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237|回复: 1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8-13 20:5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习经缘起:
修行有三个重要方向需要平衡,这在许多佛经都有提到(例如: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
只要这三个修行没有平衡,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1戒:戒律+[老实做功课]都算,戒就是规范,老实做功课就会因戒得定
2定:这要精进实修+心法次第三昧观照修行,心定就不烦躁
3慧:解义佛经,在观念上转变增上,这样就会释怀,心境就会平稳
—— [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善知识还慈悲叮咛:
初学者应该遵守[戒律],来减少世俗杂染,以降低习气的干扰和障碍
日后逐渐学习[定][慧]的内容,由[定][慧]回头来明白[戒律]的原理

1.有[定力]就能克服欲望习气的问题
有定力就能理智面对问题,而不会情绪化引起更大问题,或陷入情绪而无法自拔

2.有[智慧]就能明白因果和种种原理,就自然不会犯错
就像明白大海或暗流的危险,就不会因为玩水而溺毙
或明白火和电的原理和危险,就能减少人为错误而引发伤亡

如何增上[定][慧]呢?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净慧慈光,发心学习《优婆塞戒经》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让弟子能够入清净光明心认真习经、明白经义,写出符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并依照经中教导如法实修、如实发心,增上[戒][定][慧],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10:5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11-17 16:42 编辑

经文目录: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一、介绍法会地点及与会人员
二、世尊运用善巧方便导正善生契入正见
三、以何义故名为菩萨
四、发菩提心的众生称之为菩萨
五、菩提心有几种?如何增上菩提心令不退转?
六、菩萨有两种在家和出家,发菩提心的在家菩萨所得福德最为殊胜


发菩提心品第二

一、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悲品第三

一、悲心是菩提心的生因,那么如何生(或修)悲心?
二、何为悲心?何为大悲?
三、悲心是六波罗蜜的生因
四、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心,则不能得优婆塞戒
五、一切善法悲为根本,修悲心者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脱品第四

一、要获得解脱就要有解脱的体:身、口、意
二、解脱可从三种方便中获得:惠施、持戒、多闻
三、解脱可从三个时间获得:佛出世时、缘觉出世时、阿迦尼吒天说解脱时
四、有三种人能获得解脱:声闻、缘觉、菩萨
五、如何善分别哪些人有解脱分?哪些人没有解脱分?
六、少量布施便能得到无量福报的方法
七、如何增长佛菩提种子?
八、为何学佛人那么多,成佛者却少之又少


三种菩提品第五

一、何为佛?诸佛菩提与声闻缘觉菩提有何不同?

1、从闻、思、修来看区别
2、从总相、别相来看区别
3、从缘、智来看区别
4、从断习气来看区别
5、从厌多闻厌思惟来看区别
6、从智、行清净与否来看区别
7、从所行有边、无边来看区别
8、从智因、智果来看区别
9、从身力、心力来看区别
10、从其他广大发心等方面来看区别


优婆塞戒经卷第二

发愿品第七


一、善发无上大愿者,能修三十二相业
二、菩萨具足哪些条件,能成为法财长者


名义菩萨品第八

一、什么叫假名菩萨?
二、什么叫实义菩萨?


义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一、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实义菩萨?
二、菩萨如何令道心坚固不退


自利利他品第十

一、为什么菩提道比二乘菩提殊胜
二、什么是学?什么是学果?
三、菩萨如何自利利他


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一、菩萨具足八法能自他兼利以及如何具足八法?
二、满足三种因缘令八法具足
三、受持优婆塞戒终不造恶业
四、具足八法所得种种功德利益


二庄严品第十二

一、什么是菩萨自他庄严,以及如何成就自他庄严?
二、菩萨成就福德与智慧庄严的正因是慈心与悲心
三、菩萨布施时应观两种田
四、菩萨布施时一念具足六波罗蜜
五、菩萨具足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
六、菩萨具足福德智慧庄严的七种相貌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

摄取品第十三


一、具足福智二种庄严的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
二、出家菩萨应当教导出家及在家弟子修不放逸法
三、在家菩萨应当教导在家弟子同样修不放逸法


受戒品第十四

一、在家菩萨供养六方,能得优婆塞戒

二、受持优婆塞戒者,如何增长财命
1、首先要征得父母妻子奴婢僮仆国王的同意
2、应当至心受持优婆塞戒、皈依三宝

三、障碍财命增长的五件事
四、得受优婆塞戒的其他条件
五、已受优婆塞戒者还应受持六重法
六、已受优婆塞戒者还应受持二十八失意法


净戒品第十五

一、已受优婆塞戒者,如何让戒行清净


息恶品第十六

一、已受持优婆塞戒者,如何令恶念止息?

1、至心念佛,能令恶(妄)念止息
2、观如来七胜事,能令恶(妄)念止息
3、了解如来十号功德


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一、广修世间三种福田,就是供养三宝
1、至心勤修供养佛生身灭身形像塔庙者,所得功德与佛在世时等无差别
2、若以四天下众宝供养与以至心恭敬尊重赞叹如来种种功德供养,所得福德等无差别
3、什么是真供养佛?
4、什么是真供养法?
5、什么是真供养僧?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

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一、如何供养六波罗蜜
二、修习六(方)波罗蜜时分别要需要注意四事
三、说有六波罗蜜是正确的,说有四波罗蜜者是不正确的
四、什么是波罗蜜?


杂品第十九

一、已修六波罗蜜的菩萨,能做哪些利益众生的事?
二、布施有三种殊胜的果报
三、智者布施有五种相貌
四、菩萨修布施为的是利益众生
五、布施有三种:法施、无畏施、财物施
六、布施遇到障碍,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修无我及无常
七、常乐布施者能获得五种果报
八、什么是一切施?如何做到一切施?
九、菩萨应当如何布施?
十、施主有下、中、上三种
十一、智者如何布施?
1、智者布施为自他利
2、智者布施始终保持正念观照
3、智者为四事而布施
4、乐施之人能破五恶法、获得四种果报
5、智者布施不生悔心,因此虽然身处恶道但不会遭受恶事逼迫
6、布施有次第,应正念观照,先施外物,观察其心,再施内物
7、如何善用世间财令自己在今生及后世都能得到利益
8、什么叫做贫穷以及智者如何布施?
9、布施方能获得自在和解脱
十二、五阴(施者与受报者之间)可以说是即作即受,也可以说是异作异受


优婆塞戒经卷第五

杂品之余


一、哪些行为属于悭心?以及智者如何发心布施?
二、菩萨布施时应当远离哪些恶事?
三、什么是清净布施?
四、福田与果报
五、布施必定获得善果报,不得恶果报
六、哪些是如法布施,哪些是不如法布施
七、什么是法布施?为什么法布施胜于财布施?
八、如何为已故亲人做福德?
九、为何祭祀能得福德、杀生不得福德?
十、福德不会随生命结束而消失
十一、什么是一切施?不思议施?
十二、布施的三种根本
十三、与他人共同布施所得果报的差别
十四、哪些人不能布施?以及哪些人叫做大施主?
十五、为什么有些人布施后会后悔?以及智者为何不生后悔心?
十六、什么样的人叫做大施主
十七、贫穷人如何做大施主?
十八、拥有很多财物的人如何做净施主?


