 维摩诘所说经


所以,如果真正达到[罪性本空]的境界,自己的心理层面是不会感受任何苦的
所以,如果有过去世的怨结找上门来报仇,自己也是能甘心受报而不觉苦的
虽然报仇者仍有无明执着,所以放不下仇恨,前来报仇雪恨
但是真正实证[罪性本空]者对于一般人所认为的苦受,是不会有任何起心动念的
因为[三轮体空](仇人,自己,之间的伤害辱骂所产生[苦]的觉受)
这才是真正明白且体证[罪性本空]

而且如果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方便,甚至可以运用方法让仇人放下仇恨
这样就能消除这个原本可能被伤害的果(例如被杀或被辱骂)
也能帮助众生逐渐放下执着,而逐渐进入解脱的修行——帖子详见:[解析]因果苦报的原理&罪性本空
学习注:要真空或是罪性本空,需要有实修成就的甚深观念和定力修持,真正体证[三轮体空],放下对欲望和苦报的执着,不是空口白话能达成的。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2

[布施勋章]

6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7 22:33:14 | 只看该作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5,文殊菩萨劝导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并教导童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以此成就具一切智(佛智)的最初因缘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2小时)


继续楼上学习,【学习笔记③】——关于「空」相关帖子内容



学习注:空有不同的次第,请看上面「大般涅槃经」的教导

要向佛菩萨学习广大的智慧、宽大的心量,犹如虚空,没有爱憎,没有对立,能够容受一切。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
迦旃延!
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
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
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
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

「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脱。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学习注:诸法只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由阿赖耶识--第八识心王中的善恶种子所变现),

犹如众生因眼病看到的虚空之华,没有究竟的实体,没有生出和除灭,本来就是虚幻不实的,

这是以大乘实相义来解释空,不同于小乘所讲的「苦空无常」的「空」。


J,真正的菩萨行者有深空的智慧,但是也有普渡众生的方便

真正的菩萨行者有深空的智慧,但是也有普渡众生的方便
可以运用佛经上佛说的消除非人附体干扰的方法
让这些人对佛法生起信心,逐渐退除附体干扰
然后才逐渐学习甚深佛法,而不是将之拒在门外

谈空大家都会谈,但是几个能有甚深定力的
没吃没喝或者病苦的时候能空掉吗? 自己难道对[财][色][名][食][睡]都能空吗?
自己难道对[女色][名利][财富][婚姻][事业][家庭][病苦]都没问题?都能空?都能见相非相?
有谁临命终不用靠[阿弥陀佛]接引的呢?
自己如果还做不到,就应该多同情众生的苦难,教导众生依靠佛力加持
毕竟要靠自己的定力和空性智慧来空掉这些苦难真的很难
就是因为业障深重,所以才受到非人干扰啊
又如何要求这些人能空呢?
或者一开始就讲[金刚经]~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业重凡夫他们能明白吗?
所以还是依靠佛力才能解脱

我们自己如果没遇过非人干扰,
那是因为没有太重大的业障,或者自己没自觉
但是对于被干扰者,和非人,要有怨亲平等的慈悲

学习注:善知识教导的态度,正是我们要学习和落实的。深深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菩萨行者能演说《法华经》的心要[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可见有甚深智慧是为众生顺利演说的重要一环,

而众生根器因缘次第不同,需要不同的方式来引导,这就需要有善巧方便的方法来因材施教

所以,菩萨行者必然要发四弘誓愿,学无量法门,才能救度不同的众生,

应众生根器因缘次第的不同,能给予契机如法的教导,既是菩萨行者的慈悲,又体现了菩萨行者的甚深智慧,

是我们有志菩萨道行者的必修课!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32

[布施勋章]

7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8 22:55:54 | 只看该作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5,文殊菩萨劝导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并教导童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以此成就具一切智(佛智)的最初因缘 (接续楼上,本楼用时约3小时)


福智大商主,勇猛求菩提,普利诸群生,愿垂守护我!