净三归品第二十

一、什么是三皈依以及为什么要三皈依?
二、为什么要先皈依佛、再皈依法、最后皈依僧?
三、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优婆塞?以及什么是得戒?
四、哪些行为会失去三皈依?哪些行为不会失去三皈依?
五、智者应当观察分析破除外道种种邪知邪见
六、三皈依要本人亲口宣说方能成就
七、唯有认识真我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八戒斋品第二十一

一、至心受持八关斋戒者,所得功德果报不可穷尽
二、受持三遍三皈及八关斋戒,此人则能得到一日一夜优婆塞戒
三、以清净心受持八关斋戒者,除五逆罪外,其他一切罪业将全部消灭
四、八关斋戒功德无量且容易受持,然而不能受持者叫做放逸



(注:后面的学习方式做了更改,没有目录链接,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10:59: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16 12:03 编辑

(3楼~5楼用时约3小时)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一、介绍法会地点及与会人员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

[学习解说]:

(阿难)听佛这样说,一时(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僧(年岁大而且道德高的比丘),五百位比丘尼,一千位优婆塞(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还有五百位乞儿在一起儿(行乞的人)


名词解释:

【如是我闻】
梵语 evam! maya^s/rutam!,巴利语 evam! me 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六成就)1266)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比丘】
年岁大而且道德高的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优婆塞】
梵语 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依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载,佛陀成道后,至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其时,来自北天竺之提谓(梵 Trapus!a)、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蜜所和之抟供养佛陀,而受三自归,是为最初之优婆塞。又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载,若受三归并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持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持二戒已,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持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盖有部律允许分受五戒,有此五种之别。(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大唐西域记卷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参见:优婆夷)6407)p6409 FROM:【佛光大辞典】

【一时】
梵语 ekasmim! samaye,巴利语 ekam! samayam!。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乃经典序文六种成就之一。金刚仙论卷一(大二五·八○一上):“既曰我闻,说必有时,故次云一时。然时有多种,或有一念时,有日夜时,有百年时,有一劫时,有春秋冬夏时。今言一时者,非此等时(中略)。虽言一时,不云某年某月某日说,故不知何时也。”又据天台观经疏之说,时有二种,即:(一)迦罗,乃短时之意。又称实时。(二)三摩耶,长时之意。又称假时。然不论时之长短、假实,于佛说一经毕时,总称一时。(大智度论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法华经文句卷一)p63 FROM:【佛光大辞典】

【舍卫国】
本名憍萨罗,舍卫是都城,今以首都代国名。位置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的南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乞儿】        
1.行乞的人。 2.求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10:5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16 12:02 编辑

二、世尊运用善巧方便导正善生契入正见

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
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命之与财。
何以故。东方之土属于帝释。有供养者释提桓因则为护助。
南方之土属阎罗王。有供养者。彼阎罗王则为护助。
西方之土属婆楼那天。有供养者。彼婆楼那则为护助。
北方之土属拘毗罗天。有供养者。彼拘毗罗则为护助。
下方之土属于火天。有供养者。火天则为护助。
上方之土属于风天。有供养者。彼亦为护。
世尊。佛法之中颇有如是六方不耶。


[学习解说]:

这时会中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名叫善生
他对佛说:世尊,外道六师(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势力较大之六种外道),常常为众生演说这样的教法,说如果众生能在清晨恭敬礼拜六方,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因为外道六师说东方的国土属于帝释,所以供养帝释者则能得到帝释的保护与救助
说南方的国土属于阎罗王,有能供养阎罗王者则能得到阎罗王的保护与救助
西方的国土属婆楼那(龙王名。译曰水)天,有能供养俱毗罗者则能得到俱毗罗的保护与救助
北方的国土属拘毗罗(意译作不好身。乃毗沙门天王之别名。原为印度教之财神。系世上一切财富之守护者,北方之保护神,又为夜叉与紧那罗之王)天,有能供养者则能得到的保护与救助
下方的国土属于火天(音译阿耆尼、阿哦那、恶祁尼。又作火仙、火神、火光尊),有能供养者则能得到的保护与救助
上方的国土属于风天(音译作缚庾、缚臾、婆庾、婆牖、伐由。又作风神、风大神),有能供养风天者则能得到风天的保护与救助


名词解释:

【火天】
梵名 Agni,巴利名 Aggi。音译阿耆尼、阿哦那、恶祁尼。又作火仙、火神、火光尊。为密教十二天之一,八方天之一。为东南方之守护神。于密教为重要护法神之一。密号护法金刚。有各种形像,在胎藏现图曼荼罗中,火天位于外院东南隅,为仙人形,具有四臂,右二手分别持三角印、念珠,左二手分别执澡瓶、仙杖,住于火焰中。在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中,火天位于西方,身呈肉色,右手持三角印,左手执仙杖。又据十二天供仪轨所载,火天乘青羊,遍身火焰,具四臂,右二手分别持青竹、军持,左二手分别为扬掌、持念珠,有二天女手持天花,左右并置苦行仙。此外,密教修护摩法时,先设火天坛供养火天,而后供养诸尊。(大日经卷一具缘品、略本瑜伽护摩轨、药师七佛供养仪轨如意王经、陀罗尼集经卷十一、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七护摩增益品、大日经疏卷五、卷二十)((参见:八方天)278)、“十二天”331)p1493   FROM:【佛光大辞典】

【俱毗罗】
<一>梵名 Kumbi^ra。又作鸠鞭罗、金毗罗、宫毗罗。意译作蛟。即蛟龙,指有鳞之龙。(玄应音义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七)
<二>梵名 Kubera。意译作不好身。乃毗沙门天王之别名。原为印度教之财神。系世上一切财富之守护者,北方之保护神,又为夜叉与紧那罗之王。住于吉罗娑山(梵 Kaila^sa),形貌丑陋,具有三腿一眼,另有一眼仅为一黄色痕记。佛教以之为护法四天王之一。(阿育王经卷六、毗沙门天王经)((参见:多闻天)2331)
<三>梵名Kumbhi^ra。又作金毗罗。药师如来十二神将之一,般若守护十六善神之一。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的夜叉神王之上首。十二神将与十二地支相配,日夜十二时守护佛法。依阿娑缚抄药师卷中所述,其色黄标,驾虎,执兽荼剑,左手握拳,屈押于腰间,呈暴恶状。或谓虎头人身,右手持棒。(大宝积经卷三十六、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九、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下)((参见:金毗罗)3530)p4033 FROM:【佛光大辞典】

【婆楼那】
(异类)Varun!a,龙王名。译曰水。探玄记二曰:“婆搂那龙王,此云水。为一切鱼形龙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阎王】
即阎罗王,又译作琰魔王,若译义为双世,言其苦乐并受。又为双王,言兄妹二人并为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据法苑珠林记载:阎罗王往昔为沙毗国王,与邻国战而败,国王忿极,与诸大臣兵卒皆发愿,愿死后为地狱主,执邻国诸恶人,一一投之地狱以泄忿。后此国王,死后为阎罗王,其大臣兵卒,亦皆为地狱官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风天】
梵名 Va^yu,巴利名同。音译作缚庾、缚臾、婆庾、婆牖、伐由。又作风神、风大神。为密教十二天之一,护世八方天之一。本为印度之风神,与日天、火天并称吠陀三神。即给予名誉、福德、子孙、长生之神。在佛教中,为守护西北方之神。于新华严经卷一,举出无碍光明主风神、普现勇业主风神、飘击云幢主风神、净光庄严主风神、力能竭水主风神、大声遍吼主风神、树杪垂髻主风神、所行无碍主风神、种种宫殿主风神、大光普照主风神等十种风神之名,此十种风神各具解脱门,出现世间,可令重盖迷障之众生皆得解脱。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列位外金刚院之西北隅。该神皆以老人姿态出现,即白须,身呈赤黑色,戴冠,著甲胄,右手持幢幡,左手按腰,有时则乘鵇。(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二、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大日经义释卷七、翻译名义集卷二)p3992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师外道】
又作外道六师。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势力较大之六种外道。外道,系以佛教立场而言,实为当时反对婆罗门思想之自由思想家,而在一般民众社会中所流行之思想体系。凡六种,即:(一)珊阇耶毗罗胝子(巴 San~jaya Belat!t!hiputta),怀疑论者。不承认认知有普遍之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且认为道不须修,经八万劫自然而得。(二)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巴 Ajita Kesakambala),唯物论、快乐论者。否认因果论,乃路伽耶派之先驱。(三)末伽梨拘舍梨(巴 Makkhali Gosa^la),宿命论之自然论者。主张苦乐不由因缘,而惟为自然产生。系阿耆毗伽派之主导者。(四)富兰那迦叶(巴 Pura^N!a Kassapa),无道德论者。否认善、恶之业报。(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巴 Pakudha Kacca^yana),无因论之感觉论者。认为地、水、火、风、空、苦乐、灵魂为独立之要素。(六)尼乾陀若提子(巴 NigaN!t!ha Na^taputta),耆那教之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应偿之,并非今世行道所能断者。以上(三)、(四)、(五)属阿耆毗伽派,与(六)均属于苦行主义派;又除(一)之外,余均站在唯物论之立场,主张聚积说。(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中阿含卷五十七箭毛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卷三十七、四分律卷五十一、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二、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百论疏卷上之中、摩诃止观卷十上、印度哲学研究第二)p1282 FROM:【佛光大辞典】

【阎罗王】
梵音阎摩罗。此云遮。谓遮令不造恶故
○瑜伽论问。焰摩王。为能损害。为能饶益。名法王。答由(饶益众生)故。若诸众生执到王所令忆念故。遂为现彼相似之身。告言汝等自作。当受其果。由感那洛迦。新业更不积集。故业尽已脱那洛迦。是故焰摩。由能饶益诸众生。故名法王。FROM:【《释氏要览》(宋 道诚集)】




善男子。我佛法中亦有六方。所谓六波罗蜜。
东方则是檀波罗蜜。何以故。始初出者。为出智慧光因缘故。彼东方者属众生心。若有众生能供养彼檀波罗蜜。则为增长寿命与财。
南方即是尸波罗蜜。何以故。尸波罗蜜名之为右。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寿命与财。
西方即是羼提波罗蜜。何以故。彼西方者名之为后。一切恶法弃于后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
北方即是毗离耶波罗蜜。何以故。北方名号胜诸恶法。若人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
下方则是禅波罗蜜。何以故。能正观察三恶道故。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命之与财。
上方即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上方者即是无上。无上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命之与财。
善男子。是六方者属众生心。非如外道六师所说。
如是六方谁能供养。善男子。唯有菩萨乃能供养。


[学习解说]:

(听到这里)世尊对善生说,善男子(佛称呼修持五戒和十善的男子为善男子),佛教中也有六方,那就是六波罗蜜(一、檀波罗蜜。二、尸波罗蜜。三、羼提波罗蜜。四、毗梨耶波罗蜜。五、禅波罗蜜。六、般若波罗蜜)

东方则是布施波罗蜜(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东方是智慧光(指佛、菩萨之智慧鉴照所发出之光明。又称智光、内光)最初生起的地方,东方属于众生心,如果有众生能广行布施,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南方即是持戒波罗蜜(又作戒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南方在东方的右边,所以持戒称之为右,如果有人能够严谨持戒,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西方即是忍辱波罗蜜(又作忍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西方在东方的后边,所以忍辱称之为后,如果有人能够严谨持戒,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北方即是精进波罗蜜(又作进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为什么呢,因为北方的名号(又作名字、名)称之为胜诸恶法,所以如果有人能够精进修行,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下方则是禅定波罗蜜(又作禅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禅定中能正念观察三恶道的缘故,所以如果有人能深入禅定,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上方即是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上方即是无上(谓无有过于此者),所以是智慧波罗蜜,如果有人能供养充满智慧,则能增长寿命与财富

因此,善男子,六方属于众生心,并非外道六师所说的那样
那么这六方谁能如实发心供养呢,善男子,唯有菩萨才能供养


名词解释: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名号】
梵语 na^madheya,巴利语 na^ma-dheyya。又作名字、名。主要指佛、菩萨之称号而言。此名号因可表彰诸佛菩萨之功德,及显示众生对诸佛菩萨之赞叹、敬仰,故又可称为宝号、尊号、德号、嘉号等。又以其为诸佛之菩提之名,故又称果名、果号、果上名号等。又依名号之字数而称,则有四字名号、六字名号、九字名号、十字名号等称呼。
 关于名号之字义,据慧远之大乘义章卷二十末载,显明体者为名,表德者为称,名与称彰于外而号令天下者,称为号。另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四载,名,指释迦等之别名;号,指十号,为诸佛之通名。又呼召(显)体者为名,表德者为号。
 由上述可知,名号可表显诸佛菩萨之真如体性,及其广大圆满之功德,除此以外,名号系从诸佛菩萨而来,以名体不离故,所以诸佛之名号,即等同诸佛之法体,故诸经论中,多载有诚心称念诸佛之名号,及思惟忆念诸佛者,可消除罪障、灾难,或可往生净土等之说。如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所举,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及受持称念其名号者,即可得福。又如观无量寿经所举,若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则于念念之中,可灭除八十亿劫之生死罪。此外,若称念释迦牟尼佛、地藏菩萨、药师菩萨、弥勒佛、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佛菩萨之名号,亦可灭罪得福。
 于诸名号中,“阿弥陀佛”随著净土宗之流传,而普遍于世间,凡诚心称念其名,精勤不懈者,临命终时必可往生极乐净土。此外,于称念中,一句弥陀在口,亦可于现世之时净化身心。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之观世音菩萨名号,亦广为世人所称念。(杂阿含经卷四十、旧华严经卷四如来名号品,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药师本愿经、弥勒上生经、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往生论注卷下)p2260 FROM:【佛光大辞典】