[学习解说]:

佛菩萨犹如[福][智](关于[福][智]的相关内容,见词解下方的[学习笔记①]。成佛必然福智圆满)俱足的大商主,因地勇猛精进志求无上菩提,过程中以及果地都能普遍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祈愿垂大慈悲守护于我。


[词解]: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



e,【学习笔记①】——[福][智]相关帖子内容


e--1,什么是[福]?什么是[智]?以及[福][智]之间的关系
云何为[福]。云何为[智]。

谓略说[福]即是三种波罗蜜多。一[施]波罗蜜多。二[戒]波罗蜜多。三[忍]波罗蜜多。

[智]唯一种波罗蜜多。谓[慧]波罗蜜多。

[精进][静虑]波罗蜜多应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

若依[精进]修行[布施]。受护[净戒]。及修[慈]等[四种无量]。
如是等类所有精进名为[福分]。

若依[精进]习[闻][思][修]所成[三慧]。修[蕴]善巧修[界]善巧。修[处]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能观察。 [苦]为真苦[集]为真集。 [灭]为真灭[道]为真道。及于一切[善][不善]法有[罪][无罪]。若劣若胜。若黑若白。并广分别缘生法中。皆能如实思择观察。
如是等类所有精进名为[智分]。

若依[静虑]修习[慈]等[四种无量]。如是等类所有静虑名为[福分]。
若依[静虑]能修如前精进中说[蕴]善巧等。如是等类所有[静虑]名为[智分]。
如是[福][智]略有六种。一一分别应知无量。

云何[福因]。云何[智因]。
略说应知福因智因总有三种。
一者于[福]于[智]能[得]能[住]能[增长欲]。
二者于[福]于[智]善能随顺[无违背缘]。
三者于[福]于[智]先已串习。
此中随顺[无违背缘]者。谓[颠倒缘不现在前不会遇性]。 [不颠倒缘正现在前正会遇性]。
若遇恶友倒说福智。或倒作意颠倒而取。名[颠倒缘现前会遇]。与此相违所有白品当知名为[不颠倒缘现前会遇]。
若于[福][智]能[得]能[住]。及能[增长勤修习][障远离不起]。当知是名[无违背缘]。
若诸菩萨于此三种[福][智]因中。随有所阙当知不能生福生智。

云何[福果]。云何[智果]。
谓诸菩萨依止福故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又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依止智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乃至究竟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略说[福果][智果]。如其所应当知四种品类差别复有无量。

应知此中若[异熟体]。若[异熟因]。若[异熟果]。如是一切皆依于[福]从[福]所生。 [福]复依[智]从[智]所起。是故二种于证无上正等菩提虽俱是胜。而于其中[福]为最胜[智]为无上。若诸菩萨于福于智随阙一种。决定不能证于无上正等 菩提。是名[菩萨因摄果摄自利利他]。
——帖子详见:云何为[]?云何为[]? ~ 瑜伽师地论
学习注:由经文可知,福慧圆满才能成佛。

福报是累世对布施众生(财施法施无畏施)的回馈,是一种累世的互动关系
因为过去世和众生结善缘,所以这些被布施的众生第八识就存在回馈的种子,善缘的种子
这些众生不是只有在人道,还可能遍布六道,所以菩萨和天人与鬼神都会帮助这个布施者
所以这个布施者,今生就能够事事顺利,这就是有福报的人
——帖子详见:[略说]福德的因果原理


========


e--2,有福德的好处:

1,由上面经文可知,有福德有智慧才能成佛,是成佛两个必须的要件。


2,有善根福德因缘能帮助往生净土:净业三福是往生的助因,信愿行至心念佛是往生的主因
要超越业力解脱轮回,就该靠佛力而往生
可是靠佛力往生,要有条件
就是信愿行和净业三福,至少临命终一念念佛
可是临命终能否一念念佛的因素,在于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
善根福德因缘决定是否业力现前干扰正念,还是阿弥陀佛现前加持
问题就是在于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也是佛陀强调净业三福的关系

学习注:
【三福】
指往生极乐净土者所修之三种净业;此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即:
(一)世福,又作世善。为世俗本来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
(二)戒福,又作戒善。为佛出世所定之戒法,包括人、天、声闻、菩萨所受持之三归、五戒乃至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等。其中,或具受或不具受;或具持或不具持,但皆回向,必能往生。
(三)行福,又作行善。为凡夫起大乘心,自行化他所具之善根,即发大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开智慧、厌苦欣涅槃)、劝进行者(劝人舍恶,向涅槃道)、发愿往生净土等。(观无量寿佛经疏(智顗)、观经散善义、观经序分义、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中(元照))p64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以上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 自在 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4 03:52 , Processed in 0.0932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