【智慧光】
<一>指佛、菩萨之智慧鉴照所发出之光明。又称智光、内光。为“身光”、“外光”之对称。(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大智度论卷四十七、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中)((参见:光明)2173)
<二>阿弥陀佛十二种光明之一。即因阿弥陀佛之光明能破除一切众生无明之痴闇,彰显真理,故称智慧光。据赞阿弥陀佛偈载,阿弥陀佛之光明能破无明闇,故阿弥陀佛又号智慧光佛。((参见:十二光)334)
<三>日僧良晓之号。石见国那贺郡人,俗姓藤原。字寂惠。资性英迈,夙有出尘之志。十九岁投比睿山东塔南谷极乐房仙晓出家受戒,修学显密教法。其后专弘净土,晚年居止白旗乡,故其门流称白旗流,又称阪下义,为良忠门下六派之一。p5033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
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
(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男子】
佛称呼修持五戒和十善的男子为善男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10:5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16 12:09 编辑

三、以何义故名为菩萨

世尊。以何义故名为菩萨。
佛言。得菩提故名为菩萨。菩提性故名为菩萨。
世尊。若言得菩提已名为菩萨者。若未供养彼六方时。云何得名为菩萨耶。
若以性故名菩萨者。谁有此性。有此性者则能供养。若无性者则不能供养是故如来不应说言。彼六方者属众生心。


[学习解说]:

善生问世尊,菩萨如何定义呢
佛回答说,得菩提(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者称之为菩萨,拥有菩提性者称之为菩萨

善生又问世尊,如果说得菩提者称为菩萨,那么众生在供养六方之前如何成为菩萨?
如果拥有菩提性称为菩萨的话,那么谁有菩提性?
如果有菩提性者才能供养六方,没有菩提性者则不能供养六方
那么,如来不应该说六方属于众生心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非得菩提故名菩萨。何以故。得菩提者名之为佛。未得菩提乃名菩萨。亦非性故名菩萨也。
善男子。一切众生无菩提性。如诸众生无人天性。师子虎狼狗犬等性。
现在世中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业因缘故。得师子等畜生之身。
菩萨亦尔。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故名菩萨。
若有说言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有性者。则不应修善业因缘供养六方。
善男子。若有性者。则无初心及退转心。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名菩萨性。


[学习解说]:

佛对善生说,善男子,不是说证得菩提才称作菩萨
因为证得菩提者称为佛,未证菩提时称为菩萨

也不是说有菩提性者称为菩萨
善男子,一切众生都没有菩提性
这就好比一切众生无有人性,天性,狮子,虎,狼,狗犬等性

现世中因为善业因缘和合而感得人天之身
如果和合不善业因缘,那么就会感得的畜生身

菩萨也是一样,和合众善业因缘,发菩提心者称为菩萨
如果说一切众生都有菩萨性,这样说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既然一切众生都有菩萨性,就不需要修善业供养六方了

善男子,如果一切众生都有菩萨性,也就不会有初发心以和退转心了
所以,众生是以无量善业因缘和合的缘故而如实发菩提心,这样的人才称之为菩萨

[学习笔记]:
什么是菩萨性呢?
这在许多教导菩萨的佛经中都有谈到,就是真正发起菩萨心和菩萨行,而形成累世的惯性(例如:慈悲和智慧,以及普渡众生的方法),
这就是菩萨性,就是菩萨的本性内涵,这必须靠累世修行来累积达成,这样才能逐渐契入佛性而成佛 ——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3-8-16 09:5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3-8-17 09:41 编辑

(6楼~7楼用时约3.5小时)


四、如是发菩提心的众生才称之为菩萨

善男子。有诸众生受行外道。不乐外典颠倒说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住寂静处内善因缘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观生死过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恶闻恶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深知自身贪欲嗔恚愚痴悭嫉为呵责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诸外道五通神仙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欲知世间有边无边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闻如来不思议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生怜愍故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爱众生故发菩提心。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些众生接受外道经典后,因为不喜欢外道所讲的颠倒知见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住在寂静处,因为内善(内善是自善,是自我的善行,是自觉的约束自已做出益于人(物)的行为)因缘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观照生死过患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见到或听到各种恶事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深知自身贪嗔痴以及悭贪嫉妒等习气深重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见诸外道五通神仙修有漏禅定无法获得究竟解脱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想要弄清楚世间是有边还是无边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见到或听到如来不可思议的境界(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怜悯众生而发菩提心
或有众生因为爱护众生而发菩提心

参考阅读:
发菩提心 ~ 引自[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何谓 发大乘菩提心? ~ 思益梵天所问经
菩萨因何退转菩提之心? 又如何不退转? ~ 大般涅槃经
十种发菩提心因缘,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名词解释:

【不可思议】
<一>梵语 a-cintya。又作不思议、难思议。指不可思虑言说之境界。主要系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俗谓事理深妙神奇,无法以思索或讨论而得者,皆以“不可思议”形容之,盖系援引自佛教经典。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谓,世界、众生、龙、佛土境界为四不可思议者。大宝积经卷八十六等亦举出:业、龙、禅、佛等四种境界为不可思议者。大智度论卷三十则举出:众生多少(众生无增无减)、业果报(一切差别由业力而生)、坐禅人力(由禅定之力而现神通)、诸龙力(龙之一滴水,则可降大雨)、诸佛力(佛陀圆满成就十力)等五种不可思议。
 另据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佛不可思议法品之载,诸佛有刹土、净愿、种姓、出世、法身、音声、智慧、神力自在、无碍住、解脱等十种不可思议。同经卷三十七离世间品,亦载菩萨之十种不可思议。此系说明诸佛、菩萨之解脱、智慧、神力等,乃言语思虑所不能及者。复次,华严经与维摩经称为不思议解脱经,阿弥陀佛称为不可思议光如来,菩萨称为不思议慧菩萨、难思议菩萨等,皆为其例。((参见:四不思议)1662)
 <二>唐代僧。为新罗国零妙寺(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为善无畏之弟子。唐开元(713~741)末年撰大日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世称不思议疏。其余事迹不详。p962 FROM:【佛光大辞典】

【有边无边论】
又作边无边等宗。为外道十六宗之一。即依止世间之诸种静虑,而计执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等见解之宗派。(瑜伽论记卷三之下)((参见:外道十六宗)1871)p2460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通仙】
(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独极三乘之证果者。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而具六通。维摩经不思议品曰:“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内善】
内善是自善,是自我的善行,是自觉的约束自已做出益于人(物)的行为。
表现在日常行事、说话,同情、照顾他人(物)的利益和感受,自觉的做出方便他人(物),不妨害他人(物),不给别人(物)添麻烦的行为。摘自:百度

【外道】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6 09:52:13 | 只看该作者
五、菩提心有几种?如何增上菩提心令不退转?

善男子。菩提之心凡有三种。谓下中上。
若言众生定有性者。云何说言有三种耶。
众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
众生勤修无量善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为下。
若善修进则名不退。若不修进名之为退。
一切时中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善故名不退转。若不如是是名退转。
如是菩萨则有退心及怖畏心。若一切时中为一切众生修集善法得不退转。
是故我记是大喜地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提心有下、中、上三种
如果说众生一定有菩提性的话,为什么还要会有下、中、上三种呢

要知道众生的下等菩提心能升到中等菩提心,中等菩提心也能升到上等菩提心
上等菩提心也可能降到中等菩提心,中等菩提心也可能降到下等菩提心

如果众生勤修无量善法则能不断增上菩提心
反之如果不勤修善法则将退转为下等菩提心

所以如果能不断修进就能不退转,反之则会退转
无论何时,若能常常发心为一切众生而修善者称为不退转
反之不能为众生发心而修善者称为退转

不是为众生而发心修善的菩萨,会出现退转心和怖畏心
反之如果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能发心为众生而修善者就不会退转

因此,我记(又称未来记、识记)这些能发心为众生而修善的菩萨不久将获得无上菩提


名词解释:

【记】
<一>标识。
<二>授记之简称,一一分别记说之意。为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即佛陀对修行中之弟子一一预言其将来证果之内容。如由佛陀给予记别,则称为授记;而受记别者,称为受记。((参见:授记)4587)
<三>记录、记述。预言将来之事,称悬记,又称未来记、识记。
<四>凡经论之注解,或私人之札记,亦称记。p4320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a^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又梵语 anuttara-samyak-sam!buddha,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又可省略阿耨多罗,而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论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论注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二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参见:正遍知)2001、“正觉”2005)p3674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切时】
从无始以来相继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称为一切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三种菩提无有定性。
若有定性。已发声闻缘觉心者。则不能发菩提之心。
善男子。譬如众僧无有定性。是三种性亦复如是。
若有说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诸外道等无因果故。如自在天非因非果。


[学习解说]:

善男子,下中上三种菩提没有定性
如果非说有定性,那么已发声闻和缘觉心的众生,就不能再发无上菩提心了

善男子,譬如僧众也是一样无有定性,三种菩提性也是一样没有一定
如果一定要说有定性的话,此人则是外道,为什么说是外道呢,因为外道认为没有因果或者不信因果


名词解释:

【大自在天】
梵名 Mahes/vara,巴利名 Mahissara。音译作摩醯首罗、莫醯伊湿伐罗。又作自在天、自在天王、天主。传说为噜捺罗天(梵 Rudra)之忿怒身,因其居住地之不同,又有商羯罗(梵 S/am!kara)、伊舍那(梵 I^s/a^na)等之异名。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此派以天为世界之本体,谓此天乃一切万物之主宰者,又司暴风雷电,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悉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故此天喜时,一切众生均得安乐;此天嗔时,则众魔现,国土荒乱,一切众生均随其受苦;若世界毁灭时,一切万物将归入大自在天中。此盖为大自在天神格之表现;然除杀伤、暴恶等性格之外,此天亦具有救护、治疗之性格,而以吉祥神之面貌出现。初时,此天与那罗延天同列于梵天之下,其后,其神位渐次升高,而成为最高神格,于婆罗门教中,被视为“其体常住,遍满宇宙”,而有“以虚空为头,以地为身”之泛神论之神格。然湿婆神进入佛教后,即成为佛教之守护神,称为大自在天,住在第四禅天。其像为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之天人形,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独尊于色界。
 密教将此天视同伊舍那天,为十二天之一。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大二一·三八四上):“伊舍那天喜时,诸天亦喜,魔众不乱也。旧名摩醯首罗也。佛言若供养摩醯首罗已,为供养一切诸天。此天嗔时,魔众皆现,国土荒乱。”此天形像种类很多,有二臂像、四臂像、八臂像,更有十八臂像,然不多见。列位在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西边之西南隅,罗刹眷属之左外,身呈赤黑色,右手开肘竖掌,屈中、无名、小等三指,左手作拳,执三股戟向右,乘青黑水牛,左脚下垂。(梵网经卷上、大教王经卷十一、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下、大吉义神咒经卷四、俱舍论卷七、慧琳音义卷二十六、胎藏界七集卷下)((参见:大自在天外道)784)p78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或有人说菩萨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
以巧方便因缘发故得为金用。菩萨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说。
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树。眼有火石。
是故梵志无因无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
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树。当知即是梵志因果。是义不然。
何以故。因细果粗故。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则被烧。眼若被烧云何能见。
眼中有石。石则遮眼。眼若有遮复云何见。


[学习解说]:

善男子,或有人说众生的菩萨性,就好比石头里一定有金性一样,通过一些方便法可以作为金用,他们认为菩萨性也是如此,其实这是梵志(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

为什么是梵志说呢,因为梵志常常说尼拘陀子里有尼拘陀树,说人的眼睛里有火和石头
这就是梵志认为的无因无果的错误知见,他们认为因就是果,果就是因

他们认为既然有尼拘陀子就应该有尼拘陀树,这就是梵志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是错误呢,因为因细果粗的缘故,如果说眼中一定有火,眼睛就会被烧,眼睛如果被烧,又如何看
眼中如果有石头,石头就会遮挡眼睛,眼睛如果被遮挡,又如何能见


名词解释:

【梵志】
梵语 bra^hmaN!a。<一>音译婆罗门、梵士。意译净裔、净行。又称净行者、净行梵志。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故有此称。玄应音义卷十八载,婆罗门应作婆罗贺磨拏,意指承习梵天之法者。自称由梵天之口而生,为四姓中之最殊胜者,故独取梵之名。瑜伽论记卷十九之上载,梵为西国之言,译为寂静、涅槃;志为本地语,矢志求梵,故合称梵志。散见于经典中之长爪梵志、螺髻梵志均为著名之佛弟子,亦可知皆出自婆罗门。又梵志之女,或志于梵道之女,称为梵女。(中阿含卷四十八马邑经、增一阿含经卷九、法句经卷下、大日经疏卷四)((参见:婆罗门)4463)
 <二>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大二五·四六一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三>相对于“尼干(尼犍)”,而称在家之婆罗门为梵志。法华文句记卷九上载,在家事梵称为梵志,出家之外道通称尼干。然于法华经要解卷五所载则相反,在家之外道称为尼犍,而出家之外道称为梵志。p4632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如梵志说。有即是有。无即是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
若言石中有金性者。金不说性。性不说金。
善男子。因缘故则有和合。缘和合故本无后有。如梵志言。无即永无。
是义云何。金合水银金则灭坏。若言有不应灭。是义云何。
若说众生有菩萨性。是名外道。不名佛道。


[学习解说]:

善男子,如果按照梵志的说法,有就是有,无就是没有的话
那么,既然无,就不应该再生,既然有,就不应该再灭
如果石头中有金子的特性,那么既然是金就不应该说是金性,既然是金性就不应该说是金

善男子,因为因缘和合的缘故,所以本来没有的可以后来变为有
如果像梵志那样说法,无就永远都没有的话,那么金子和水银合在一起,金子就会熔化没有了,这种情况该怎么理解有就不会灭呢

因此,如果非要说众生一定都有菩萨性,只能说这种说法是外道,不是佛道



善男子。譬如和合石因缘故而有金用。菩萨之性亦复如是。
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也。
善男子。譬如众生先无菩提后乃方有。性亦如是先无后有。是故不可说言定有。


[学习解说]:

善男子,比如石头因为和合之后方能提取金子出来,菩萨性也是如此
众生有[思](心所之名。为造作之义。即对境审虑而引起心、心所造作之精神作用),这叫做[欲心],众生以各自所[思]再结合善业因缘而发菩提心,就称之为菩萨性
善男子,比如众生先前没有菩提,后来才生起,[性]也是一样,先前没有,后来才有,因此不可以说一定就有


名词解释:

【思】
梵语 cetana^,或 cint。心所之名。为造作之义。为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即对境审虑而引起心、心所造作之精神作用。近于现代语所谓之“思想”、“意志”等。思,在俱舍宗为十大地法之一,恒与一切之心相应。在唯识宗为五遍行之一,当心起时,必有思之作用。盖思乃令心、心所造作之法,为身语意三业之原动力。
 依俱舍论卷十三载,思有思惟思、作事思二种:(一)豫先思惟所应作之事,称为思惟思。(二)欲作其事之思,称为作事思。此二者共称为思业;若已发动身、语二业,则称思已业。于此,思业同于意业,以心所之思为其体;思已业同于身、语二业,以色声为其体。然经部与大乘唯识宗则皆以思为三业之体。
 据成唯识论卷一载,思有三种:(一)审虑思,先对境取正因、邪因、俱相违等之相,加以审察考虑。(二)决定思,审虑之后,决定其意。(三)动发胜思,决定其意后,发动身、语二业,令发生作用。三者同于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所说之加行思、决定思、等起思。前二者相当于俱舍论之思惟思,后一者相当于作事思。然俱舍等主张思惟、作事二思以心所之思为体,别于以色声为体之身语二业,而大乘则主张三业皆以思为体,是为二者相异之处。又大乘依“思乃造作之义”,而以眼触所生乃至意触之六思身为行蕴;然于俱舍等则谓,行蕴并不限于思,而广摄其他之心所及不相应法。(中阿含卷三十三释问经、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p380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09:32:26 | 只看该作者
(增补5楼内容+8楼~9楼用时约3.5小时)

六、菩萨有两种在家和出家,发菩提心的在家菩萨所得福德最为殊胜


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
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退转。二者不退。
已修三十二相业者。名不退转。
若未能修。是名为退。

复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出家菩萨奉持八重具足清净。是名不退。
在家菩萨奉持六重具足清净。亦名不退。


[学习解说]:

善男子,求大智慧(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者称为菩萨

求大智慧的菩萨为了知一切真实之法(末学注:指法界实相的意思)而发心
为相貌端庄而有威严、为令身心坚固、为普度众生,甚至不惜身命的缘故而能发心上求大智慧
这样的菩萨称之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菩萨

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种退转,一种不退转
已经修习三十二相(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的菩萨,不会退转
未能休修习三十二相的菩萨,则会退转

菩萨又有两种,一种出家,一种在家
出家菩萨如果能清净奉持八波罗夷戒(指杀、盗、淫、妄、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等,总为八波罗夷),则不退转
在家菩萨如果能清净奉持六种戒律,也不会退转


名词解释:

【波罗夷】
梵语 pa^ra^jika,巴利语同。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乃戒律中之根本极恶戒。又作波罗阇已迦、波罗市迦。意译为他胜、极恶、重禁、堕、堕不如、断头、无余、弃。戒律中之根本罪。又称边罪。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修行人若犯此戒,则:(一)失其比丘、比丘尼资格,道果无分。(二)自教团中放逐,不得与僧同住。(三)死后必堕地狱。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故称极恶。又此罪能破沙门戒体,令彼堕落,魔必得胜,故亦称他胜;善法名自,恶法名他,以恶法胜善法,故犯者称他胜罪。比丘之四波罗夷指杀、盗、淫、妄等四罪;比丘尼除此四罪外,尚加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等四种,总为八波罗夷。比丘戒之四波罗夷罪与比丘尼戒之八波罗夷罪,合称为四重八重。
 在大乘戒中,菩萨之波罗夷罪不同于小乘,且诸经论之说法亦有不同,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以杀、盗、淫、妄、酤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嗔不受悔、谤乱三宝等十罪立十波罗夷。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以谤诸法、舍离菩提心、悭吝、恼害众生四法为根本罪;大日经疏卷十七则除此四法外,加不谤一切三乘经法、不应于一切法生于悭吝、不得邪见、于发大心人前劝发其心不令退息、于小乘人前不观彼根而为说大法及行施等六戒,总为菩萨之十重戒。(十诵律卷一、摩诃僧祇律卷二、有部毗奈耶卷一、五分律卷十七、卷二十三、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参见:十戒)439、“四重八重”1737、“制裁”3088、“律”3789)p3442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二相】
(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智】
(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
梵语摩诃衍,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之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地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论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
须陀洹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斯陀含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
阿那含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阿罗汉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
辟支佛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

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
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议。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



[学习解说]:

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过欲界(三界之一,即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等,都属于欲界的范围)一切众生所有福德

须陀洹(华译为入流,即入圣人之流,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能证得)所得福德,胜过一切外道异见(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

斯陀含(华译为一来,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次,此位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能证得)所得福德,胜过一切须陀洹果

阿那含(华译为不来,谓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能证得)所得福德,胜过一切斯陀含果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所得福德,胜过一切阿那含果

辟支佛(缘觉、独觉。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胜过一切阿罗汉果
然而,发菩提心的在家人所得福德,胜过一切辟支佛果

出家人发菩提心并不难
但是在家人若能发菩提心,则是不可思议
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多被恶业因缘缠绕和障碍的缘故

所以,在家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吒(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诸天都会感到非常惊喜,并且他们会说:我们今日找到了人天共同的老师


名词解释:

【阿迦尼吒天】
梵名 Akanis!t!ha-deva,巴利名 Akanit!t!ha-deva。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过此天则为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长阿含经卷二十、顺正理论卷二十一、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天王】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a%ra%jaka%yika%s,东持国天Dhr!itara%s!t!ra,南增长天Viru%d!haka,西广目天Viru%pa%ks!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向四果】
  一、须陀洹向及须陀洹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即入圣人之流,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方能证得。当未断尽时皆为向,已断尽为果。
  二、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谓其当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各来受生一次,此位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能证得。当断一至五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六品为果。
  三、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阿那含华译为不来,谓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能证得。当断尽七八品时皆为向,已断尽第九品为果。
  四、阿罗汉向及阿罗汉果,阿罗汉华译为杀贼、应供、不生等义,谓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此位须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方能证得。未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时皆为向,已断尽则为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异见】
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四分律卷三十二(大二二·七八六下):“依于异见,乐于樔窟众生。以是乐于樔窟故,于缘起法甚深难解。”佛弟子应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见、异执、异学所迷而有所退失倾动。p5152 FROM:【佛光大辞典】

【辟支佛】
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 FROM:【佛光大辞典】

【斯陀含】
梵语 sakr!d-a^ga^min,巴利语 sakad-a^ga^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二·六五三下):“云何名为邠陀利花沙门?或有一人,三结使尽,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果,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小迟者,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犹如邠陀利花,晨朝剖花,向暮萎死,是谓邠陀利花沙门。”准此,可知同是一来果之圣者亦可细别为二:(一)其修行之功勇猛迅捷者,称为邠陀利花沙门。(二)修行之功较为迟缓钝下者,称为一来,即经中所谓之“小迟者”。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载,得斯陀含果者未来过六万劫,当得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此即所谓“五果回心”之说。(杂阿含经卷四十一、卷四十七、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卷九瞻波经、卷二十一说处经、卷四十七瞿昙弥经、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四、顺正理论卷六十四)((参见:五果回心)1114、“四向四果”1683)p497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罗汉】
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那含】
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须陀洹】
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界】
三界之一,即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等,都属于欲界的范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
欲望、欲求,亦即引起人们贪爱的心。欲有正欲和邪欲,正欲是追求真理,邪欲是贪爱五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欲】
梵语 chanda 或 rajas。又作乐欲。心所名。意谓希求、欲望。希望所作事业之精神作用。说一切有部指从一切心起之作用,为大地法所摄。唯识宗则谓,心捕捉对象系由作意之作用,非由欲之作用,故欲非从一切心起,仅系对愿求对象所起之别境。欲有善、恶、无记等三性,善欲为引起精勤心之根据;恶欲中之希欲他人财物者,称为贪,为根本烦恼之一。
 欲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种:(一)五欲,爱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者,称为五欲;被爱著之五境,亦称为五欲、五欲德或五妙欲。对财、色、饮食、名、睡眠之欲,亦称作五欲。(二)六欲,对色、形貌、威仪姿态、言语音声、细滑、人相之欲,即为六欲。(三)三欲,于六欲中对形貌、姿态、细触之欲,称为三欲。此外,以贪欲深而难越、易落,比喻为堑,称为欲堑;或以贪欲之烦恼能令人沉没如河,称为欲河;比喻诸欲恼人如针刺身,称为欲刺;此等皆为强调欲之害人。又以欲之污身、扰人,而比喻为欲尘、欲魔、欲缚等。(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五)((参见:五欲)1149、“六欲”1291)p4651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09:34:24 | 只看该作者
发菩提心品第二


一、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财物。
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
复有二事。一者自观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
复有二事。一者作诸善业。二者作已不失。
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
复有二事。一者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恼。二者为得无量大利益事。
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是可得法是故发心。
复有二事。一者观六住人虽有转心犹胜一切声闻缘觉。二者勤心求索无上果故。
复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二者欲令众生解脱。胜外道等所得果报。
复有二事。一者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舍离一切烦恼。
复有二事。一者为断众生现在苦恼。二者为遮众生未来苦恼。
复有二事。一者为断智慧障碍。二者为断众生身障。


[学习解说]:

(注:上一品说到在家菩萨发菩提心所得福德非常殊胜
因此,善生跟着请问世尊,众生要如何发菩提心呢)


善生问世尊,众生如何发菩提心?
世尊回答说,善男子,众生可以为两件事发菩提心:一增长寿命;二增长财物
还有二事,一为了不断绝菩萨性;二为了断除众生罪苦烦恼等业障
还有二事,一观照自己于无量世中轮回流转受大苦恼;二虽然法界有无量恒河沙诸佛,但都不能代替自己成佛,唯有自度
还有二事,一修诸善业;二做了善事不后悔
还有二事,一为了超越一切人天果报;二超越一切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果报
还有二事,一为求无上菩提受大苦恼;二为获得无量利益而发心精进
还有二事,一观过去未来恒河沙数诸佛皆如我身;二深入观察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是可以证得的,因此应当如实发心精进求证
还有二事,一观照六住人(菩萨修行之阶位有六,此六阶位之菩萨所证之位均不退失,故称为住)虽然可能有退转心,但也胜过一切声闻和缘觉;二精勤修心求无上菩提
还有二事,一不舍一切众生;二誓愿断除一切烦恼
还有二事,一为帮助众生断除现世种种苦恼;二为帮助众生阻挡未来的苦恼
还有二事,一为断除增上智慧过程中的一切障碍;二为断除众生色身(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障碍


名词解释: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色身】
梵语 ru^pa-ka^ya,巴利语同。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九)p2543 FROM:【佛光大辞典】

【六住】
<一>指十住位中之第六位正心住。((参见:十住)430)
<二>菩萨修行之阶位有六,此六阶位之菩萨所证之位均不退失,故称为住。即:(一)种性住,为十住、十行之位。(二)解行住,为十回向之位。(三)净心住,为初地之位。(四)行道迹住,为第二至第七地之位。(五)决定住,为第八、九地之位。(六)究竟住,为第十地之位。(菩萨地持经卷三)((参见:六种住)1301)p1265 FROM:【佛光大辞典】

【二乘】
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
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嗔恚心。三者随师教诲。四者生怜愍心。五者勤修精进。
复有五事。一者不见他过。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憍慢。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五者观诸众生如一子想。


[学习解说]:

善男子,还有五事可发菩提心
一亲近善友;二断除嗔恚心;三遵循导师教诲;四心生怜悯之心;五勤修精进

还有五事能发菩提心
一不见他人过;二虽见他人过失,但自心不诲;三获得善法心不骄慢;四见他人修诸善业心不嫉妒;五观诸众生犹如亲生儿子想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40044

[禅定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23:07:37 | 只看该作者
(10楼~楼用时约3小时)


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有智之人为三事故发菩提心。
一者见恶世中五浊众生。二者见于如来有不可思议神通道力。三者闻佛如来八种妙声。

复有二事。一者了了自知己身有苦。二者知众生苦如己受苦。为断彼苦如己无异。
善男子。若有人能发菩提心。当知是人能礼六方增长命财。不如外道之所宣说。



[学习解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发完菩提心之后,立刻便能破除如须弥山那样多的恶业果报

有智慧的人为三种事而发菩提心
一、不忍见五浊恶世中造作诸恶业的受苦众生
二、见如来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道力(由道体所发出无畏之力用);三听闻如来拥有八种妙音(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而发菩提心

又有二事,而发菩提心
一、了知自身有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
二、了知众生与自己一样同被世间诸苦所恼,为令众生断除诸苦如同断除自身苦一样而发菩提心


[学习笔记]:

感恩世尊慈悲,细致又耐心的教给我们如何发菩提心、自利利他

世尊深深知道,我们
在心念上不能感动,那就是没有同理心,就是没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信念和精神
也就是,自己在苦上面没有深入体会(可能自己还以苦为乐,无法解脱),对于众生的苦,也就不能感同身受
从心量上来看,就是自己还太自私、不懂关怀,平常只专注在自己身上,没有牺牲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心量太狭小
也因此,无法明白「法性」(因为自己没有深入诸法,没有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众生性」(因为自己没有体念、关怀众生)
可参阅:「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所以列举以上种种方法,就是为了引导我们契入其中,进而发菩提心,广行菩萨道

菩萨又称为「觉有情」

这是因为【「觉」表示觉悟,「有情」的意思是有情众生
所以,「菩萨」就是觉悟的有情,并能开悟有情众生,救度众生离苦得乐】


因此【「菩萨」必须是有感的,能感动、也能感动人的,主动发心的,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
【菩萨是大乘佛法修行上的果位称呼,如果凡夫(位)众生也能发起大乘心、行菩萨道,那也可以称为初学、或初发心的菩萨行者】

【所以,大乘菩萨道的修行者,都必须真正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和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觉有情」


名词解释:

【五浊】
梵语 pan~ca kas!a^ya^h!。又作五滓。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五浊即指:(一)劫浊(梵 kalpa-kas!a^ya),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二)见浊(梵 dr!s!t!i-kas!a^ya),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三)烦恼浊(梵 kles/a-kas!a^ya),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四)众生浊(梵 sattva-kas!a^ya),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五)命浊(梵 a^yu-kas!a^ya),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五浊之中,以劫浊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二者。
 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总约四浊而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而立此假名。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见浊以五利使为体,命浊以连持色心为体。其中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则是行因得果之人浊。另据悲华经之说,人寿自八万岁渐次减至二万岁后,为五浊生起之时,其时,现实世界充满烦恼痛苦,称为五浊恶世,又作浊恶世、浊世。五浊之始较轻微,渐次则随时代之变化而五浊炽烈,称为五浊增时。
 又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佛界与九界相织而产生五种之浑浊,称为五浊。即:(一)劫浊,谓见虚空遍于十方界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而相织妄成,称为劫浊。(二)见浊,谓身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以地、水、火、风四大旋令觉知,相织妄成,称为见浊。(三)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四)众生浊,谓人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于此而相织妄成,称为众生浊。(五)命浊,谓人之见闻原无异性,以众尘隔越,故无状异生,虽性中相知,然用中相背,同异失准而相织妄成,称为命浊。
 楞严经义疏注经卷八将五浊配于大乘起信论所说之三细六粗,即以劫浊配于三细中之业相转相,见浊配于现相,烦恼浊配于六粗中之前四相,众生浊配于造业相,命浊配于业系苦相。此系关于五浊之转释,而非为减劫中所起之五种浊乱相之说。又毗尼母经卷一除去见浊,加上业浊为五浊。另十地经论卷一举出六浊之说,即:不欲浊、威仪浊、盖浊、异想浊、不足功德浊、痴浊等六者。另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二举出十二浊,即:(一)示现劫浊,(二)示现时浊,(三)示现众生浊,(四)示现烦恼浊,(五)示现命浊,(六)示现三乘差别浊,(七)示现不净佛国土浊,(八)示现难化众生浊,(九)示现说种种烦恼浊,(十)示现外道乱浊,(十一)示现魔浊,(十二)示现魔业浊。
 于法华经玄赞卷四中,举出十二浊与五浊之关系,谓诸佛国土具足清净庄严,为利益众生,乃方便示现诸浊。此十二浊唯大乘具有,即随佛所化土之胜、劣二法,而示现立之。五浊则仅据秽土之相而立论,故通于大、小二乘。其中,十二浊之劫浊、时浊即五浊之劫浊;众生浊、难化众生浊即众生浊;烦恼浊、说种种烦恼浊即烦恼浊;命浊即命浊;外道乱浊即见浊。其余三乘差别浊、不净佛国土浊、魔浊、魔业浊等四种,则非为五浊所摄。(杂阿含经卷三十二、阿弥陀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一、文殊师利问经卷下、顺正理论卷三十二、俱舍论卷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法华经义记卷三、菩萨地持经卷七、华严经孔目章卷二)p1201 FROM:【佛光大辞典】

【恶世】
即浊恶之世。此时烦恼、邪见炽盛,且人寿短促,苦多而乐少。据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恶世中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等五浊,其时众生垢重,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应机示教,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之法。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正法时代,众生烦恼薄少,人人自行十善,且其寿命长达数万岁;反之,末法时代,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炽盛之时,特称之为恶世或恶时。(安乐集卷上、观经疏散善义)p4946 FROM:【佛光大辞典】

【苦】
梵语 duh!kha 之意译。音译作豆佉、诺佉、纳佉。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苦与乐乃相对性之存在,若心向著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乐;若心向著不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苦。清净论道谓,苦具有嫌恶(du)与空虚(kham!)二义,即嫌恶,及无“常、乐、我、净”之空虚状态,称之为苦。在称“苦、乐、舍(不苦不乐)”等三受之时,苦指身心所感之苦(广义),配列于五受、二十二根之苦,而可分为身感受之苦(狭义)与心感受之忧两类。“一切行皆苦”乃佛教根本思想之一,亦为四法印之一。苦之分类有多种,其大别如下:
 (一)二苦,起自一己身心之苦,称为内苦;受外界逼迫所产生之苦(如恶贼、天灾等),称为外苦。
 (二)三苦,对不如意之对象感受其苦,是为苦苦。对所爱者之毁坏感受其苦,是为坏苦。见世间一切无常而感受其苦,是为行苦。以上三者相当于苦、乐、舍(不苦不乐)之顺序。数论外道举三苦为:依内苦、依外苦(恶贼等)、依天苦(天灾等)。
 (三)四苦,指生苦(以有生,故有苦)、老苦、病苦、死苦四者。
 (四)八苦,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五)十八苦,即老苦、死苦、忧苦、悲苦、苦苦、恼苦、大苦聚等七苦,再加上无明苦、行苦、识苦、名色苦、六入苦、触苦、受苦、爱苦、取苦、有苦、生苦等十一苦,合为十八苦。
 (六)老、病、死等三种身苦,与贪、嗔、痴等三种心苦,可为佛教所立“身心之苦”的典型代表。其中,临命终时,其苦有如千百只刀割裂身子,称为风刀苦。
 此外,诸经论所举苦的分类甚多,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即有百十苦之说。(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佛地经卷五、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p3942 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
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 FROM:【佛光大辞典】

【道力】
由道体所发出无畏之力用,称为道力。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大智度论卷二(大二五·六六下):“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p5622 FROM:【佛光大辞典】

【八音】
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即:
(一)极好音,又作最好声、悦耳声。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却未达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
(二)柔软音,又作濡软声、发喜声。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
(三)和适音,又作和调声、和雅声。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
(四)尊慧音,又作入心声。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
(五)不女音,又作无厌声。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
(六)不误音,又作分明声。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
(七)深远音,又作深妙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
(八)不竭音,又作易了声。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以上乃就佛音之德而言。
 另如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卷八,举出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软音、不清音、不浊音、不雄音、不雌音等八种,此系就佛音之体而言,同经卷七所列见苦、向苦、见习、向习、见尽、向尽、见道、向道等八音,乃就佛音之用而言。(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梵摩渝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下)p292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19:51 , Processed in 0.0905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